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职院校太极拳教学中审美场的建构。使美育教育渗透到高职体育教学中,通过运动协作和审美交流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从太极拳教学审美场的四个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各种作用力入手,来探究审美场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育遵循以“生命为本”的发展理念,是未来发展中的基本原则。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的养成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前提。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应该主动适应这种社会变化,从以“生命为本”的角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是需要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朱波 《经济师》2004,(2):97-97,99
21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和充满激情的开拓、创新型人才。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美育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其整个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美育的特点。文章对音乐教学中体现出的美育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阐述了音乐教学在美育和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校音乐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包含语文智育、语文德育、语文美育三方面的内容。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各专业学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 )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针对大学生已有的语文基础和专业学科特点,在对其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以语文美育为中心,深化语文智育和语文德育,既能达到大学语文课“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教学目的,也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增强学生充分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试从三方面论述语文美育对完善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语文…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应该成为当今教育的一部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会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这种教育思想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新世纪的体育教学一定要具有“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实现“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相结合.本文通过分析人文教育思想、人文体育观,从而对新世纪的体育教育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把培养德、智、体、美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总方针。把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无疑是一次具有战略性的重大突破。它对于加快创造性人才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立定点和出发点上作了完整的定位,从而回答了“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课题。事实上,美育丰富着德育和智育的本源,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方面,美育有着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1、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许多大科学家都谈到,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  相似文献   

7.
顺应我国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步伐,分析“轻体育”内涵及健身特点的基础上,对高校开展“轻体育”教育的必要性、基本内容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探讨有效地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顺利接轨,更好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的新途径。以期对“轻体育”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志德 《江南论坛》2001,(12):33-34
美育即审美教育。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美育。事实证明,美育的存在和发展昭示了人类教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即美育经过几千年的进展与超越,必将走在当代教育的前台。一美育的崛起体现了当代教育的基本精神,这一精神是由当代教育所具有的高度的物质文明和文化意识构成的。人类的教育文化发展到了今天,已经远远告别了中国古代的私塾和科举,西方历史上的“理想国”和“游戏”…  相似文献   

9.
朱波 《经济师》2004,(2):97
2 1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和充满激情的开拓、创新型人才。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美育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其整个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美育的特点。文章对音乐教学中体现出的美育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 ,阐述了音乐教学在美育和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校音乐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沈桂萍 《经济研究导刊》2013,(10):145-145,243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在“对待体育教育事业的道德”,“对待教育对象的道德”、“对待体育教育同行的道德”。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成高校培养人才根本任务的保证。这是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的内容,同时也阐明了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壮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在中职学前教育儿健康活动设计课程教学中融入壮族体育,既丰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又能够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还有效地传承和发扬壮族体育文化。基于此,探讨壮族传统民间体育活动“抛绣球”,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健康活动设计”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这四育在现代教育是一样重要的,不可放松任何一项的,蔡元培能提出这样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是难能可贵的。蔡元培将体育提到完善人格的基础地位,对我们的中学学校体育即使今天也颇具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素质教育中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五者互相依存 ,互相影响。其中 ,体育是最具渗透性和最有活力的因素 ,它对德育、智育等诸方面均有促进作用 ,具体表现为 :一、体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以体明德体育作为学生对自身培养与优化的运动形式 ,可以起到“明德”作用。1.体育可促进意志品质的完善。体育通过力量、功绩来诉诸于人的感官 ,并激起人的情感其鸣 ,使个体在活动或竞技过程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进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 ,使其思想境界得以提高。2 .体育可增强德育的感受性。…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是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必然反映,学校有责任给子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多元价值取向中学会正确选择、逐步树立自己的价值观。体育教学是学校各科教学的一个方面,因此,也应银根据自己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有体育学科特色的社会基本价值观教育。1.体育教育要体现主体性主体性教育就是把自觉性作为教育导向的支点,即重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选择,而不是让他们被动地接受教育。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要讲述体育健身的意义,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健康…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体育教育思想向传统教育思想提出了挑战。学校的培养目标、育人的价值取向、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内容必然发生根本转变。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前提下提出的快乐体育教育思想。建立健全高校的快乐体育教育新体系,实施有效教育,真正实现教育性教学是这个时代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6.
季振华 《时代经贸》2011,(24):19-19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具有创造性精神和创造学内涵的教育。创新教育的最大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它是一切“教”与“学”所结出的最好的果实。本文针对传统的体育教学的现状,开创性地提出了培养学生刨造性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转变德育观念,树立新的德育培养目标,增强大德育意识,让德育“活”起来;探索科学的德育原则和方法,提高德育实效,让德育“立”起来;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德育“新”起来;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使德育“关”起来。  相似文献   

18.
职教本科院校的建设是国家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人才培养综合质量的关键。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剖析职教本科与普通本科以及职教专科体育教学的区别,分析职教本科学生体育基础,从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思路改革、提升体育课对专业课的支撑能力等方面探究职教本科公共体育课程“课堂革命”的实现路径,提出切合实际的改革方法,以期为进行职教本科体育“课堂革命”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一、忽视养成教育 ,片面抓成才教育 ,是当前教育运作中的主要问题。科学的教育运作应该是养成教育和成才教育两个机能充分发挥作用。所谓养成教育机能 ,具体表现为德育为首的体育、美育功能 ,在教育运作中实实在在的体现出来 ,时时事事处处“教人求真” ,使受教育者“学做真人”。所谓成才教育机能 ,具体表现为智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功能 ,在教育运作中完完全全体现出来 ,全面启智 ,彻底解惑 ,使受教育者学真知识 ,长真本领。唯有如此 ,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才能建筑在正确方向和切实可行的基础上。现在的问题是 ,由于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20.
刘晓晨 《新经济》2013,(17):104-105
品行教育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它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多维性,即:"既要育体,又要育心,更要育情"把体育教学提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使品行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那么,如何使体育教学中品行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还是需要引起共识的重要问题。本文对体育教学中渗透品行教育的特点、原则、途径、方法进行论述,旨在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品行教育渗透作用,为学校品行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