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物流质量是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表征,其评价不仅要关注基础设施、信息水平、人力资源等反映物流供给能力的指标,也要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外向度等反映物流需求水平的指标,更要关注供给与需求的匹配程度.文章从供给能力、需求水平及其匹配度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物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浙江省城市物流发展不平衡,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城市物流供需总体较为均衡.通过运用引力模型测算浙江省城市之间物流联系强度和隶属度,建议构建以杭州、宁波、温州为核心的三大物流圈,积极推进金华-义乌物流枢纽建设,逐步形成四大物流枢纽布局的态势.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回归模型分别构建地方环保投资供给能力和需求水平两个评价指标,并计算了我国环保投资供给能力、需求水平及供求水平比的基尼系数,探究了东、中、西部地区环保投资供求水平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环保投资供给能力和需求水平在空间上较为匹配,均呈现东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的格局,其中,环保投资供给能力在空间分布上均衡性相对较差,基尼系数在0.4左右浮动。我国环保投资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在时间上相对不同步,"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供给能力上升速度高于环保投资需求水平;"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供给能力的上升速度明显跟不上需求水平;"十三五"期间,仅南方部分省份的环保投资供给能力高于环保投资需求水平。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珠三角各城市2015年消费相关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影响城市消费适宜性的消费需求、供给水平、环境保障和消费维权等四个维度的指标权重,运用TOPSIS评价模型对珠三角城市群各城市消费适宜性进行评价。发现珠三角城市群消费适宜性综合指数排名前列的是深圳、广州、东莞。城市间在消费需求、供给水平、环境保障和消费维权方面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文章提出要加强适宜消费城市的体制机制创新、产业政策与促进消费政策并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消费城市、推进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适宜消费城市群的协同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产业联动的角度,利用熵权和TOPSIS组合模型,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能力、物流需求能力、城市供给能力、人才环境建设能力和信息化能力的城市物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一带一路"的10个内陆节点城市为对象,利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各城市的得分和排名。最后根据测算结果对10个内陆节点城市进行了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孙冬 《经济研究导刊》2014,(28):157-160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城市发展能力进行研究,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一级指标,又进一步细化为15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济南市1978—2010年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测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刘刊 《技术经济》2020,39(6):80-88,98
享平台与传统平台的经济模式不同,具有典型的P2P双边市场特征,探索用户异质性对情感认知的影响,能够在大数据背景下快速、全面地识别和预测共享平台双边市场用户的情感认知差异,对共享平台营销模式的设计及产品定价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心理学中的大五人格理论和管理学研究方法,聚焦于共享出行平台,以服务质量为中介变量、使用需求为调节变量,使用AMOS24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以考察用户异质性对共享平台的情感认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人格异质性是导致用户对共享出行平台情感认知差异的重要原因,共享出行平台企业可以通过识别用户人格特质差异进行市场细分,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增加用户的使用频率,以提高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和劳动生产率差异明显的现状,对我国267个地级城市的基础设施情况进行指标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实证分析了基础设施水平、城市拥挤性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和就业密度对我国城市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同时两者的合力对城市生产率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地城市面临建设用地紧张的状况日趋严峻。作为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建设的主要内容,山地公园对于满足山地城市居民的游憩休闲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山地公园游憩服务评价有助于科学指导山地公园的优化,提升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游憩服务质量,提高市民的游憩体验感。以承德市为例,对中心城区山地公园的游憩服务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基于承德中心城区山地资源和环境特征,着重从市民对中心城区山地游憩环境的需求、感知出发,应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选取了游憩环境、游憩设施、游憩感知、游憩承载、游憩区位5个方面的13个评价指标,基于GIS平台对这些指标进行可视化展示和定量化分析,并将评价结果加权叠加,得到承德中心城区21个山地公园的游憩服务能力等级。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城市山地公园游憩开发建设指引,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山地公园的游憩服务能力,满足市民对山地空间的不同游憩需求,进一步推动城市山地公园的生态游憩建设与城市绿色空间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7,(8)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随着人民生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也快速增加,随之而来也给城市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众多问题,如小汽车占用城市空间日益增多;城市交通设施不堪重负;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等。文章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基于当前的共享交通模式,提出应广泛推广汽车共享、地铁共享、自行车共享,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节省城市空间,以缓解当前日趋严重的城市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10.
