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有序和有效的股市退出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1年4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PT水仙正式退市,拉开了我国证券市场上退市机制全面启动的帷幕.但是,PT水仙的退市并不意味着我国股市的退市机制已经建立并完善了,要真正建立有序和有效的股市退出机制,进而发挥退市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和作用,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需要从宏观到微观上做出全方位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林臻 《发展研究》2004,(3):21-22
为解决原NET和SFAQ两网历史遗留问题为契机,中国证券业协会于2001年7月16日推出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俗称三板),并且很快赋予了该系统退市通道的作用。当年12月10日,PT水仙作为退市公司首家成功进入三板市场,此后PT金曼和PT中浩也于2002年9月和10月相继挂牌。  相似文献   

3.
从2001年PT水仙被强制退市开始到2007年底,共有43家公司因业绩问题被退市.表面上看,这些公司都是因为业绩不佳而被退市,而实际上业绩仅仅是作为结果而呈现出来的现象,背后更多的是公司治理机制问题.本文从内部治理机制的3个主要方面探讨了这些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特征,认为治理机制欠佳才是导致这些上市公司退市的最终原因.  相似文献   

4.
2001年4月23日,这一天已成为中国股市历史上不平常的一天。中国股市矗起了又一块新的里程碑中国证监会下令“PT水仙”停止上市交易。“PT水仙”成为十年中国股市第一家退市的股票,退市之门从此打开。 近几年来,证监会一次又一次地发布预警或警示性公告,让人想起  相似文献   

5.
《经济》2012,(8):110-111
有进有出,资本市场才会更公平。经过两个月的修改完善,市场期待已久的主板退市制度正式出台。6月28日,沪深交易所同时发布《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方案》(下称《退市方案》)。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退市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亏损的上市公司退出股市是近期中国股市的一个热点问题,2001年2月22日,中国证监会出台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3月22日,中国证监会发言人再次强调,证券交易所将按照《实施办法》的规定,如期对有关上市公司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4月5日,中国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同时向PT水仙等6家公司发出了“退市警告”书,最终,中国证监会作出了PT水仙于4月23日起终止上市的决定,由此,中国股市中的第一家摘牌上市公司浮出水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退市问题的认识已经达成一致,有关讨论已经结束,恰恰相反,关于退市问题的研究尚属起步,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石俊 《经济导刊》2002,(2):54-60
2001年4月23日,PT水仙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标志着中国股市中退市机制的正式启动。退市机制的推出,标志着我国股市进入了一个转折点,并且迎来了一个新起点。说它是转折点,是因为我国股市10年来一直是只进不出,股票市场本应具有的压迫机制和自我淘汰机制无从产生和发挥作用;说它是新起点,是因为退市机制的推出意味着我国股市的市场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8.
谢长艳 《经济月刊》2012,(8):110-113
有进有出,资本市场才会更公平。经过两个月的修改完善,市场期待已久的主板退市制度正式出台。6月28日,沪深交易所同时发布《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方案》(下称《退市方案》)。  相似文献   

9.
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今年提出的"直接退市、快速退市、杜绝借壳炒作"三个要点,勾画出创业板退市方案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0.
《经济》2012,(Z1):140-143
1创业板退市:是痛?是痒?千呼万唤的"直接退市"要在创业板动真格了!深交所公布了一份征求意见稿,内容是关于创业板退市的相关制度。方案中新增了两个退市的条件,缩短了现行两个条件的退市时间,这也是资本市场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新  相似文献   

11.
杨成文  吴涛 《经济师》2004,(6):110-110,112
文章以截至 2 0 0 3年 1 0月被中国证监会公开处罚的会计造假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动机及手段。发现造假的动机主要有上市 ,增发、配股 ,免遭“ST”、“PT”及退市 ,平滑收益 ,操纵股票价格等。造假的主要手段是借助会计政策创造虚假交易。同时指出 ,随着对会计造假打击力度的加大 ,我国上市公司机会主义会计政策选择将会增加 ,会计造假的手段会由低级造假向依靠会计政策选择的高级造假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坤 《资本市场》2011,(10):32-33
<正>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研究已经持续多年,但可操作性的退市制度始终未能正式出台和实施。创业板退市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监管部门应该以国内创业板自身特征和运行环境为基础,从多个方面和环节入手,建立健全创业板退市制度,但最重要的是切忌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13.
谢长艳 《经济》2012,(8):112-113
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退市新规》,新增加了4个考核指标,并对二级市场上一直难以退市的"僵尸公司"进行了漏洞封堵。新规新增考核指标与征求意见稿相比,《退市新规》增加了净资产、营业收入、审议意见类型和市场交易指标几项内容。  相似文献   

14.
《经济月刊》2012,(1):140-140
千呼万唤的“直接退市”要在创业板动真格了!深交所公布了一份征求意见稿,内容是关于创业板退市的相关制度。方案中新增了两个退市的条件,缩短了现行两个条件的退市时间,这也是资本市场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新闻。那么,创业板的退市究竟如何来退?它将会对上市企业以及投资者带来哪些细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张莉 《广东经济》2002,(1):32-34
本文从退市标准的设计、退市渠道的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我国退市机制的完善,并提出了在退市机制中补充民事赔偿条款,以充分发挥退市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价值效应、绩效效应和治理效应三方面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主动退市的整体效应。价值效应体现为公司主动退市后,其换股和收购溢价以及股票的超额收益率均有所提升;绩效效应体现为退市存续企业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呈上升趋势;治理效应体现为公司通过主动退市实现了整体上市、产业链整合和管控机制的强化。研究证实,我国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制度初见成效,但公司主动退市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业绩不稳定和大股东侵占行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崔博 《经济》2012,(11):135-136
从去年年底开始的中概股退市潮,大有愈演愈烈之势。10月的前两周,中概股又掀起一轮的退市大戏。继7天酒店之后,飞鹤乳业、利展环境、思源经纪、中国阀门等中国概念股也相继提出退市申请。越来越多的知名大企业加入退市大潮之中,使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潮后浪推前浪——"私有化退市"已经取代IPO成为  相似文献   

18.
新的退市办法出台对ST、PT板块构成重大打击,公布这一消息当天,ST板块股票几乎全面急挫。那些已持续严重亏损、负债较高、重组比较困难的ST股票仍会面临抛售压力,这类股票后市仍有继续下跌的风险,不宜轻易介入。 T类股长期以来是市场垂而不死、死而不僵甚至起死回生的一个板块,T类股多年来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又总能绝处逢生。近年来亏  相似文献   

19.
2001年 4月23 日“PT 水仙”黯然离开上海证交所,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退市机制。继后,PT粤金曼亦香消玉陨。关于退市股票继续交易的规划促使人们将目光聚焦同一个地方:柜台交易。 借鉴国外经验,业内人士认为可以建立未来被称为“三板”的柜台交易或场外交易市场来解决退市股票的“出口问题”。 在证券市场发达的国家,证券市场都是一个结构层次丰富的“梯形市场’。美国的证券市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市要求比较高的主板市场;如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 第二层次是有利于高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全美券商协会店头市…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粉饰报表的手法可谓五花八门。传统的方法主要有虚构交易事实、债务重组或资产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利用具有调剂损益的会计科目等。随着修改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的陆续发布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上市公司粉饰报表的行为受到了极大的遏制,但是善于钻营的上市公司,特别是一些面临退市的ST、PT公司和为了达到配股标准的上市公司决不会就此收手,他们或是想出了新的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