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2003年、2013年营口市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Ripley's K函数、空间热点聚类等方法,探讨了营口市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格局演变过程.结果 表明:营口市制造业企业分布经历了由双核结构向单核结构的演变过程,结合热点分析发现制造业企业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站前区和西市区;营...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主城区就业空间布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吴晓  强欢欢 《经济地理》2014,(6):115-123
依据2008年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的就业人口数据和2007年南京市用地现状图,修正匹配得到南京市主城区各街道统计单元服务业、制造业及总的就业密度值,对城市就业人口空间分布数据的统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采用就业集聚指数分析方法分析南京市主城区总体和分行业的就业空间集聚区分布,并结合地统计方法和城市空间结构模型识别其就业中心。结果显示:南京市服务业就业集聚区集中于主城中心区域,呈"单核+扇形放射"分布,形成了强集聚的单中心就业结构;制造业就业集聚区集中分布于主城南、北部边缘区域,呈现出较明显的"圈层+环带"结构,且主城范围内无就业中心;总体就业集聚区集中于主城中心区域,呈"单核放射+散点"分布,形成了单中心主导的就业结构,其分布格局与服务业类似,且拥有共同的就业中心,但相较于服务业,总体就业中心影响力较小;历史因素、政策引导和市场力量相互作用,是影响就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研究城市内部产业空间演化及其动因机制对优化大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北京市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析大城市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空间演化特征,发现其分布集聚明显、受开发区政策影响较大、有适宜的人口分布区间,演化过程有较强的路径与地理依赖特征。使用动态面板GMM方法对产业演化动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多样化经济带来的雅各布斯外部性,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受专业化产生的马歇尔外部性影响更大;地租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均阻碍产业向城市中心集聚;地区创新能力和开发区政策对产业空间演化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郑伯红  骆晨 《经济地理》2020,40(4):155-163
制造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石,其空间的演变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文章基于长沙市工业用地矢量数据,采用ArcGIS和SPSS分析工具,对1990年以来长沙都市区制造业空间演变特征和驱动力进行研究,构建了"外部动力-内在动力-空间结果"的制造业空间演变研究框架,并提出了相应的制造业空间优化策略。结果表明,长沙都市区制造业空间郊区化集聚效应明显,扩展模式以"圈层-轴带式"为主,并逐渐向"多核心-组团式"转变,扩展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扩展方向以东、东南和西北方向为主。制造业空间的分布格局取决于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的共同作用。其中,规模经济是影响长沙制造业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利用企业微观数据,综合空间插值和指标测度的方法揭示了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的空间结构特征与演化趋势,并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动态面板计量回归实证检验了高技术制造业空间集中度和空间分离指数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仍过度集中在京津,但呈现去中心化趋势,且向分散的多中心结构演变,石家庄和沧州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幅明显;(2)过度的单中心集聚抑制了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多中心结构可以弱化过度集中带来的集聚不经济。受交易成本和"面对面"接触需求的影响,紧凑的多中心结构更易通过产业联系和技术溢出将多中心整合为一体化的产业网络系统。在疏解北京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高技术制造环节和推进北京创新成果在津冀产业化的进程中,应考虑产业主中心或创新源头与产业承接地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都市圈是城市经济演化的高级空间形态,就业空间分布正是刻画区域空间结构特征的重要变量。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首次利用两次经济普查的就业数据研究就业增长的空间集散特征。根据核密度分析结果确定都市圈内的京津石为一级就业中心,唐保沧张为二级就业中心,秦承廊为三级就业中心。京津冀就业的整体空间集散特征为仍在进一步集聚,且集聚特征稳定。空间统计表明:2004年和2008年京津冀都市区的重心均分布在廊坊境内,移动方向为东北向。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沧州和廊坊所在的区域为京津冀都市圈的核心区,呈"东北—西南"分布模式。对比两年变化得出就业核心区范围在减小,密度在加大。分产业和行业来看,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就业分布最为均衡,第三产业分布最为集中,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仍在进一步集中,而生活性服务业在扩散。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企业时空演化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0年来,制造业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其中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和安徽省承接了大量转移企业,制造业发展迅速。文章基于微观企业点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以及聚类和异常值分析,展示了产业转移背景下长江中游地区制造业的时空演化格局。结果发现,总体来看,制造业在长江中游地区呈现分散分布的态势;2008年前,有向着主要核心城市群地区集聚的态势,2008年后,则有向城市群以外的地级市市辖区均衡分布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产业空间格局及其演化一直是经济地理、区域经济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合理的产业空间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十分有利。建国60年来,我国民族乐器制造业空间格局处于不断的演化过程中。改革开放以前,民族乐器制造业在全国大中城市分散布局,但龙头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五大城市(北京,上海,苏州,天津,广州)。这一时期的格局主要受国家计划经济政策的影响;经济转型时期(1978-1992),民族乐器企业从分散在全国大中城市走向集中,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苏州三地。这一时期,国际环境和经济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1992年后,我国民族乐器制造业逐渐从集中走向分散,基本覆盖全国,各地企业"扎堆",形成众多的产业区。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企业家精神和知识溢出效应等成为影响其空间分布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中国制造业空间转移的特征事实,利用2004—2018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系统考察制造业转入中西部地区影响当地就业的机理与效应。研究发现:(1)制造业转入总体上显著促进了承接地就业增长,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机制检验表明,制造业转入一方面通过产业集聚及关联效应推动承接地产业发展而增加有效就业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促进承接地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抑制污染对劳动力的挤出并增加相关劳动力的需求。(3)异质性分析表明,制造业转入产生的就业促进效应在距离东部沿海一线城市800 km范围内以及人口规模为100万以上的城市样本中更加显著。(4)从产业关联效应考虑,制造业转入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作用显著,对农林牧渔业及部分非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进一步支持产业有序转移与有效承接、促进制造业转移对劳动力空间配置的引导作用和实现“稳就业”目标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通过对城市制造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城市制造业集聚与地区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梳理,可以得出城市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已经取得共识;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城市制造业集聚与地区劳动生产率时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产业集聚与地区劳动生产率存在着正向关系.