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格网分析的长沙城市空间破碎化分异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破碎化影响城市整体功能和品质提升,探析城市空间破碎化空间分异机理有助于深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认识。以长沙市为研究对象,基于1 km×1 km格网测度空间破碎化的空间分异,结合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影响城市空间破碎化的主导因素,揭示城市空间破碎化空间分异机理。结果表明:①长沙市城市空间破碎化空间差异显著,高破碎化区域呈分散点状集聚。②长沙城市空间破碎化类型可划分为居住破碎型、工业破碎型、生态破碎型、特殊破碎型等类型,其中生态破碎型及居住破碎型占比较高,不同破碎化类型空间分布差异明显。③地形位指数、开发程度、2009—2016年建设变化程度、地价、规划政策五个因素是城市空间破碎化分异的主导因素。形态、联系与功能三个维度的破碎化指数受各因素影响程度存在差异。④城市空间破碎化水平的升高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地形地貌对城市空间分割作用的大小,二是建设主体行为的失序程度,三是局部地区的规划失控与规划缺陷影响。基础动力(自然环境的先天分异)、直接动力(空间建设主体内在特性选择)和外在推动力(规划政策引导差异)三种作用力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空间破碎化分异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由政府主导的近代南京城市绿地建设始于清末,在 民国时期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特色,值得深入剖析。结合社会 史、城市史研究方法,在由封建帝国晚期向近代都市化转变背 景下,分析当时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变化特征及其演变内生动 力。自清末至民国,规划和政策引导改变了城市绿地属性及形 态。规划上受到定量空间标准与公园系统模式等西方规划思想 的引导,城市绿地建设除了利用原有自然山水资源外,还有计 划地开展了改建与新建城市绿地。由于受到城市人口增长、交 通发展、私有土地收归国有等因素影响,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出 现新类型,且绿地空间之间联结加强,同时具有绿地总量与空 间分布变化较少、绿地类型转变较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市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城市,政府不仅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提供更多的就业与创业机遇,而且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推动城市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伴随着这个城市的发展,石家庄书画文化市场呈现出一派喜人的景象.本文对石家庄书画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贫困空间分异与反贫困政策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日渐严重,贫困人口行业固化、区位固化和群体固化逐步形成。由于中国各城市发展水平不同步,城市贫困状况和人口构成呈现出地域、行业、城市等级的空间差异。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业再就业和失业保险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等救助制度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城市反贫困政策体系逐步形成。为遏制城市贫困日益恶化,有效破除城市贫困固化态势,应在现有的城市反贫困政策基础上,构建统一的城市反贫困政策体系,多元化社会救助制度,重构贫困人口聚集区地域格局,提升贫困主体反贫困能力。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休闲方式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与参与的对象。文章以庆阳市乡村旅游为研究主体,利用SWOT分析法研究庆阳市乡村旅游开发,在阐述庆阳市乡村旅游在区位与交通、资源、构成要素和类型、政策和城市知名度等方面的优势;在经济基础、乡村资源开发、市场、乡村文化内涵、产业和人才等方面劣势;在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和旅游业大发展等方面的机遇以及在区域竞争、环境和体制等方面挑战的基础上,对庆阳市乡村旅游进行了开发研究,得出庆阳市乡村旅游开发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发展条件,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跨界新区的形成机制、空间组织和管治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跨界区域理论的视角下,对我国出现的跨界新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根据动力机制的差异可以将我国目前的跨界新区分为政策驱动型、互动发展型、市场引领型三大类。从跨界新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来看,跨界新区主要存在着轴向发展型、团块组合型和跨界飞地型三种空间形态。同时,根据不同行政主体在管理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差别,其管治模式呈现出了多层管治、分区域差别化管治、地方主导的块状管治和委托代管的管治等几种管治类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城市等级体系演化论题,提出通过纳入地方政府主体及其相互竞争机制拓展该领域理论拓展方向.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心地理论、亨德森城市体系理论等经典城市体系演化理论,以及纳入地方政府竞争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进而重点评述了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城市等级体系演化理论,分别是基于线性无限延展空间和圆形跑道空间设定的经济模型.考虑到地方政府主体在城镇体系发展中具有的重要影响力,本文最后提出了在新经济地理城市体系模型框架内整合地方政府主体,考察地方政府间基于土地和税收财政工具展开区域竞争的行为对城市体系演化的影响机制.这是在空间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上进行的开拓,同时对中国城镇化政策发展实践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选择河南省新郑市,借助Arc GIS软件,分析了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1990—2014),并调研了所辖331个村庄。研究发现:空间界面理论是揭示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重要理论,但其展现形式、类型、效应呈现出较大差异;多重空间界面叠合区优于单一空间界面区,又通常优于非空间界面区,人为空间界面区多数好于自然空间界面区,开放式空间界面区优于封闭式空间界面区;研究区大致可划分为五种空间界面类型:城(镇)乡界面、基础设施界面、自然界面、资源界面、非空间界面,主要表现为城镇扩张改造、基础设施新建或改扩建、资源开发占用、搬迁改造等经济活动。空间界面的形成、发展、演变与转化是导致县域经济空间分异与重组的内在作用力。  相似文献   

9.
