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生态文明背景下加强环境资源审判模式的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当前我国的环境资源审判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均衡、环保法庭的增多与无案可审之间的尴尬以及审判人员专业性不足等问题,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新形势和党的新政策的指引下创新环境资源审判模式的创新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强化法治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环境法律法规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中国2007年开始在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环保法庭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283个地级市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环保司法强化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环保法庭有效降低了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法治强化能够促进环境污染治理。第二,环保法庭的污染治理效应受到环保法庭的组织效率和该项制度的执行情况的影响;相比于环保合议庭,环保审判庭的减排效应更加明显,实际运行良好的环保法庭更能够促进环境污染治理。第三,在作用机制上,设立环保法庭能够有效改善地区环境污染纠纷司法处理水平,提升政府环境行政处罚和公众环保参与度;在居民司法维权、公众环保参与和政府环境监管程度越高的地区,法治强化的污染治理效应更加明显。本文的结论意味着,在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还应该不断加强环境司法的能力建设和法治水平,实现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有法可依"与"有法必依"的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3.
《江南论坛》2007,(8):I0001-I0001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法院地处无锡市西北郊,于2001年2月因无锡市区划调整而设立,目前在编干警83人。内设13个部门,下设前洲、洛社、阳山三个基层人民法庭。位于惠山经济开发区中心地段的法院审判业务新大楼,建筑总面积15673平方米,体现了"庄重、柔和、便利"的建筑风格,审判区与办公区实现分离,极大地方便群众参与诉讼。建院以来,全院审执结各类案件36776件,解决争议标的达70多亿元,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4.
201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制定司法解释加大了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犯罪的惩治力度.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成立了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目前,全国各级法院共设立了382个环境资源审判庭、合议庭、巡回法庭.这些制度的出台,使环境司法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到2013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环境资源类案件年平均量为3万起;2014年,我国全国各级法院审结各类环境案件达到1.6万起.与前几年相比,环境案件数量快速上升,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不乏亮点与创新,当然,由于新环保法实施时间不长,一些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也相对突出.近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主办的“环境司法生态文明”典型环保案例评选活动中,从事环境司法审判研究的法官、学者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有环保法庭无案可审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适格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应该整合检察机关、环境行政机关、环境组织和公民,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发展相应的制度构建,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制度配置模式相结合,推进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发展。  相似文献   

6.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法院于2001年5月因无锡市区划调整而正式挂牌成立。全院干警编制88名,下设政治处、办公室、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行政审判庭、立案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法警大队及前洲、洛社、阳山三个基层法庭。2003年,全院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干警队伍素质、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工作大局和“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以及院党组提出的法院建设“五个一流”奋斗目标。以质量为生命,牢固树立审限意识,促进审判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行中层干部缺额竞争上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区域环保督查机构的设立是江苏省环境执法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较大突破,将促进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在江苏省进一步得到贯彻落实,也将强化协调跨界环境保护的督察督办,促进省与地方环保信息的互通与交流,督促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既是江苏省构建环境监管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环境监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正有建议称,应设立以流域等生态系统或以生态功能区为单位的跨行政区划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对于这个设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主任周珂教授表示不赞成。环境问题具有跨区域跨流域、影响范围广、社会危害大等特点,环境污染的跨区域性是环境司法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司法工作往往只涉及个人私害的救济,而跨区域跨流域的污染,需要更为宏大的视角。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规定,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或者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也是对新环保法的重要对接。面对跨流域的环境案件,可以在最高人民  相似文献   

9.
在农民环境抗争中,如何证明自身遭遇到的污染以及污染受害是个重要问题,它将关系到农民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程度.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民在此过程中受到知识与权力的限制.“审判性真理”是福柯知识/权力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真实性的界定密切相关.随着现代国家控制能力的加强以及政治经济渗透性的深入,“审判性真理”逐渐从依赖个体感官的“目击者证明”转为“监控”.在农民环境抗争的语境中,“审判性真理”表现为对人和自然进行客观化的那些知识手段,它们限制了农民对污染以及污染受害的证明.法律场域中的环境诉讼恰恰是观察和分析这种“审判性真理”的有效场域.  相似文献   