但是,在研究城市制造业集聚与地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时,仍有可以探究的空间:引入市场竞争作为门槛变量研究城市制造业集聚与地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城市蔓延与城市生产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生产性服务业外资通过直接为东道国制造业提供服务,促进东道国服务业和服务外包发展,吸引制造业外资进入等多种途径促进东道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外资数量相对较少,并且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市,促进了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提高了我国服务外包的竞争力,但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无明显促进作用,甚至可能造成制造业发展的两极分化。我国应进一步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力度,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外资与制造业的空间和产业关联度,大力利用服务外包,促进制造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量的企业决策中心集聚于城市中心地区是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揭示其管理活动和生产性服务之间的关系是产业经济学和现代城市空间组织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这一交叉研究领域的空白。文章以杭州市生产型服务业的7个细分行业的企业区位选择为例,通过计算和比较各个细分行业集中指标和基于距离的集聚指标,应用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分析确证了规模经济、外部性及劳动力分化对企业分布的影响,并得出三点发现:第一,生产性服务业各个细分行业的集聚特征存在差异,服务半径较长或高度依赖外部性的生产性服务业,会更多地集聚于城市中心地区;第二,企业规模影响生产型服务业集聚程度的高低,与制造业企业不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规模越大,其集聚偏好也越大;第三,企业规模与区位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受该行业产业集中程度和集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Fujita和Krugman所构建的封闭经济单中心模型为基础,考察贸易自由化对一国制造业中心迁移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制造业中心将向贸易成本下降的邻国移动,关税较高的一国的制造业中心距离两国的边界更远,同时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制造业中心的空间分布趋于分散。这为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在空间分布上向东南沿海集聚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同时也暗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中国制造业中心在空间上将整体向西移动,特别是将产生多个临界边境的次中心。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企业的节点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制造业集群内创新网络的企业节点类型。主要以无形知识网络为研究对象,以制造业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知识网络为落脚点,以网络集中度为主要衡量标准,在研究现有文献和考察我国一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按照企业在集群内的位置,将制造业集群内网络的节点分为3类,分析了各类型企业的特点和网络战略作用、发展前景等。提出可以通过加强企业网络关系,增强集群竞争优势,增强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招聘网数据的南京市新增就业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和政策制度重构的关键时期,城市就业问题已成为各领域学者研究的重点。文章尝试挖掘新的数据源,对城市就业增长进行研究。使用"网页爬虫"软件,抓取了2015年南京企业发布的网络招聘岗位信息,分析了南京市目前对不同人才需求的结构特征。运用核密度方法,分析了南京市新增就业岗位总体及分行业空间分布特征,发现了"一核一轴两带"的总体结构,以及房地产和金融保险业中心集聚,工业"外围多组团"结构。立足于企业需求,利用新的数据源,从新的研究视角,对城市就业增长空间特征进行了探讨。对南京市就业需求分布状况的分析,也为在当前"存量规划"的背景下,从需求角度去更好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明娟  王子成  张建武 《经济地理》2007,27(4):565-570
在比较国内外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因子分析法来评价广东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发现广东省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主要是石油化工、仪器仪表、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饮料、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纺织服装制造业显示竞争劣势;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部分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型产业竞争优势丧失;汽车、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专利与产业协调发展对实现产业创新发展至关重要。采用改进的象限图法以及专利重心与产业重心空间耦合态势模型,定量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业发明专利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及两者的时空动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业发明专利与产业发展间存在明显偏离,耦合协调性主要表现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近5年来,耦合协调性有所提高,发明专利重心与产业发展重心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变动一致性提高。结论可为专利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专利与产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新一轮制造业产业空间重组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GIS空间计量分析法、产业静态和动态区域集聚指数模型以及半结构式企业访谈等方法,对广东省制造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进行分析。Moran's I指数的分析表明,全省制造业空间集聚性呈现到"U"型分散化趋势,该趋势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理扩散所造成,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则表现为明显的集聚性。动态区位熵(D)也证明了珠三角转移扩散而非珠三角地区不断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程。最后通过企业访谈重点考察了产业空间重组的动力机制,广东省新一轮产业空间重组是在全球资本流动新特征、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政府政策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在区域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制度安排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肖太庆 《生产力研究》2008,(13):125-127
文章旨在从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南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及效率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自"三资"企业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且50%集中在制造业。而在制造业中,又集中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六个中、高技术产业,且外商独资的比重逐步增高。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湖南省制造业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存度不高。外商投资企业吸纳的就业人员规模也不大,但是对湖南省制造业增长值作用较大。虽然技术转让的扩散效应较小,但是产业的前后向关联作用、示范和竞争效应都较好。这些结果对湖南省的引资政策有一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太湖流域苏锡常地区为例,利用核密度分析法对分行业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和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行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关环境政策,对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结果如下:(1)污染密集型企业主要集中在无锡市的惠山区、江阴市的东部、常州市与武进区相邻部分区域、昆山市等地区,常州市整体上污染密集型企业分布较少。(2)2014年与2011年相比,集聚度明显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太湖周边宜兴市南面、常州市与武进区相邻部分区域、常熟市等地区,且企业向周边乡镇迁移的趋势明显。(3)太湖上游及一级保护区内,提出产业的发展和布局应充分考虑对水环境的影响,将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搬迁出去,建成"无化生态保护区";对太湖中下游及其他周边地区,未来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等,另一方面,要对现有传统产业进行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