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花落兰州新区.兰州新区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从国家层面看有其战略考虑,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安全、国土安全有重大意义,关系到中国的资源战略以及应对美国的战略东移;另外在区位方面也有其自身优势.兰州新区未来将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对带动西部开发开放、拉动西部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8月20日,国务院以国函[2012]104号文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批复甘肃省《关于设立兰州新区的请示》,同意设立兰州新区,原则同意《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我国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西海岸新区的发展建设,不仅关系山东全省的经济发展,而且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西海岸新区既有自身的发展优势,也存在许多显著地缺陷,本文从西海岸新区的发展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发展建设的有效路径,综合剖析西海岸新区发展的经济意义,以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暖和空气质量的恶化,成为众多城市共同面临的话题。西安市作为西部的老工业城市和西部都市圈发展的重点城市,已经将低碳建设作为其发展的目标。然而,西安的国际大都市建设及西咸一体化建设都与低碳城市建设目标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以位于西安、咸阳两个城市之间的国家级开发区——西咸新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了西咸新区在低碳建设方面拥有的优势和发展机遇,同时分析了其低碳化建设方面不足及面临的外界挑战,在SWOT分析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了西咸新区低碳建设的路径。希望能为西安市低碳城市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叶姮  李贵才  李莉  王乾  张华 《经济地理》2015,35(2):92-99
从规模总量、经济外向性、创新能力及交通区位4个方面的18个指标构建国家级新区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方法,以9个国家级新区及8个具有重要国家级新区潜质的区域(后统称新区)为对象,对其母城进行新区发展潜力综合评价。研究发现:1新区发展潜力差距较大,其中上海、深圳、广州和天津的新区在发展潜力上具有绝对优势;沿海新区普遍经济外向程度高于内陆新区;重庆是内陆唯一一个可与上海、深圳、广州和天津媲美的国家级新区母城,其在规模总量和经济外向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在对GRNN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将17个新区分为国际竞争型、全国中心型、区域中心型和特殊战略型4类功能模式。文章最后结合各新区设立的战略目的和潜力评价结果,梳理了不同类型新区功能关联,并针对不同功能模式的新区在其母城支撑条件下,实现其功能定位的实施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9,(7)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自设立之日起雄安新区便受到各界的高度期待;2018年4月14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绿色智慧新城;201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应用新技术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建设智能高效宜居新型城市。在第四次信息革命与城市新一轮建设的历史交汇期,在城市功能服务不断完善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双重叠加下,作为"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将为新时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在"零起点"上,在建设一个全新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如何更好把握城市与人的关系、更好把握智慧与人的关系,如何在更多领域实现社会生活智慧化,是文章探究雄安新区建设智慧城市理念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刘培培 《广东经济》2013,(12):56-59
中山市是以专业镇集聚发展闻名的城市,为凸显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2012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中山市翠亨新区,开启了全市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新篇章。翠亨新区地处珠江口西岸与东岸交汇地带,毗邻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三大国家级新区,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但周边三大国家级新区在财税、金融、人才、科技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政策优势,也对新区开发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在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翠亨新区找准自身定位,坚持错位发展,探索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机制,积极运用财政手段,探索创新金融手段,走产城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为我省推进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建设,促进粤东西北各市城区扩容提质,加快实现“两个率先”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国家级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而设立的综合功能平台,其设立的政策效果有待检验。基于2002—2018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设立国家级新区政策为准自然试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识别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1)国家级新区的设立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并且其推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未减弱。(2)在东北和西部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明显优于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内陆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明显优于在沿海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3)无论国家级新区设立在“省会及以上城市”还是“其他城市”,对周边城市均存在“虹吸效应”,其中又以设立在“其他城市”的国家级新区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更显著。(4)跨区域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要优于单一行政主体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政策效应。上述实证研究结果为国家级新区未来布局和相关政策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低碳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认识。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发展将促进整个社会向低能耗、低碳排放模式转型。重庆两江新区作为我国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要抓住低碳发展所带来的重大机遇,认清自身发展优势和劣势,在发展理念、城市经营、产业定位、社区建设等方面走低碳转型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构想的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的城市纷纷着手抢抓机遇,甘肃段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为促进中国与中西亚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的甘肃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丰裕、交通枢纽地位突出、产业基础雄厚、文化旅游特色鲜明、经贸合作繁荣发展,并且兰州新区获批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是甘肃"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甘肃如果要在国家向西开放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发挥重要的支撑、辐射和带动作用,就必须走低碳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加快工业化发展,努力推进甘肃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圩新区不是一个普通的区域,作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已经写进《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徐圩新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在江苏沿海开发中,将徐圩新区创建为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是可行的,也是必需的;是挑战,也是趋势;是地区发展,更是国家战略。为什么要把徐圩新区创建为示范区将徐圩新区创建为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命题的提出,既有我们主  相似文献   

