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平等参与社会劳动和享受社会保障是每一位公民的基本权利,事关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是衡量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平等参与社会劳动和享受社会保障是每一位公民的基本权利,事关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关乎国运、惠及子孙”。作为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实现充分就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解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为普及劳动保障知识、宣传劳动保障政策、增强劳动保障意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举办“全国首届劳动和社会保障知识竞赛”,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加。  相似文献   

3.
平等参与社会劳动和享受社会保障是每一位公民的基本权利,事关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关乎国运、惠及子孙”。作为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实现充分就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解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为普及劳动保障知识、宣传劳动保障政策、增强劳动保障意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举办“全国首届劳动和社会保障知识竞赛”,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加。  相似文献   

4.
《劳动和社会保障“四五”普法读本》及与之相互配套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政策问题》,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各种措施,使公民在年老、患病、失业、遭遇灾害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一定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支柱之一,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随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公民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的有关物质利益的权利,是公民从社会获得基本生活条件的权利.劳动权是社会权利的一种,主要包括: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劳动安全与卫生权、休息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障权等.农民工是从农民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如果不处理好农民工的问题,会破坏国家的和谐与稳定,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7.
小志 《中国就业》2013,(7):15-15
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它由政府主导,通过收入再分配机制,对公民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进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发展。具体来讲,与就业相关联的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劳动者就业建立了社会安全网,从而能够帮助劳动者劳动能力的保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重要社会制度.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涉及范围最广、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障职工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7天改为10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调整为20.92天和167.4小时,职工的日工资和小时工  相似文献   

10.
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人权的两个基石。保护公民人权是本次修宪的一大成果和中国宪法的一大进步。依据新宪法,修订劳动法或加快劳动保障立法进程应当提上日程。法律规范具有严谨的内在逻辑性和强制执行的力度。劳动保障法律被视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实行管制的工具,如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和裁员补偿等。当前,在全球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管制与自由的争论中,呼吁放松劳动力市场管制的声音此起彼伙,劳动法何去何从是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是指通过国家立法形式确定的,以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对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生育、丧失劳动能力、失业或因自然灾害导致生活困难时提供的物质帮助,是保证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护制度。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政府通过法规强制征收的,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项目、标准支付,并由政府承担最终支付责任的专项基金。当前,在我国逐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情况下,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收支平衡,为进一步巩同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奠定物质基础,已经成为社会保障管理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现将《2006年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二○○六年二月六日2006年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劳动保障的方针政策,普及劳动和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基本知识,最近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编写的《领导干部社会保障知识读本》,并与中央文献研究室共同编辑的《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重要文献选编》(以下简称两本书)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劳动保障系统的一件大事,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搞好学习宣传,普及劳动保障知识,宣传劳动保障政策,增强劳动保障意识,扩大劳动保障  相似文献   

14.
所谓社会保障是由英文中"socialse curity"一词翻译而来的,亦可译为"社会安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国际合作司关于柬埔寨政府出台新的中国公民赴柬就业管理办法的通知粤劳社办[2002]59号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市劳动保障局(劳动局):现将劳动保障部国际合作司《关于柬埔寨政府出台新的中国公民赴柬就业管理办法的通知》(劳社外司函[2002]50号)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有关规定指导境外就业服务机构做好赴柬就业中介工作。执行中的问题,请与我厅培训就业处联系。二○○二年四月二十九日  相似文献   

16.
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已经圆满结束。在这次会议上,方潮贵厅长代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向全省人民自豪地宣布:“九五”时期,我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特别是养老、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7.
《领导干部社会保障知识读本》和《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重要文献选编》两本书的出版发行,是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工程,是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辅助教材,也是今后劳动保障系统组织干部业务培训和考核的重要参考书。加强两本书的学习宣传,有利于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了解社会保障知识,有利于营造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立春 《民营科技》2011,(9):257-257
社会保障工作不仅关系到公民的基本权利,更关系到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对社会保障性财富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社会产权改革的关键。现阐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影响及解决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际金融危机及中国经济发展放缓条件下,如何有效地维护农民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权益,值得探讨。解决好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是对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挑战,同时也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机遇。为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带来的困境,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要全面提升其社会公平性,进一步维护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本文紧紧围绕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权益的影响,分析和探讨了相关政策的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20.
8月9日,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宣传工作暨表彰会议在烟台市召开。会上交流了经验,表彰了先进,部署了下半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宣传和《山东劳动保障》征订发行工作。副厅长曹可元作了《切实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宣传工作》的讲话。他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认清形势,明确任务;二是掌握工作进度,加大宣传力度;三是切实抓好《山东劳动保障》杂志的征订发行工作。会议上,曹可元传达了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吴邦国副总理近期对劳动和社会保保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了当前劳动和社会保障宣传工作的任务和重点。他要求各市、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以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