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全省耕地保有量指标,实现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间的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在规划方案中需要统筹安排各市(区)的补充耕地任务,并依据土地开发整理潜力,明确补充耕地区域平衡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为了有效的利用土地,实现对耕地的保护,我国加快推进了土地开发整理的力度,通过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有效的确保各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有效的增加耕地的面积,提高耕地的质量,确保各区域内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进程的加大和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使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人地关系日益尖锐。本文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以温州市为例,建立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模型,用模型模拟了该地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对缓解耕地人口压力、保护耕地、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探索研究。并且分析了该地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可行性,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县级城镇土地资源管理中,还存在着耕地锐减、生态质量下降、土地管理措施不力等诸多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策略,切实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强化土地利用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土地法制教育宣传,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县级城镇土地资源管理中,还存在着耕地锐减、生态质量下降、土地管理措施不力等诸多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策略,切实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强化土地利用者的环保意识,加强土地法制教育宣传,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模型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数量的剧增,使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人地关系日益尖锐。本文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以温州市为例,建立了耕总量动态平衡模型,用模型模拟了该地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对缓解耕地人口压力、保护耕地和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该地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可行性,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几个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礼龙 《技术经济》2001,20(10):26-27
耕地是人类宝贵的稀缺资源和一类特殊的资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耕地逐年减少的严峻态势无情地摆在我们面前。据统计,1949-1957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4%,人均耕地面积减少0.6%;1957-1978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率为3.1%,人均耕地面积减少1.9%;而“六五”期间到“八五”期间,15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2.24亿,耕地却净减少735.27万公顷(合1.1亿多亩)。为了保护有限耕地资源,1996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把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首要战略目标。1997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要求采取治本之策,“扭转在人口继续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的失衡趋势”。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指出,“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使全国耕地总量不再减少。保护耕地资源,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已成为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政策在实践中却被僵化的理解、扭曲的执行。尤为痛的是,在生态环境已遭受严重破坏的今天,在自然界对人类幼稚行为报复的强度逐渐加大的现实面前,竟然有一些土地问题专家、学在有关“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问题上存在着某些认识上的误区,这就不能不令人深思了。  相似文献   

8.
刍议土地整理与土地生态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整理是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就目前在土地整理工作中我们只重视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往往忽视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这一实际问题作了分析,并就此问题从制度上和技术上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西部开发中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友兆  王永斌 《经济地理》2001,21(4):487-491
在对西部开发中耕地利用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耕地产出与耕地产品需求相平衡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观点,提出了以区域平衡,质量平衡和时间平衡为行征的西部地区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现形式以及促进平衡实现的6项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明确提出,各地必须严格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做到本地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努力提高耕地质量。 无锡市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62亩,已远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目前,我市粮食基本自给,但饲料和副食  相似文献   

11.
保护耕地,是跨世纪土地管理工作重点,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耕地,不仅是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神圣义务。 1、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法制化管理,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积极宣传《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巡回监察制度,建立农田保护群众监督机制。建立耕地核减年报制度,实行“用一补一”政策,确保一级基本农田的相对稳定。 2、加强建设用地管理,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首先要加强用地的计划管理,杜绝无计划用地,挥手圈地。第二要加  相似文献   

12.
王林  谭峻 《发展研究》2011,(11):7-11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生产当量及配额制的内涵及实质,为建立土地生产当量配额交易市场奠定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研究结果:根据我国各省耕地出产的各种农产品产量,计算各省土地生产当量是科学可行的;根据各省人口计算平均土地生产当量,发现各省差异明显。各省平均土地生产当量的差异,为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生产当量配额交易提供基础。研究结论:土地生产当量配额交易是我国耕地保护机制的创新,能够有效地提高各地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口对食物的持续需求。本文分析了楚雄州耕地资源现状及耕地资源变化的趋势,提出在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楚雄州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最终目标,首先必须把目光投向广大的山地,综合开发利用山地,其次必须实施土地整理;第三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张秀生 《经济论坛》2000,(20):40-41
一、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全面推进监察体制改革 石家庄市在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积极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同时注意到违法占地现象时有发生。土地私自交易屡禁不止,保护耕地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执法监察是整个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抓执法监察可以促进全局,强化执法监察才能建立土地管理的法制环境,才能真正树立起上地部门的权威;切实加大执法力度,贯彻土地基本国策、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唯有利用执法监察这支“利剑”才能正确处理好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确定当前和…  相似文献   

15.
鲍中标 《城市建设》2011,(3):105-106
1、保护耕地,严格控制非农用地占用耕地 在稳定现有耕地总是和人均耕地不下降的基础上,制定全国各省区的土地利用年期总体规划,强化国家对种类用地结构与土地供求量的协调平衡。应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相应政策及保证措施,以力争做到“人增地不减”。要依法严格控制“农转非”用地,严格规定城乡非农用地标准,加强国家土地管理,防止非法占用耕地,以实现耕地总是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6.
研究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土地供给与需求,目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供给和日益增长的土地需求之间寻找平衡,以促进城镇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土地整理是中国土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可利用耕地面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的重要手段。运用经济学原理对中扬饭鹏等村的土地整理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8.
耕地资源作为农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和农民最直接的劳动对象,是构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是实现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作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在我国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中仍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地非农化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镇化加速推进所带来的耕地快速流失,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本文基于统计资料的分析发现,1985—2010年中国耕地的流失与粮食净进口具有高度的相关性,13个粮食主产区是耕地快速流失被迫调整的结果。城镇化对土地的刚性需求固然是耕地流失的主要原因,但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偏向发展战略却加速和放大了这一结果。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区域发展政策和行政管理方式,则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耕地违法开发上的政策博弈便会继续延续,只有将其置于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框架加以补偿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据此,本文提出了以土地发展权推进主体功能区和耕地保护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20.
金辉  李程 《城市建设》2011,(5):44-44
我国耕地资源贫乏,由于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耕地被占用。土地开发整理是目前实现耕地总量平衡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