府际关系协调有利于实现创新资源、要素的有效汇聚与整合,进而提升政策有效性。以京津冀为例,构建中央-地方多层级府际关系模型,分析中央政策主体合作网络特征与政策扩散特征、地方政策主体合作网络特征与政策执行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央政府部门间形成了以科技部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网络结构特征;北京市政府部门间呈现出以中关村科技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网络结构特征;天津市政府部门间呈现出以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为核心的星型网络结构特征;河北省则没有形成稳定的网络关系。中央政策主体合作网络中的度中心性与政策扩散广度具有相关性;地方政策主体合作网络中介中心性、度中心性与政策执行强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以污染的大量排放为代价的.使用脱钩理论可以揭示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之间是否存在同步变化的关联,进而可为更好地实现污染排放的总量控制做好理论铺垫.文章以中国2004-2013年27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先后考察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脱钩的收敛性以及追赶脱钩状态.结果显示:(1)由于存在环境规制强度等因素上的异质性,区域脱钩状态呈现出"俱乐部收敛"特征,据此可以判定普通城市存在向标杆城市追赶的可能;(2)现阶段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以"未追赶脱钩"类型的城市为主,大多数普通城市与标杆城市之间在经济增长与污染减排两方面的差距均不断扩大.由此引出的政策启示为:一是改变城市重经济轻环境的做法,二是差别化助推城市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冯伟 《经济前沿》2010,(4):112-121
在对城市发展模式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副省级城市发展模式的类型,并结合我国副省级城市的发展特点,归纳了五种城市发展模式,即政策引领型、市场建设型、文化主、导型、资本驱动型与工业发展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每一种城市发展模式的形成发展都与其所具有诗发展元素相关;每一种发展模式会随着发展条件与环境的变化而动态演变;这些模式具有借鉴性,可以为其它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人文地理学哲学思潮的社区空间研究方法论,已从宏观因素讨论转变为基于人本为主体的微观认知研究,强调人与社会空间的和谐,其焦点已由城市功能转向空间的社会价值方面,为社区公共空间价值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城市边缘社会区域是空间剧烈变化和社会功能快速转型的城市发展敏感区,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聚焦于我国大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价值的共性问题,从"文化转向"以来的社区"空间性"视角,探讨新型城镇化下公共空间社会价值营造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对近年来国内外城市产业空间结构与重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是开展城市转型背景下城市产业空间演变与重构分析的理论前提。通过对城市转型发展的空间透视,认为我国城市转型发展引致了城市空间的演进、规划思维变化和优位空间的选择,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发展的动力基础,认为产业空间重构的发展取向在于高度集聚的产业空间内核、紧密关联的产业空间网络、有序分布的产业空间层级、动态转型的产业空间建构,提出城市产业空间研究应当进行"时间转向",并开展空间重构过程的多元动力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卢松  张小军 《经济地理》2019,39(12):204-211
以徽州地域119个中国传统村落(截止到2016年底)为样本,通过实际调研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探讨了徽州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时空演化过程。根据旅游开发的主体力量,徽州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经历了自主探索(1979—1996年)、外资注入(1997—2011年)、整合提升(2012年至今)三个演变阶段,各个阶段在旅游开发模式、经营组织方式、产品类型、品牌形象、经济效益、利益主体关系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零星分布(点状)—南北组团(板块)—全域扩散(面状)的演进态势。研究表明,村落自身禀赋作为基础性力量,市场需求作为决定性力量,政府政策和管理作为主导性力量,交通改善、节庆促销、精英人士等支持因素作为促进性力量,共同推动着徽州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时空演化。  相似文献   

15.
