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逐渐形成和不断变化,同时新的意识形态话语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也在生成新的社会认同,意识形态话语的社会认同成为了中国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认同视角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构建的基本内涵可以从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意志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意识形态话语的社会认同的建构路径应该注重一定历史时代下的社会环境因素、把个人记忆转化为集体记忆、集体记忆要经过反复选择和实践等方面。在当今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的社会认同的现实意义在于为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提供了价值目标追求和人文关怀指向、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提供了行为动力和举措缘由、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认同提供了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情况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企图,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中,出现了信仰缺失、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主流意识形态淡化和对民族区域发展漠视的情况.民族高校需要凝心聚力,通过加深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民族地区的实际相结合,挖掘民族地区独特的历史和现状,从而找到并发挥民族地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最突出的特点,逐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以后,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来指导中国实践和发展成为贯穿中国共产党伟大历史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坚持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潮作斗争,并结合中国实际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确保了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当下,社会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复杂化和社会信仰多元化等的态势,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培育大学生群体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事关我国社会的稳定与意识形态安全,为此,要实现高校思想宣传工作与大学生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坚持继承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时代精神诉求;创新高校思想宣传工作内容和形式,引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导向.  相似文献   

5.
“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固本强基的伟大的战略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特点、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①党成立90多年来,围绕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代主题,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开展了大规模的、持久的、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不仅提高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自觉性,而且激发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历史雄辩地证明,搞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及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是人们对网络社会的意识反映,是意识形态的来源,有着突出的意识形态功能,特别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会带来深刻的影响.本文在网络文化视阈下剖析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寻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即应丰富主流意识形态主题;加强网络的管理和控制;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主流意识形态、利益主体多元化、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严峻挑战.为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强化教育功能,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力;开展社会实践,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践力,以此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8.
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指针,它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崭新创造。科学发展观初步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体系,呈现出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协调性相衔接、层次性与开放性相关照、人民性与统领性相结合等鲜明特点,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发展。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发展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构建是在探索、实践、扬弃过程中形成的,这一过程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全过程,成为中国共产党文化的基本品格。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构建历史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选择与认同、确立与强化、发展与创新、回归与拓展。考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构建历史对新时期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悦 《改革与开放》2012,(24):109-110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要的概念之一,主流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除了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的阶级性、总体性、相对独立性等特点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征:主导性、稳定性、渗透性和包容性.正确认识与深入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特征,是科学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关键期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新形势下,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信息网络快速发展以及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等诸多挑战。新形势下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应着力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与实践,强化舆论监管机制,净化网络环境,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提升乡村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与引领力面临着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方式需创新、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需加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需从压实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创新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工作方法、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使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等方面下功夫进行完善和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战略高度分析了当代青年主流意识形态弱化的时代特点,政治思想的模糊认识、道德评价和道德实践上的偏差、人生价值观念的实惠化、功利化和短期行为趋向。同时提出了强化当代青年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建议,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着手,采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加强对青年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息引导、情感的教化的方法强化青年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去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论断指明了新形势下我国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对经济基础较差、群众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的永寿而言,如何切实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当前发展县域经济、维护大局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经济化是运用人民大众先进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动功能实现经济优化发展的最佳目标。当前我国意识形态与生态经济呈现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应在保障国家安全、注重生态经济发展、大力弘扬中国特色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促进"意识形态经济化"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生活领域中,意识形态具有整合功能、批判功能和教育功能。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社会思潮多元化、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等挑战,要以民生富裕引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以社会公平正义引导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以党的作风建设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相似文献   

17.
张春 《魅力中国》2011,(10):245-245
著名学者萧功秦曾引用马克斯.韦伯的一句话:一个国家现代化的程度,取决于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程度。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体系大致包括了主流意识形态、反主流意识形态和边缘意识形态三个部分,多元文化的复杂适应性和综合化趋势使得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就其本质而言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意识形态若要起到凝聚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唯一的方法就是正确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多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反映了社会进步和开放的程度,在社会分化日益加剧、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日益凸显的今天,要引导全社会在共同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形成对根本利益和基本价值的共识,树立全社会共同接受的价值理念,不断丰富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进一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力凝聚力,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付立清 《黑河学刊》2011,(3):12-13,129
在民族精神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中,民族精神居于主导地位。主流意识形态是民族精神本质要求选择的结果,主流意识形态指导民族精神的变化发展只是历史的假象。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变革首要的是擎起民主与科学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层面的较量总的来说是话语权的较量,国际话语权是国家和民族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还不够完善,国际话语权还比较弱。要从丰富我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话语内容、提高我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对外传播能力和注重我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建构的细节设计三方面构建起具有强大引领力的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