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代理成本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不同的代理成本造成了两类公司不同的控制权收益,进而影响了并购效率。国有企业主导的并购,管理费用增加较多,降低了并购效率;而民营企业主导的并购,通常伴随着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产,也降低了并购效率。为提高我国企业并购的效率,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司采取不同的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2.
区别于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理论,基于对名义控制权和实际控制权的区分,Aghion等(2002;2003)提出部分契约概念,强调代理人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和实际控制权的可转移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放松Aghion等(2003)的研究假设,基于贝叶斯法则对该理论做一般化分析并对不同状态下转移控制机的机制效力进行比较.我们强调在更一般的情况下,除了引人价格机制以外,引入声誉作为保障该信息揭示机制效力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必要的且比价格机制列为适用.该理论对于解释信誉,授权等理论问题,以及指导中国公司治理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行业集中度与公司控制权市场效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考察了公司控制权市场与行业集中度的关系,提出了行业集中度可以反映公司控制权市场效率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对中国行业集中度的研究,探讨了中国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管理控制权与学习效率——三星一科宁合资企业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合资企业(IJV)中.东道国合资方常以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主要目的.但成功者却并不多见。在深入分析跨国合资企业管理控制与学习效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笔者指出.东道国一方掌握跨国合资企业管理控制权是其成功学习的关键。本文通过对韩国三星与美国科宁的合资企业案例分析,归纳了韩方有效运用合资企业管理控制权进行成功学习的经验.为后发东道国合资方在合资企业中有效学习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5.
合同的性质与交易效率密切相关,我们应该从效率的角度来讨论合同,基于这一思想可界定合同剩余的效率概念,定义合同剩余为C+(1-k)(A+B);相应地,对这部分剩余的控制权即为剩余控制权。这种定义本身说明了合同剩余的来源,体现出合同剩余与交易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控制权转移的背景与控制权转移公司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56,自引:2,他引:56
本文分析了我国控制权转移的制度背景 ,并以 1 999— 2 0 0 1年我国A股市场发生控制权有偿转移的上市公司作样本 ,考察我国控制权转移公司的特征。研究发现 ,我国目标公司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管理层的效率低下 ;财务资源有限 ;资产规模相对较小 ;股权较分散 ;股权流动性较高 ;市净率较高。Logit回归模型的拟合预测得到 71 8%的正确率 ,能够较好地拟合预测目标公司 ,但并不表明投资者能因此而得到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7.
转轨经济阶段,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微观经济主体家族企业如何在面临信贷歧视的背景下实现成长?本文从商业信用视角,提供了推动家族企业成长的微观机制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家族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越强,企业资本配置效率越高。这种效果在社会信任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家族控制权异质性特征对商业信用的资本配置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商业信用资本配置效率在家族股东大会层面的超额控制越低、家族董事席位控制程度越高和家族总的控制程度越高的企业效果更为显著,股东大会层面上的两权分离度对商业信用的资本配置效率发挥着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影响,而董事席位超额控制和家族总的控制发挥着竞争优势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商业信用的资本配置效率的微观机理是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提高投资效率。商业信用通过提供非正式的融资机会帮助正式融资渠道受限制的公司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8.