张可云  仲艾芬 《经济地理》2023,(4):124-133+143
结对集聚是产业空间集聚的重要现象之一。文章应用并改进机器学习方法,测度了中国城市的制造业结对集聚指数,从时序变化、空间格局方面分析结对集聚特征。研究表明:(1)制造业结对集聚指数整体上呈现出“U”型分布特征。(2)2013年劳动与劳动、劳动与资本、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显著结对集聚组合明显上升。(3)中国四大区域板块中,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结对集聚指数低于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4)2013年城市产业空间网络呈现出一定的“核心—边缘”特征。最后,提出了加强产业链的整体规划与布局、进一步提升制造业集聚水平、引导城市制造业差异化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孝永  匡文慧 《经济地理》2019,39(3):187-194,200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与未来情景模拟对于准确把握城市扩张特征、优化城市用地格局进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多期土地利用数据,对1980—2015年京津冀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时空轨迹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模拟了2015—2050年不同发展情景下城市用地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近35年间,京津冀城市用地面积增加了5 574.80 km~2,扩张速度表现为"快速—慢速—快速—慢速"的时序特征。新增城市用地中有66.61%来源于耕地,重心整体向西北转移。GDP和城市人口增长对城市用地扩张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也有一定影响。到2050年基准情景、耕地保护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京津冀城市用地将分别增加4 122.14km~2、2 756.12 km~2和3 439.14 km~2,河北和北京郊区将成为城市扩张的重点潜力区和新的增长极。需要加强国土空间管控与城市生态空间优化布局以保障京津冀未来城市用地的有序开发和城市群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城市物流发展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城市物流的投入产出指标,借助数据包络分析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2002—2011年长三角城市物流发展效率的总体演化趋势、结构和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以及演化机制。分析表明:12002—2011年间长三角城市物流发展总体效率不断上升,但生产要素存在着较大的挖掘空间,物流业投入仍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2各个城市物流发展效率表现出差异化特征,城市物流发展的效率高低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未能一致。3长三角城市物流发展效率空间异质性增强,但沿海港口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均呈现出较高的物流发展效率。研究认为:区位优势、经济政策、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基础设施投资、技术的进步共同促进城市物流发展效率空间格局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6,(9)
在我国城市化与产业化的相互演进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城市空间维度发展的必要途径,而合理的城市空间重构是产业结构优化扩张的必然结果。通过对我国城市空间格局变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以城市间的相互合作为媒介,探讨了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演变的机理,针对以往区域空间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城市群的空间效应与产业集群效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的发展中道路交通、城市空间、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通过服务居民出行活动、满足货物运输需求进而推动城市发展空间的形成,并带动经济发展要素因子向交通便利的区域集聚,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拓展和优化提供需求空间。文章以南宁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策划为例,阐述了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如何结合区域开放开发、城市群建设、卫星城镇建设与县(区)互联互动、中心城区土地利用优化、都市产业集聚带发展、大都市圈旅游产业组织、现代物流业发展、关键交通节点土地综合开发8大领域引领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与时空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运河文化带纵贯中国南北,跨6省2市,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城市综合承载力角度研究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通过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2010—2017年大运河文化带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演变情况。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所含8省(市)、大运河文化带所含87个城市三个空间尺度的综合承载力时空演变。结果表明,大运河文化带城市综合承载力在2010—2017年呈"N"型变化,空间上呈现出沿海高内陆低、南高北低的格局,并且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经济强市明显高于周围普通地级市。通过空间分析得到Moran′s I值发现,大运河文化带的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以"高—高""低—低"为主呈聚类分布。最后,文章认为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要从补齐综合承载力短板、加强城市间的协同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等方面入手,提升发展潜力和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