新型智慧城市是当前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文章从区域经济视角出发,针对发展水平相当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存在的问题,选取二线城市中发展较弱的7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信息产业、民生服务和价值实现5个维度18个变量因素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量化。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将南宁市与其他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人民生活3个方面对南宁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我国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有必要研究城市居民出行碳排放资源利用效率。在构建城市居民出行碳排放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2004~2014年重庆市主城区居民出行碳排放量和碳排放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主城区居民出行碳排放量逐年上升,碳排放资源利用效率持续下降。这是由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增长和出行模式结构的恶化造成的。为了促进重庆市城市低碳出行体系的建设,有必要在保障居民出行需求的基础上,促进公交和轨道交通模式的发展,通过模式结构优化提升重庆市城市居民出行碳排放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利用熵值法测度了2007—2019年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动态空间收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时空分布、收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基本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五大城市群间表现为非均衡特征。(2)从区域差异来看,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间差距,但城市群内部差异不大。(3)从收敛特征来看,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呈现显著的β收敛特征,加入影响因素后,收敛速度增加。(4)政府治理效率、地方政府竞争、数字普惠金融、人口规模和地方财政自给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公共服务供给,其中数字普惠金融和人口规模还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当前,引导经济系统适应互联网化的经济发展环境,是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新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剖析和评价经济系统的互联网转型能力是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基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视角,从信息基础、市场供给、市场消费和创新共享4个维度,建立区域经济系统互联网化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和分析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下菱形经济圈核心城市经济系统的适应和发展能力。研究发现,观测城市转型发展能力的非均质化空间分布趋势明显,而信息服务能力、市场驱动力和创新能力仍是该区域适应互联网发展环境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评价及预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定性分析,从城市的经济实力、经济增长质量、城市的开放度、城市的建设与环境以及城市的居民生活等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选取我国几个城市,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当前,引导经济系统适应互联网化的经济发展环境,是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新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剖析和评价经济系统的互联网转型能力是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基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视角,从信息基础、市场供给、市场消费和创新共享4个维度,建立区域经济系统互联网化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和分析互联网经济发展环境下菱形经济圈核心城市经济系统的适应和发展能力。研究发现,观测城市转型发展能力的非均质化空间分布趋势明显,而信息服务能力、市场驱动力和创新能力仍是该区域适应互联网发展环境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城市居民视角出发,构建影响城市人居满意度评价的问卷调查,选取设施完善度、出行便捷度、居住安全度、环境健康度、景观优美度和居民归属感6个一级指标和27个分指标,建立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模型。利用ARC/INFO平台,将兰州市主城区划分为83个评价单元,对人居环境空间特征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选取579个商品楼盘,借助地理信息统计软件Surfer8.0,生成房价等高线图,刻画其空间分布规律;最后,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定量评价人居环境与住宅价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兰州市人居环境满意度整体水平不高,并存在显著的内部差异,从各行政中心向周边逐渐递减,在一些发展热点地区出现"绅士化"与"老街坊"的分化;(2)兰州市住宅价格呈由东向西递减态势,且在各商业中心地带最高,由此向周边递减,在城市边缘地带出现"高档社区"与"城中村"相互毗邻的现象。(3)住宅价格与城市人居环境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人居环境满意度高的地方,相应的住宅价格也高,住宅价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公共服务、交通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陶军 《经济管理》2008,(4):16-21
本文对我国制造业、零售业共173家样本公司的15个现金流量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试图确定现金流量指标的财务信息评价能力。通过定量研究得出:(1)总资产现金流量率、销售现金比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率对于反映企业获现能力具有代表性,现金流增量指标并不能反映企业的获现能力;(2)即付比率和流动资产现金比率对于反映企业偿债能力具有代表性,而现金流动负债比、全部债务现金流比率与获现能力指标具有相似的信息含量;(3)行业差异及企业经营环境对现金流增量指标和盈利质量指标影响较大,应结合行业特征和经营环境对相应的指标的信息含量进行具体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城市休闲服务供给视角,以哈尔滨市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游憩者个体特征对城市森林公园休闲供给的感知差异。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游憩者对休闲服务供给因素的需求存在差异;年龄与游憩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家庭月收入则与游憩满意度存在负向影响;城市休闲服务供给因子包含基础设施、游憩交通与服务、游憩网络与信息、游憩环境4个维度结构;此外,通过最优尺度回归分析估测了包括休闲服务供给因子在内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游憩者满意度的影响,发现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为休闲氛围浓厚、卫生设施分布合理。对此,为城市森林公园提出营造浓郁的休闲氛围,完善休闲场所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个性化休闲服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国际化是城市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实需要,也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从经济实力国际化、枢纽能力国际化、人居环境国际化、人文交流国际化等四个维度共27个指标,构建城市国际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城市国际化开展评价研究,系统分析无锡、苏州、杭州、合肥等城市国际化发展的水平及优劣势,并从顶层设计、产业谋划、人居环境、文化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最后通过对城市多维度分析,整合城市特色,找准城市定位,因城制宜推动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对象,从土地、水资源、交通、人口和经济6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分析和均方差等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土地承载力逐步成为影响乌鲁木齐市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首要因素,各子系统的供给方面总体上要高于需求,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潜力和空间.据此,对增强乌鲁木齐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