控制权转移、企业绩效与代理成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来考察控制权转移前后企业绩效、代理成本的变化。结果显示,企业绩效下降、代理成本增加对控制权转移有重大影响;控制权转移以后,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显著改善。但这种改善不可持续,两三年后,绩效、代理成本有复原的迹象。另外,不同转移方式、转移对象转移后,绩效、代理成本的变化趋势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以1998—2015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企业家控制权、创业资本与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企业家控制权能够促进资本配置效率,验证并拓展了Coase (1937)所强调的企业家控制权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第二,创业资本对企业家控制权-资本配置效率敏感性具有负面影响,验证了Kaplan&Stromberg (2003,2004)所提出的创业资本对企业家控制权的分割作用,为创业资本影响企业价值提供了企业家控制权视角的理论基础和实证证据。第三,企业家控制权的增值效应在治理、管理两种控制权上均有体现,但创业资本的分割效应更多地体现为对治理控制权的分割。第四,在将技术效率替换为单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指标后,以及通过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和干预效应模型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原有结论依然成立。第五,企业家控制权的增值效应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更为明显,而创业资本的分割效应则受到多个因素的制约,包括企业家层面的政治背景、公司层面的融资约束和增长机会、中观层面的行业和地区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银行改革的背景下,银行的不良资产仍然是阻碍银行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分别在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的前提下,通过建立两阶段的动态博弈模型,用激励相容约束机制,阐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之所以仍然不断涌现,是由于政府对银行产权份额的过多持有,激励不够充分而导致的.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银行改革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网络商务声誉的研究对于现代商务交易的繁荣和进步具有紧迫性和战略性的意义。文章试图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商务欺诈动机条件的数理模型,并通过该模型的分析,定量给出一种临界条件,以确保在线销售者不会出现欺诈而始终保证诚信行为,同时利用这种较好的声誉获取更高的利润,进而促使互联网在线交易商得以获取较好的战略声誉博弈结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未使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绩效得到明显提升,如何进一步调整改革的方向与内容,无疑成为当前业界和学界最关注的热点.以往研究多将国内银行的低效率笼统地归因于产权和市场结构等因素,但这种简约的分析难以厘清不同因素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在实践中也很难形成有效的改革方案.因此,本文对银行业产权与市场结构的效率传导机制,从特性、作用条件等方面作出进一步探讨,并提出更契合我国银行业特征的改革重点与路径安排.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银行视角的中小企业贷款博弈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信贷市场的放开、外资银行的涌入和银监会等管理部门的推动,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已经在较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而如何高效、高质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成为各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今后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均衡信贷配给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构建了贝《斯均衡的二阶段动态博弈模型,依据高竞争力、高收益、低风险的原则,推导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定价策略。进而得出商业银行在巩固其中小企业贷款市场地位和维护高信用质量客户的同时能够实现自身贷款收益最大化的方案。最后通过A银行2011年中小企业贷款的实际业务数据,利用所构建模型进行具体的数据算例分析,测算出A银行的最优利率定价策略。研究结论为商业银行合理制定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和规避风险及保证收益提供了新的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17.
旅游市场监督博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虽然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 ,国际、国内旅游收入总量大 ,但是旅游企业的效益和整体市场效率却较低 ,旅游供需处在一种低水平的均衡点上。本文以旅行社产品为例 ,从旅游市场低效率的原因入手 ,通过对旅游市场监督博弈及其均衡结果的分析 ,指出只有政府加强市场监督管理 ,让失职监督者得到应有的惩罚才是提高旅游市场效率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8.
Mathias Binswanger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84(2):179-202
It is well known that bubbles possess the potential to increase economic welfare due to a reduction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deterministic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economies that are in a dynamically inefficient state. However, actual economies are stochastic, where the concept of dynamic efficiency has turned out to be a complex issue. This paper contributes in two ways. First, the model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at dynamic inefficiency is not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deterministic bubbles in a stochastic economy. Second, a simulation shows that although bubbles are unable to persist in the stochastic steady state, they can still cure overaccumulation of capital for a time long enough to cover agents relevant time horizon. 相似文献
19.
专利权的不当行使导致权利滥用,因而给其他经营者造成损失时,不免引发与专利权滥用有关的反垄断诉讼。但鉴于中国反垄断实践起步晚、基础理论储备不足、相关制度设计牵扯面大、涉及法律关系复杂等原因,《反垄断法》尚不完备,此类案件审理亦不成熟。从司法实践出发,借鉴国际成熟理论和做法,详细探讨了专利权滥用的具体形态及包括反垄断法在内的法律如何规制,核心思想在于使救济途径具体化。 相似文献
20.
Akihiko Yanase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84(3):277-311
This paper examines a two-country, dynamic game model of pollution control in the presence of econo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countries within a period, as well as the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 between periods (i.e., a change in the stock of global pollution). These economic interactions emerge because of changes in the terms of trade of polluting goods or the market share of domestic polluting industries. It is shown that if within-period externalities exist, a noncooperative equilibrium may result in a smaller stock of global pollution in the steady state than doe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oreover, the properties of equilibrium paths depend on the direction and size of such externalities. In addition, trigger strategy equilibria that achieve the outcome of the collusive solution are examin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