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经济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人员或审计机构根据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运用一定的方法技术,对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经济监督行为.并且,在责任审计过程中,也要根据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的情况,对被审的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履行的经济职责情况给出结论性评价,其中就包括综合评价结果评价.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要遵循责任一致,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相结合,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处事原则,依法对审计对象进行核查.本文就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进行讨论,从中对主体、 内容、 范围、 评价结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别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不同需求者的要求、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范围、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的内容等五个方面,对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如何进行审计评价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目的是为了使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能够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为组织部门考察任用领导干部起到参谋和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5,(12)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党和国家在当前新形势下提出的,意在提高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与管理,促进干部廉洁自律,履职尽责,从而提高其执政能力。文章首先对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发展作了简要说明,阐述了国内经济责任审计及国外绩效审计工作的现状;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方法及指标作了详细说明,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文章认为,要做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必须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同时借鉴国外绩效审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探索出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从而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整体评价体系的客观公正性。  相似文献   

4.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内部审计的追求目标、实施手段、发挥的功能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它是外部审计等其他职能部门所不能代替的。我国目前已经普遍开始对企事业单位、行政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如何进一步推进、扩大和规范内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笔者进行深人探讨。一、正确认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意义,走出内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误区经济责任审计的根本目的是要对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有限度的,不是万能的。内部审计的评价是按照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情况,就有关的问题作出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单位、部门,作为一名主要领导干部,虽然因工作属性不同担负着不同的职责,但经济责任是其职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因其所任职务,依法对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经济责任审计要把审计对象所在单位与审计对象经济活动有关情况调查清楚,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评价的内容应根据领导干部经济工作的职权范围和履行经济责任的具体情况,按照权责一致原则进行,审计评价的指标应适度量化,充分采集和利用各种客观数据作为主要的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先后印发了《江苏省地税系统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江苏省地方税务系统领导干部财经责任问责办法》,为了进一步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基层就本系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科学构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在借鉴已有的审计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地税系统实际的审计工作,通过设立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充分反映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原则和内容,构建税务系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企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原则包括经济责任为主的原则,政绩量化的原则,区分现任责任与历史责任的原则等六个方面;企业领导干部审计评价内容包括真实性评价、遵守财经法规情况评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评价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是通过量化计分的形式对被审计单位的领导干部任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考察,并得公正客观的审计评价结果.它有效地解决了过去审计评价中缺少一定科学性和评价结果不清晰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的意义以及原则,并明确提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的具体内容,进而深入研究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9,(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审计全覆盖与审计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审计内容全面性与有重点的审计监督困难、缺乏合理的评价标准以及审计整改不到位都影响到相关工作的进展,要重点强化四个方面:加强审计资源统筹整合、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建立健全审计评价体系以及完善审计结果运用制度。  相似文献   

10.
透析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海红 《经济师》2004,(7):208-209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高校有关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监督、预防、鉴证和评价活动。文章分析了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中暴露的问题 ,提出了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应突出重点审计内容、规范审计程序、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等措施 ,并对审计原则和审计中应处理好的各种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正确评价经济责任是提高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基于准确的经济责任界定、恰当的评价内容、科学的评价原则才能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提高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就是由国家审计机关按照规定程序,对党政领导机关或部门法定代表人在其任期内的经济责任进行检查验证并做出评价。要转变审计思路,重点向账外延伸,实现审计目标"五个转变"同时,还要重新规范审计报告格式,应当就资产增加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肯定语义、批判语义或中性语义予以评价。评价领导人管理责任时,要分清现实责任状态,区别情况予以评价。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和审计等部门应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切实抓好审计结果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卢松 《经济研究导刊》2011,(18):88+92-88,92
经济责任审计是通过对单位的财务活动、财经法规和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来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广、内容多、年限跨度大,且政策性强。审计结果直接关系到一个干部的使用和奖惩,同时也涉及到所在单位(企业)财经状况的评价和管理的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不但责任重,而且也有风险,如何认识审计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是我们当前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3,(9)
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是考核和审查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遵守财经纪律和廉洁自律情况的新形式,也是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先离后审难,先审后任难、审计评价难、审计成果利用等难点。解决这些难点问题需要在确定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后,通过构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审计成果运用制度、任期全面审计与期外适当延伸审计相结合等一系列措施解决。  相似文献   

15.
叶晓玲  梁丽  陆翠萍 《经济师》2003,(5):197-198
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是界定、确认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但是 ,由于当前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及对如何界定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尚缺乏定量指标体系 ,因此准确界定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尚有一定的难度。文章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董小玲 《经济师》2023,(5):104-105
经济责任审计是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群体为审计对象,审计中不仅要摸透经济事项,更要沿着权力运行脉络准确界定领导干部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其中,对责任的认定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也是相较于其他审计业务的重要区别,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审计取证的严谨完整都影响到定责的准确性。审计人员对定责的标准理解不透彻、界定不严格,会增加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难以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关于定责的内容进行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审计因契约关系而存在,经济责任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委托审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提上了日程。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审计立法、责任分区、评价体系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要加快立法,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并区分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全面考核和正确评价领导干部,加强干部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确保领导干部在任期内认真履行经济责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提高审计质量。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本文根据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践,谈谈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制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主要因素1、责任划分含混不清。众所周知,责任划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列审汁评价的定性问题,失之毫厘便有可能导致审计结论的重大失误,给责任人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分清经济责任是进行正确评价的基础。但在近年来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不少审计人员忽视了责任的划分,往往将各种责任相混淆,使得审计评价有失公允。如一些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评价时,将与经济责任亳不相干的非经济责任大加评价,把前任经济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列入现任经济责任人的经济责任中进行评价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诸如此类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也影响了审计机关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制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主要因素 1、责任划分含混不清.众所周知,责任划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审计评价的定性问题,失之毫厘便有可能导致审计结论的重大失误,给责任人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分清经济责任是进行正确评价的基础.但在近年来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不少审计人员忽视了责任的划分,往往将各种责任相混淆,使得审计评价有失公允.如一些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评价时,将与经济责任毫不相干的非经济责任大加评价,把前任经济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列入现任经济责任人的经济责任中进行评价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诸如此类问题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也影响了审计机关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