11.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第9个国家级新区,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中之重,新区建设必将融入山东"两区一圈一带"的发展布局. 自2014年6月3日,国务院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以来,时间已过数月.如何建设好新区、先行先试,新区在探索,也在收获. 9月28日,意在深入推进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发展的动员大会在黄岛区召开.新区建设的帷幕正式拉开,所谓的"西海岸时间"也真正开启. 2100亿元项目签约 在会议现场,记者了解到自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后,集中签约的项目已达121个,总投资高达2100亿元,涉及蓝色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作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新区,在项目的选择上,肯定会偏重海洋产业.的确,在121个签约项目中,海洋产业项目数量占了48个,总投资730亿元,约占全部签约项目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重庆两江新区作为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其对重庆外贸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SWOT分析,对两江新区外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得出重庆两江新区外贸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国家级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是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社会繁荣进步,促进国民生活幸福指数极大提高的一项基本决策.本文从国家新区建设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家级新区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深刻的分析了国家级新区现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设立国家级新区是我国全面推进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其设立效果及对周边区域的带动效用受到广泛关注。利用中国283个地级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五化"协同发展水平的视角对国家级新区设立效用进行分析。实证发现,国家级新区设立能促进其主体城市并带动同省其它城市"五化"协同发展水平的提升。控制地理禀赋的结果显示,国家级新区设立对同省其它城市的带动效应会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递减。考虑地区异质性的结果显示,在东北地区设立的国家级新区,其效应尚未全面显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上海浦东和南京江北国家级新区,除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外,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也较为显著。基于此,论文对这两个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为当前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杭州新区的创建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新春之际,南沙区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这是南沙新区的殊荣和广州社会管理的成果,也为南沙新区城乡社区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南沙位于广州市的最南端,是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几何中心,是广州通向海洋的唯一通道,也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的枢纽性重要节点。南沙新区是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比肩的又一个重要的国家级新区。2012年以来,南沙区委、区政府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和魄力,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向纵深发展。南沙坚持以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7.
余毅艺 《时代经贸》2012,(14):133-134
近年来,随着舟山经济的飞速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浙江省委、省政府对舟山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2011年3月14日,舟山群岛新区被正式写入全国十二五规划,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浙江舟山设立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新区后的又一个国家级的新区。本文旨在针对舟山群岛新区港口物流业发展现状,通过对舟山群岛港口物流业发展优势、面临的挑战、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最终提出该地区发展港口物流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沧州渤海新区经济发展优势分析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亚欧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堡和河北省“东出西联”发展战略重要出海口,沧州渤海新区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存在很多问题与挑战.认清优势,准确定位,制定发展策略,是当前新区建设者与经济学者们必须进行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将国家级新区设立视为一次自然实验,选取2008—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在“反事实”框架下,实证分析国家级新区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第一,国家级新区设立对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国家级新区设立主要通过“政策效应”“集聚效应”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家级新区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仅与区位条件、市场发育程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相关,还因企业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成长周期等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文章为评估国家级新区政策效应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与经验证据,对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20,(2)
我国共设立了19家国家级新区。国家级新区承担着探索改革与先行先试、辐射带动区域发展、提升区域及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使命。通过对已设国家级新区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的比较分析,将其分为改革开放先锋区、区域增长极核、特殊类型功能区三种类型,并从国家战略、区域布局、政策供给、体制机制等方面阐释我国国家级新区的改革创新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