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曾经作为洋务运动的中心而孕育了近代中国工业的"天子渡口",在上世纪80到90年代中国经济全面的高速爆发期却归于沉默?现在,当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肩负旨在带领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由大变强的"新洋务运动"的试验者使命的天津,又能否找回曾经的自信,继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和90年代的浦东之后,引导出一个"21世纪看滨海"的中国经济未来几十年的新神话?  相似文献   

2.
麦当劳VS肯德基速度与质量的争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市场也成为了诸多在全球范围内的“老冤家”,“死对头”的跨国寡头企业之间比拼厮杀的新大陆。  相似文献   

3.
武汉,这个800多年前就已是中国大都市、“虽钱塘(今杭州)、建康(今南京)不能过”的地方,论面积是中国最大的城市(超过北京,是上海的两倍,天津的三倍,南京的四倍),论经济它曾经是洋务运动最热火朝天的地方之一,在整个内河经济时代,它都执中国经济之牛耳,直至顶峰期的1992年它还是中国第一大上缴税收城市,对中央税收的总贡献量一度是广东的4倍。但是,当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融入以海洋、航空和信息为主要媒体的全球经济时代时,它便渐渐走向衰微,时至今日它已经“沦落”为一个毫无特色的地方型城市,始终难以找到自己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曲力秋 《四川物价》2005,(11):18-18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不久指出,目前中国经济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要警惕中国经济过早地进入“日本病”的怪圈。  相似文献   

5.
直面同质化 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百货业一度成为中国零售业长期的主导业态。中国百货业由此走完了国外百货业150年的商业历程,也经历了十几年的产业辉煌。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前进和发展,百货业因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原因渐渐失落。传统百货业长期采取的是出租柜台的经营方式,“二房东”的角色导致百货业发展的同质化。在营销方面,商家除了没完没了的价格战之外,似乎也还没有更新的竞争高招。与此同时,传统百货商场“大而全”、”干店一面”等特征,使得顾客“进一店而知千店”,达不到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完全不同的。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以前,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管制的放松和企业激励机制改变,从而带动了企业生产率的大幅提高。进入90年代,经济短缺现象基本上有所改变,消费品的需求缺口已经被满足并出现剩余,  相似文献   

7.
尹生 《21世纪商业评论》2008,(11):104-105,108,109
跨国公司的到来,使得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整体经济上明显乏力的时期里,天津得以在吸引外资这个领域有所表现,并为今天积累了“翻牌”的实力。  相似文献   

8.
日本企业在中国取得成功的三大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企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中国。但在80年代、90年代早期到达中国的日本大企业中,因为各种原因经受过挫折、吃过亏的不在少数,可能是因为他们去得“太早”的缘故。尽管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10年、20年前的那个中国,但日本一些比较老牌的企业对过去所留下的“悲观情绪”很难改变,这无疑会对他们在中国市场上的决策和运作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喻盈 《大经贸》2009,(9):38-40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充满了“日本模式主导未来世界”的书籍、论调,后来如何呢?到今天不再有人提了。无论老百姓还是思想者,都是很比较势利的。中国近三十年经济上的急速增长,会使人们不由自主地怀抱很大敬畏,希望为这一切找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赫尔曼·西蒙  邓地 《商界》2006,(10):100-10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从德国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中找到了德国经济高速成长的秘密,提出了“隐形冠军”的概念。20年过去了,中国版的“隐形冠军”成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力量之一,但同时,“隐形冠军”的概念已在各路媒体泛滥。本刊以书面采访的形式,同时对赫尔曼·西蒙教授和中国隐形冠军研究学者邓地进行了采访,惊讶地发现: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隐形冠军,其实有太多谬误,也太简单。  相似文献   

11.
三十年!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中国啤酒行业在群雄争霸、扩张整合的拼杀声中风起云涌。作为快消晶行业典型代表,啤酒行业运作的竟合特征尤为明显,成了中国经济“市场”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刘勇 《大经贸》2010,(8):90-92
如果以十年为一个观察周期,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十年,中国媒体已经整整走过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3.
唐忠朴 《国际广告》2009,(10):104-105
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广告圈.新旧两种观念的矛盾和碰撞几乎无所不在,1987年。围绕着“广告代理制是否符合中国国情”的问题.曾经爆发了一场大论战。  相似文献   

14.
声音     
《中国海关》2014,(1):3-3
美国从来就没懂过中国。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说,美国对华政策制定中不断出现常识性误判现象。上世纪40年代,美国误判国民党政权会在内战中获胜;上世纪50年代,美国误判中国不会出兵朝鲜;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误判中国将出现政权变更;上世纪90年代末,误判中美会因台海危机而开战;进入21世纪,误判中国将会崩溃。美国频繁误判使得中国在对美关系处理中不得不始终保持谨慎。  相似文献   

15.
Alan Beebe 《商界》2006,(6):94-94
同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90年代的韩国一样.中国企业正面临从劳动力和资源密集的低端出口商向高附加值的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转制”和90年代的“拓市”,中船第九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的总体业务收入来源已经大幅转向非船业务市场。  相似文献   

17.
马吟雪 《商》2014,(23):38-40
20世纪80年代,江苏曾经通过以“星期天工程师”为代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广泛参与,实现了乡镇经济突起为标志的“由农到工”的转型,20世纪90年代,江苏以对外开放为动力,各类人才为依托,实现了以外向型经济大力发展为标志的“由内到外”的转型。然而,当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时,貌似取之不尽的劳动力市场开始出现结构性的供不应求、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开始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等现象接踵而至时,在现代化建设中,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又该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18.
《浙商》2007,(3):99-99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云烟”与“红塔山”一样,跻身全国卷烟行业的第一阵营。其实,当时这些品牌虽然辉煌,但他们只是“单缸拖拉机”,只要产品做好就可以。到了90年代中期,它们便被一些后起之秀纷纷赶上甚至超了过去。  相似文献   

19.
王汉武 《品牌》2006,(2):87-89
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从“摸论”(摸着石头过河),到“猫论”(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到“蛙论”(青蛙对冷水热水不同的反应),到“奶酪论”(谁动了我的奶酪),到“信论”(把信送给加西亚),中国企业一直在顽强的探索中国特色的企业建设、科学发展之路。从70年代打产品牌到80年代打包装牌;从90年代争创名牌到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抢占名人牌,中国企业到现在对品牌的理解还是很浮浅,品牌的运作手法还是较初级的。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的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90年代陷人了经济停滞的泥潭。进入200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高,再加上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遭受了很大的冲击。今天人民币的经历与20年前的日元颇有些类似。中国今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应如何应对?我们可以从日元的升值过程中日本政府和企业的做法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