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物价》2009,(1):30-31
据《北京晨报》报道:2007年年末,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抛出“拐点论”引起业界极大争议,但2008年以来,降价的确渐渐成为楼市的常态。不久前在“200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王石表示“‘拐点论’已经兑观了”。对于针对楼市的宏观调控,王石坚决表示拥护,“宏观调控让万科提前进行了准备,到现在我们比较主动。”  相似文献   

2.
周继红 《商界》2008,(5):80-83
“文科万科,理科金地”,相比万科王石高调的宣扬“拐点论”,金地的凌克虽然低调地表示不认同,但这丝毫不妨碍其跟随万科随行就市的降价,未雨绸缪的融资,以及逢低吸纳的整合。  相似文献   

3.
万科新拐点     
唐亮 《商界》2010,(3):40-40
王石曾有“拐点论”,这让他难受了一年;王石亦有“泡沫论”,这让他树敌颇多。事实上,万科此时的确站在一个拐点之上,心甘情愿并开心享受着。  相似文献   

4.
从去年底万科董事长王石抛出"拐点论",到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降价运动,万科在充满犹疑观望的房地产市场中引爆了一枚枚重磅炸弹。  相似文献   

5.
2007年11月,在新加坡参观保障住房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感慨万分:“老百姓总告诉我,不要忘记房价。”2008年”两会”开幕前,中国房地产龙头万科董事长王石发布“拐点论”,万科旗下部分项目以折扣方式率先降低售价。随后全国各地均出现一些房地产项目低价倾销的现象。笔者有位就职于一家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的朋友私下透露,他们最近一些面临开盘的项目也可能要调低售价。  相似文献   

6.
吴金勇 《商务周刊》2008,(24):46-46
冬天里的王石,多少有些春风得意。在12月8日的一个论坛上,他自豪地说,去年自己宣称的"拐点论"已经被现实证明。接着他又感谢政府对于楼市的宏观调控,因为恰恰是宏观调控让万科提前进行了准备,使得万科的市场占有率在过去一年提高了一半,达3%点多。近日万科(000002.SZ)发布公告:  相似文献   

7.
刘凌云  林雪威 《新财富》2004,(10):64-66
在王石时代,“万科”成为一个客户高度认同的品牌;在郁亮时代,“万科”正力图成为一个客户高度忠诚的品牌。  相似文献   

8.
王石与潘石屹。这两位地产界的重量级人物,眼下已成为"拐点论"与"无拐论"的双方代表。从去年底到现在,潘石屹依然没有改变自己"无拐点"的论调,坚信发展的主导力量并未改变;而王石的"拐点论"一经发出,更是跟进了万科一系列的实际行动验证。正所谓仁智两见。但有一点毋容置疑,倘若房价拐点迹象日益明显,那些先顺势而为者一定是受益者。毕竟,房地产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开发商应该走出暴利习惯下的思维定式。中央调控房价的政策是非常明确的。在房价远远超出民众实际购买力水平的情况下,在有效供应增加而实际购买力下降的情况下,开发商逆势而为只会引来更严厉的调控措施,多米诺效应很可能在内外力交加下出现,而那时受损最大的必然是后知后觉者。  相似文献   

9.
王石是万科最大的无形资产。"胡子拉碴的脸"是王石的LOGO,"王石的脸"是万科的LOGO。尽管他早在9年前,就从万科的主要领导岗位上退下,但在业内外,绝大部分人依然认为,王石才是万科惟一的老板。  相似文献   

10.
“多元化”的王石赢了。在1995年以前上市的311家公司中.能够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两项的综台排名上保持持续上升的只有3家.万科是其中之一。在万科19年持续成长之谜的后面.是它的“精神领袖”王石之谜。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让每一个企业都暴露在聚光灯下,王石不合时宜的“捐款言论”恰恰在这时被几百倍放大,由此影响了万科在投资者心目中良好的形象,导致公司形象急剧下滑,对万科而言不亚于一场公关危机。万科启动了以参与公益性开发项目部分平息了公关危机。  相似文献   

12.
陈真诚  陈锡崑 《商界》2008,(5):68-71
王石的尴尬在于当着运动员,却“不小心”坐在了教练员席位。身兼双重身份的万科企业,在敏感时期又将如何现身说法?  相似文献   

13.
<正>万科董事长王石日前表示,交易量萎缩说明市场需要调整,而且也已经开始调整。而市场需要调整的原因,是因为之前一段时间太亢奋。他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拐点不是从长期上涨到长期下跌的拐点,更不是从大涨到大跌的拐点.而是从快速上涨到理性调整的拐点。王石说,大家没有必要因为房价上涨而焦虑,没有必要因此而急着买房子。因为房价的  相似文献   

14.
司徒微微 《浙商》2010,(6):22-22
近日,万科董事长王石继抛出拐点论、泡沫论后,在一论坛又发表观点称,2010年楼市如何不好说,但是三年来看其价格一定是上升的,未来五年,全球前十位的开发商都将来自中国。中国房产未来的形势真的如此乐观吗?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新时代是否已经到来?未来几年全球的十大房地产霸王将在中国诞生吗?对此,业内专家与浙商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焦点     
《商界名家》2006,(10):8-8
王石博客道歉,能否化解万科信任危机?“和解”就“和谐”了吗?徐工并购可能彻底无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伊西科 《商务周刊》2010,(13):70-72
在王石看来,“住宅产业化”不仅代表着一家房地产公司对于绿色地球的社会责任,更是万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东方愚 《商界》2008,(2):19-19
2007年末.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场有关“拐点”的争论闹得满城风雨,王石、任志强、潘石屹等多位“地产红人”参与其中,在传媒的放大效应中,争论升级,但结论难明。  相似文献   

18.
天下浙商网     
《浙商》2011,(10):23-23
王石:全球变局下的“绿色”竞争力 “从某种角度来讲,企业存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还是比较被动的,更多还足政策驱动性的。”日前,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表示,企业应该通过主动创新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万科怎么了?     
最近一段时间,媒体上关于王石和他掌舵的万科的消息纷乱异常首先,是在已初现惨淡苗头的房市中,万科毅然决然地领头降价,也因此招致部分同行和前期购房者的抗议,更有甚者砸办公室、集体散步、威胁“退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网络上流传的一篇“松山湖会议”讲稿再次将万科置于舆论的漩涡,这篇文章以万科高管的口吻称万科将“降价杀底”、  相似文献   

20.
林枫 《糖烟酒周刊》2007,(39):52-53
万科的总经理郁亮在上一期的《哈佛商业评论》上说:“万科要向制造业转变”,“要想实现1000亿的目标,未来的万科不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万科董事长王石也在思考“万科现在的文化能否支持未来的成功?”。牛根生最近刚刚在日本考察完毕,但是“一到宾馆想起人家管理的精细程度,就睡不着觉”;要向海尔学习流程再造,可张瑞敏说海尔从根本上说现在还是一个“大游击队”,他说未来全球只有两种企业:全球化的控制型企业.以及为它打工的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