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房价异常上涨,地方政府高价卖地、房地产开发商提价、金融机构放贷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那些难以预测的投机性、投资性需求。并不是只要开征财产税就可以抑制房地产投机,要使财产税能起到抑制房地产投机的作用,关键是要增加多房屋所有者的持有成本,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采用较高的财产税税率,如美国的方法;二是采用累进式财产税,如韩国和中国台北地区的方法。重庆、上海推出的房产税试点暂行办法,涉及面不够广,且没有采用累进式,因此对抑制房地产投机的效果有限。但这两个方案是全国改革房产税的破冰之旅,其意义非凡。累进式房产税可有效的抑制房地产投机性需求,避免房价大起大落,对房地产市场起着稳定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要充分考虑其投资品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房价飞涨的根源是投机,房地产投机的根源在于其本身的投资属性。房地产泡沫的挤压,只有真正从打压投机入手,才能取得长远的效果。因此,抑制房地产投资品性质,突出其消费品性质,是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政策体系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快讯》2012,(5):79-7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31日指出。要“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继续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胜需求的政策措施,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是必须。去泡沫化、稳定经济的重要任务之一无疑就是调控房地产市场,抑制房价的非理性上涨。国家应适当控制和调整,抑制先富者占有过多资源,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时间短、经验少,在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时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国外经济发达国家通过调整房地产税率,抑制投机需求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年初以来,为了抑制房地产投机、稳定房价,政府出台了包括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在内的一系列税收政策,打击投机炒作、挤压房地产泡沫。与政府重拳出击相对应的是,各主要城市房价不降反升。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商品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的高交易成本特征、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一定的垄断性特征决定了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能实现市场供求均衡,更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市场失灵。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可分为投机抑制目标、均衡供应目标与福利保障目标。我国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是抑制甚至局部性遏止市场投机炒作行为,调整市场不合理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实现最优均衡,使得中低收入居民享有基本住房保障。  相似文献   

7.
城市动态     
上海出台“四招”抑制房地产投机炒作为了实现“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3月6日发布的上海市政府《关于当前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举措,以加强市场监管和监测、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首先是合理规范投资行为,坚决抑制投机炒作。在坚持市场化的前提下,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规范和引导。上海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规范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严格防范地产信贷风险,在继续为群众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提供信贷支持的同时,对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的抵押成…  相似文献   

8.
尽管政策环境严厉,但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的热情更为高涨,政府该如何同房地产开发商和海外游资博弈?笔者认为,操作空间较大的就是财政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对抑制投机的作用远远大于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投机过度的局面,政府现已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对打击房地产投机行为的影响并不明显,大量商品房积压,房价已远远超出居民可承受的水平。房地产投机过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关房地产市场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府应从立法源头抓起,通过将房地产数据纳入官员考核内容,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开征物业税和住宅空置税等法律调控手段来控制房地产投机行为,以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政策·要闻     
《中国招标》2012,(36):33-34
张平:我国将采取措施防止房价反弹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8月29日在介绍下半年经济工作时说,要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切实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特别是中小套型住房供应,防止房价反弹;加强舆论引导,稳定市场预期,避免不实信息炒作误导。受国务院委托,张平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他介绍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效,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有效抑制,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有58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张平同时表示,近期房地产市场房价反弹压力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