10.
李哲  王文翰  王遥 《财经研究》2022,(2):78-92+108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部分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时存在"说得多,做得少"的"多言寡行"行为,这种现象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环保目标存在不协调之处。文章研究了企业"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是否会影响政府的资源配置决策。结果表明:(1)环境责任表现"多言寡行"的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贴。(2)"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帮助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效应只在短期内存在。长期来看,政府可以识破"多言寡行",消除这种资源获取效应。(3)中央环保督察显著抑制了"多言寡行"与政府补贴的正相关关系。(4)"多言寡行"与政府补贴的正相关关系在污染严重和无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更加显著。与环保补贴相比,"多言寡行"对非环保补贴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过程中的行为决策和实践表现提供了新的解读,为我国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环境公益诉讼是提高环境司法保障水平、纠正地方政府“规制执行偏差”以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司法制度建设。文章选取2011-2017年地级市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环境公益诉讼试点对地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公益诉讼可以使试点城市绿色专利申请量提升7.1%,且该政策作用效果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加强,环境司法制度改革能够有效促进地方绿色创新。地方政府加大环境行政处罚与环境治理力度,公众提高环境诉求是上述发现的实现机理。基于上市公司的微观视角,三重差分结果表明环境公益诉讼能促使试点地区污染企业实现绿色创新的“增量提质”和提高环保投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环境信息公开以及设立环保法庭的地区和非国有企业与水污染密集型行业中,环境公益诉讼的绿色创新效应更为明显。文章为环境公益诉讼试点的环境治理效果提供了实证依据,对后续环境司法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PSR模型的区域环境绩效评估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系统分析构建了由城市生态系统活力、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效率、污染控制、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气候变化、环境治理7大指标类别组成的4层次的天津市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测算了2006~2010年间天津市的环境绩效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环境绩效在逐步改进,在其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效率、污染控制、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绩效水平有大幅提高。天津的环境绩效水平主要由城市生态系统活力、环境质量与资源利用效率这三项指标主导。  相似文献   

13.
《环境经济》2015,(5):5-6
允许污染企业以环保技术改造费用部分抵扣赔偿金额的判决,既有力制裁了环境污染行为,又鼓励企业及时进行技术改造,承担环保责任。充分体现了环境资源案件的司法保护力度,又很好地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体现了恢复性司法和预防性司法的理念。这起"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引起了媒体和专家的高度关注,引发了社会热议。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中国环境报、新华日报、江苏电视台等众多国内知名媒体和网站对这起诉案作了大量报道。国内众多环保专家、法学专家、环保公益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明确指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我国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为环境公共利益的保护提供了法律支持。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处于起步阶段的当下,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以法经济学原理为视角,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环境司法审判体制,对于更好地实现司法审判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2月28日印发了作为中央司法体制改革《三五改革纲要》成果之一的《关于规范上下级法院审判业务关系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业务进行监督指导的范围和程序,保障了各级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但该重要文件没有关于上下级法院执行业务管理关系的内容。实际上,自2000年1月起最高人民法院陆续下发了《关于高级人民法院统一管理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等规范性文件,确立了上级(高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执行工作从管案、管事、管人等方面加强管理、监督的原则,但时至今日,各级人民法院的执行管理与纯粹的审判管理相比仍明显滞后。  相似文献   

16.
新《环境保护法》施行以后,环境公益诉讼仍然陷入起诉率低、环保法庭"无案可审"的尴尬处境。环境公益诉讼的现实困境主要在于环保组织提起诉讼的意愿不高、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以及相关主体的参与能力不足。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落实不理想的深层原因则在于缺乏与其配套与衔接的激励机制。因此,必须以激励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多种方式与手段,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启动的利益引导机制,加强环境公益诉讼的资金保障机制,提升环境公益诉讼中多元主体的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环境审判模式的生成,有其内在的价值和规律。环境案件的特殊性是环境审判模式的内生性逻辑,现有司法制度是环境审判模式的外生性逻辑。从司法实践看,现有的环境审判模式主要有分散审判模式、"三审合一"审判模式、"四审合一"审判模式。延续着环境审判模式的生成逻辑和司法实践,"三审合一"的环境审判模式是未来环境资源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但面临着六大基础性法律问题,需要环境诉讼机制与环境审判机制融合共生,才能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成立6年来,审结了大量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该院有一座现代化的审判、办公综合大楼,院内设有政治处、办公室和刑事、少年、经济、房地产、行政审判庭以及立案庭、执行庭、审判监督,还有布吉、平湖、横岗、坪山、大鹏、杭梓等7个法庭。健全而完善的组织机构为审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墓础,也为严肃执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近年来,该院大胆尝试人事制度改革,率先实行法庭庭长职位竞争上岗,并取得了成功;深入进行审判改革,将原来立案、审判、执行一条…  相似文献   

19.
正最高法7月3日对外宣布成立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据介绍,最高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的主要职责包括:审判第一、二审涉及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民事案件,涉及地质矿产资源保护、开发有关权属争议纠纷民事案件,涉及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开发、利用等环境资源民事纠纷案件;对不服下级法院生效裁判的涉  相似文献   

20.
司法实践作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自然离不开正确认识的指导,周永康书记关于"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战略部署,为新形势下政法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为此,笔者立足行政审判实践,认真分析行政审判对社会的影响与价值功能,重点阐述在行政审判中如何"践行三项重点工作",以适应社会形势新变化,推动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司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