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仅在成都,农家乐的发展历史已有10余年,据统计目前已有近5000家,成为我市旅游的一大特色品牌。但是一场百年难遇的大地震改变目前农家乐的发展轨迹,给正在快速发展中的我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就如何解决地震带来的问题,在推进城乡统筹中如何推动四川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开发和运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繁荣经济,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国民经济呈现不断繁荣昌盛的局面。通过对"农家乐"休闲旅游类型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农家乐"稳定有序向前发展的措施,使"农家乐"休闲旅游向着收益多元化、市场扩大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体验型休闲——“农家乐”经营的新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俊秀 《商业研究》2005,(18):67-69
“农家乐”作为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一种休闲方式,对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如今的农家乐良莠不齐,整体效益低下。应采用体验型休闲模式,提升农家乐休闲的内涵,融文化教育、旅游观光、劳动锻炼、农耕体验,餐饮娱乐为一体,集合经营模式和公司制经营模式求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扶蓉 《商业科技》2008,(28):278-278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顺应城乡消费新趋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农村新型产业。本文以长沙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衣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模式,针对其相应的问题,提出衣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休闲旅游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以洛阳市为例,在休闲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分析了休闲旅游的特点,指出洛阳市发展休闲旅游的优势,以及发展休闲旅游所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洛阳休闲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程度,提出洛阳今后应重点发展以下六大特色休闲旅游:感受文化休闲游、亲近山水休闲游、运动健身休闲游、节会休闲游、温泉养生休闲游、农家乐。  相似文献   

6.
休闲旅游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以洛阳市为例,在休闲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分析了休闲旅游的特点,指出洛阳市发展休闲旅游的优势,以及发展休闲旅游所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洛阳休闲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程度,提出洛阳今后应重点发展以下六大特色休闲旅游:感受文化休闲游、亲近山水休闲游、运动健身休闲游、节会休闲游、温泉养生休闲游、农家乐。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旅游业已经成为现当代的一种休闲主题,越来越多的城市人群开始向往恬淡宁静的乡村生活.近几年,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现当代特色旅游—主要以农家乐旅游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由于城市环境破坏严重,人们都希望能够回归自然,在大自然的环抱中陶冶情操、放松身心.在农家乐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不仅推动了农家乐旅游行业的发展,同时还为农家乐旅游增添了一种传统的文化色彩.在此,本文针对传统文化对农家乐旅游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丽水加快发展农家乐旅游对发展旅游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丽水发展农家乐旅游具有独特的优势并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加快丽水农家乐旅游业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规范,并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确保农家乐旅游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兵团旅游业不断发展,使以兵团农家乐为主题的旅游业逐步成为新疆兵团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本文从兵团农家乐发展现状入手,结合实际分析兵团农家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对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农业的政策指导的大环境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农家乐"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成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 农家乐作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农家旅游休闲方式,利用其"就地取材"的低成本优势,因此受到了都市年轻人的青睐.而且农家乐大多傍山靠水,周边自然景观优美,风光宜人,能够舒缓压力释放正能量.农家乐的发展对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农业生产观念、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农家乐发展过程中,依托本地农业资源,抓住自身的特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农家乐发展起来后,游客带来的不只是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产品信息及市场信息.农家乐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纽带,让当地农民的生产活动与市场需求接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郊休闲旅游发展已成为城镇居民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乡村休闲旅游即“农家乐”,则是目前城郊休闲旅游的主要类型。在镇江城郊“农家乐”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镇江市“农家乐”存在着经营者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管理经验;“农家乐”的投资主体单一;营销手段单一,缺乏宣传意识;从业人员学历水平较低,从业时间较短;卫生意识薄弱;缺乏技能方面的培训等问题。镇江市政府应从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家乐”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突出特色,打响品牌;培养农户与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实现镇江城郊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农家乐的由来及兴起、"农家乐"的经营特点及收益途径的分析,综观国内外农家乐的发展状况,具体地从八个方面使农家乐有序地高速地向前发展,让农民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农家乐",使农民逐步富裕起来,且联动交通、工业、农业、旅游业的同步发展,可见农家乐的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方琼文 《商》2011,(4):87-8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郊休闲旅游发展已成为城镇居民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乡村休闲旅游即"农家乐",则是目前城郊休闲旅游的主要类型。在镇江城郊"农家乐"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镇江市"农家乐"存在着经营者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管理经验;"农家乐"的投资主体单一;营销手段单一,缺乏宣传意识;从业人员学历水平较低,从业时间较短;卫生意识薄弱;缺乏技能方面的培训等问题。镇江市政府应从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家乐"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突出特色,打响品牌;培养农户与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实现镇江城郊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家乐经过多20多年的发展,经营模式大多已经固化,休闲项目同质化单一化、管理不规范、不绿色低碳环保、缺乏创新营销手段等。要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的比较优势,组合多种网络营销模式,灵活利用网络手段,既可以有效地开拓游客市场,也可以促使绿色休闲农家乐的进一步规范管理、创新发展。政府组织、行业协会以及民间网络服务平台集成、专业、低成本的特点,是促进绿色休闲农家乐规范、健康发展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5.
一、农家乐的概念农家乐是指以乡村为背景,以休闲娱乐、农事文化、民俗风情、生态田园风光或特色民居、聚群为主要卖点的旅游形式。有的学者认为农家乐是仅限于农民利用自家的农家小院进行食宿招待服务的旅游形式,但目前农家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农家乐已迈出农家庭院向景区周边迁移的趋势使这样的定义看起来有点不合时宜。根据本文农家乐的定义,可以将农家乐划分为以下几类:休闲娱乐型、生态田园风光型,民俗文化型,聚群、民居文化型,农耕文化型等。二、农家乐的发展1.国内外“农家乐”的发展19世纪30年代,“农家乐”起源于欧洲。意大利1865…  相似文献   

16.
农家乐是一种新兴的休闲旅游形式,是农民向城市人群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目前,农家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营销不足已成为突出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产业都体现出了网络营销起到的宣传和推广作用。电子商务在农家乐旅游服务行业的运用,可以让农家乐经营户迎合当前市民需要的网络营销渠道,让人们通过搜索引擎,社区、休闲、旅游娱乐网站中查询、获取休闲旅游和产品信息,可以开展网上预订;经营者通过网站可以快捷地收集、反馈客户信息。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构建海南特色的农家乐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海南本土的农家乐资源服务于旅游者,是非常有应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钟秾 《致富天地》2009,(12):3-3
2008年,云南省休闲农业全年接待量达3200万人次,占全省旅游业接待量的30%,全省拥有6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还有“农家乐”近万家,涌现出和顺古镇、西双版纳傣族园、迪庆州霞给村和明永村等一批农旅结合、富民兴村的典型。从全国来看,仅浙江、江苏等14个省区市就有近16027农民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增收250多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35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中国近几年的变化提出农家乐的发展动因,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发展出的类型,在农业的多功能化发展趋势中,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发展迅速,分析兰州市安宁区在“农家乐”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前,很多农家乐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与此同时,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形势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长兴县顾渚村农家乐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做出了关于农家乐向异地休闲养老基地转型的可行性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龙  王艳 《中国经贸导刊》2010,(3):66-66,78
我国休闲旅游业在经历以观光为目的的初级发展阶段后,休闲度假式旅游随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与渗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正逐渐成为大众旅游消费的主流。但是随着大量各式各样休闲度假村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崛起,其竞争也愈发激烈,加之外资度假式酒店在我国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休闲度假村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能再仅仅依靠“农家乐”等的老招牌来吸引游客,而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度假村管理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