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丽敏 《黑河学刊》2005,(2):58-59,117
构建商业银行风险文化,是我国商业银行针对当前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激烈的同业竞争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重大决策。科学、先进的风险文化,对于全面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应对国际同业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急需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本文分作四部分论述我国银行竞争力的形势和对策,运用有效的经营模式以及科学的发展战略来实现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3.
代收业务是银行代收费单位向客户收取各种费用的一种新兴业务,是银行吸收低成本存款的重要手段。当前基层商业银行负债结构极不合理,定期存款多、活期存款少的格局,已经严重地束缚了银行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面对同业竞争激烈的形势,基层商业银行为了改善负债结构,增加低成本存款,就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发展代收业务,用代收业务促进低成本存款快速增长,改善经营不利的局面。 一 发展代收业务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4.
在应对国际同业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急需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本文分作四部分论述我国银行竞争力的形势和对策,运用有效的经营模式以及科学的发展战略来实现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5.
银行体制的建设和发展要与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的银行业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的结果,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必然要求原来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发生同样的适应性变化,否则将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转轨型的经济体制对银行商业化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但由于金融属于经济的核心部门,改革的探索也相当的谨慎;造成目前的银行体系和体制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业将会比以前更快,更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之中,面临来自国外优秀同业的挑战,现在国有商业银行明显不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要求,我国银行商业化改革没有退路,只有加快商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金融体制和金融运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前,在金融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存贷款利差日益缩小,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盈利水平逐渐下降,经营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和同业竞争的新领域,已越来越被各家商业银行所重视。笔者试就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构成及其特征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运用其自有资财,以中介人身份凭借信誉、资质、机构、结算、信息、技术优势,在存款、贷款和投资之外代替客户经营和处置…  相似文献   

7.
对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银行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应用管理会计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调整组织机构、合理确定内部转移价格、完善信息体系,为推广应用管理会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任艺 《中国经贸》2012,(4):19-20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银行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银行网点的竞争,拥有相当规模的网点数量是银行实力的体现也是同业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李斌 《新财经》2013,(6):51-51
"这个时候不应该再限制同业业务的发展,那样经济就憋死了。如果要控制风险,也要把衔接措施做到位,等出来新版的垃圾债之后再去完善。"《新财经》:现在同业业务增长这么快,您认为有风险吗?鲁政委:在中国银行业转型过程中,监管层一直希望银行降低信贷在整个社会融资中的占比,现在银行同业业务占比提高,信贷  相似文献   

10.
持续不断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不是中国银行业与国际同业竞争的机会? 答案是,中国的银行业国际化道路还很长,要在海外与国际大型银行竞争的道路更长。我国银行国际化领先的中国银行,其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也不足20%,在最近国际清算银行选定的28家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中,也只是搭了末班车。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流动性储备、负债稳定性、期限结构错配程度、资本充足性、市场利率风险和盈利性六个维度选择12个流动性风险评价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对中国上市银行2012年底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实证结论显示:同业负债成为新的银行流动性风险诱因;中长期贷款占比的下降有助于改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降低流动性风险。现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难以全面反映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实情,建议增加"同业负债比例"和"流动负债依存度"两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正>银行作为服务行业,服务是立行之本,兴行之基,强行之策。服务是生产力,服务同样产生效益。面对当前日趋激烈的金融行业竞争形势,全面做好服务工作显得更加必要和十分重要。对银行来说,服务一直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面对同质化日益严重的激烈竞争,如何将服务抓出新意,形成特色,最终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实现同业领先,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工作。一、金融服务以及金融服务能力(一)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是从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出发,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丰富的业务产品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并靠向社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欧债危机中银行和政府部门间信用风险跨国传导为切入点,基于或有权益分析方法(CCA)建立跨国部门间信用风险模型,构造系统重要性和脆弱性指标,研究信用风险跨国传导与反馈的机制和特点。结果表明,基于银行同业、隐含担保和主权债务渠道的跨国风险外溢效应显著;跨国间部门的风险传导表现出单向性,政府部门能极大影响银行信用风险,但银行风险对他国政府部门影响不大;与系统重要性相比,国别间银行部门系统脆弱性对外部风险冲击更加敏感。基于此,文章提出应加强商业银行国债投资的国别风险管理,减少对本国主权债务的持有;建立基于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准备金制度,动态调节风险储备。  相似文献   

14.
巨额游资来个急刹车帖俊峰巨额游资:风急浪高游资,又名热钱,俗称资金游击队,一般是指投资于股票、同业拆借、商品期货、国债回购、外汇及银行短期存款等金融商品市场,通过在短期内利用大量资金制造局部优势的办法过度投机,从而获取巨额利润的资金总和。翻开世界各发...  相似文献   

15.
<正> 银行投资组合管理的一般分析 对于银行来说,在运营资本规模既定的条件下,要取得最优的经营效益,就是确定最优投资组合问题。在选择投资组合时,银行必须考虑的因素包括:投资项目的风险及其衡量;项目的收益及其衡量;风险与收益如何进行结合、比较,进而构建出投资群,再根据银行自身的投资偏好确定最优投资组合。  相似文献   

16.
按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农村金融体制的新格局正在重新全面调整,原有的农村银行与农村信用社领导和被领导关系,改为平等互利,分工协作,业务竞争的同业关系;省以下农业发展银行机构组建,标志着农业银行对农业发展银行业务代理关系的结束。面对这种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各级农业银行从长计议,重新定位,寻求更加适宜的经营空间,确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经营策略,推进改革的顺利实施。一、改革后农业银行面临的形势长期以来,农村金融部门在筹集资金,扩大支农,深化改革,改善服务,支持农村经营发展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当前…  相似文献   

17.
经营效益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之源。但近年来,由于金融市场投资渠道的迅速拓展和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银行传统的经营方式受到制约,平均利润率下降表明微利时代已悄然而至。要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经济效益以获得竞争优势,必须进行体制创新和业务创新,通过改善内部管理、积极开拓新的获利空间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就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益进行初步探讨。 (一)适应金融市场发展,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真正树立起以经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逐步完成从以计划指标为主的银行体制…  相似文献   

18.
年初以来,朝阳市工商银行努力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贯彻省行提出的调整结构的经营策略,适时加大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信贷投入,不仅在同业贷款领域的竞争中占有主动,有效地优化了自身信贷结构,而且也找到了银行经营与地方经济双重效益增长点。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找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把有限的信贷资金投向造福社会、收益稳定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不断调整现有的信贷结构,既是竞争的需要,客观的逼迫,也是策略的选择和长远的思考。从竞争的需要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银行选择企业、企业选择银行”格局的形成,专…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首先面临的是金融机构间的相互竞争问题。这一问题关系到银行自身的发展,不容我们回避。解决好这一问题,对基层农业银行的自身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同业竞争是商业银行的必然趋势 首先,市场经济要求银行必须增强竞争实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要求银行必须走商业化的道路。银行商业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竞争性。竞争必然会出现优胜劣汰,促进资金向合理方向流动。基层农行在完成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之后,在经营中为谋求最大限度的利润,首先遇到的是同业间的竞争问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之间的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银行业的微利时代已经到来。因此,强化内部管理,管好用好银行内部的资金,降低经营成本,是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会计具有核算、监督、管理职能。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强化会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