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政府公信力反映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满意程度,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政府公信力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向度。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经济建模技术,显著具有空间差异性的政府公信力完全可以纳入到空间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当中,这不仅可以深入探究政府公信力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而且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还可以进一步揭示出,政府公信力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区域经济差异化的重要推进力量。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曲线,即随着经济增长,环境质量先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质量又会逐渐改善。文章基于中国1991—2003年29个省级区域环境质量与人均GDP的数据,利用工业废水、废气、固体排放物等变量与人均GDP拟合方程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研究结果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假说,人口密度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的污染物有不同的影响,而工业发展对这三种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3.
运用中部地区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地区的出口增长拉动了地区经济增长;由于存在“为出口而进口”、缺乏技术人才等原因,进口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的影响;进出口的总量较小,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因此中部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文章用网络接入和网络应用区分互联网低阶能力和高阶能力,经验分析互联网在经济区域增长和收敛机制中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省际和各地区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收敛特征,现阶段提高互联网应用水平不仅可以有效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还有利于促进收敛、缩小经济差距.对各地区而言,互联网接入水平的提升对西部地区的增长和收敛作用明显,互联网应用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五个维度构建了国家层面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了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与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改善一国的经济增长质量,但两者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渠道有所不同。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在不同类型国家之间存在异质性,即服务业集聚程度的增加能够明显改善非OECD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但对OECD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影响不显著。此外,FDI对制造业集聚与一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以及对服务业集聚与一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分别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和负向调节效应,而人力资本水平对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与一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均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如何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修正的Cobb—Douglas和Solow生产函数,基于1992~2004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除资本和劳动之外,信息化水平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信息化已成为目前及今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主要的增长极。对我国三大区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水平越发达的地区,信息化水平越高,而且信息化对其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于我国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就业问题的解决常着眼于产业政策,而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以本土市场效应为理论基础并加以拓展,说明了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产业政策所致,而且更可能是由于不正确的空间政策的问题.认为从长远角度,我国应该主要依赖于国内市场需求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提高,继而提出增加人口空间密度、减少要素空间流动壁垒、增大国内市场规模、推进城市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徐姗  张昊 《当代经济》2023,(1):54-61
基于OECD、World Bank、WEF发布的数据,选取39个OECD国家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研究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发达国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为正,对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为负。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当一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过门槛值的时候,才会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另外,外商直接投资可能会削弱一国数字经济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我国城市群发展规划速度明显加快,城市群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参与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文章使用城市空间隔离程度与城市边缘性之比对城市集聚程度进行度量,基于2004—2020年我国257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并实证分析城市群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适度的城市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具体而言,城市集聚有利于提升技术创新的活力,减低居民失业率,提高产业协同作用,提升城市疏解能力,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研究结论经过了稳健性检验。基于研究结论,文章建议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发展配套政策体系,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市场建设,改善城市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杨钊霞 《当代经济》2016,(28):129-131
本文运用Panel Data模型,采用世界银行的相关数据,选取世界上8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化国家作为样本,对高科技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高科技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上升趋势.最后,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背景下,如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高科技产品出口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教育年限和成本法分别核算出我国1982~2011年间人力资本水平,运用ESDA描绘了31个省区"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了全域及局域空间相关性检验,随后构建了空间Lucas模型,通过面板回归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外溢作用,尔后核算出各省区人力资本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我国省域间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集聚态势,且存在强烈的全域空间相关性,但局域间存在差异性,同时从总体上看,相邻省区人力资本对本省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黄怡胜  舒元 《经济学》2007,6(2):469-486
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的核心内涵。经济自由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存量资本的生产配置效率,并对国内外投资给出积极信号,推动经济增长。本文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研究各国社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不同及其转型动态,用近百个国家的增长面板数据验证经济自由水平及其提升的增长效应。此外,本文还用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方法检验发现,经济自由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后者不是前者的Granger原因。该结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刘阳 《生产力研究》2020,(2):17-19+32
文章研究了2006—2017年中国OFDI对38个非洲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中国OFDI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对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0.023%,远小于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OFDI对非洲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对非洲的投资也更倾向于实体经济,进一步证实中国对非洲的投资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并非是单方面资源索取或经济操纵。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入手,从理论出发选取人口知识结构、人口年龄结构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人口结构变量。接着,选取1995—2011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人口结构、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我国,人力资本的提高会对经济增长带来正的促进作用,总抚养比的增加则会显著抑制经济增长。此外,人口增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经济的增长。最后就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笔者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显示,尽管在中国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增长趋势近年来有所减缓,但是大多数污染物的排放并不具有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特征,还有大量的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受中国重化工业发展对能源需求增加的影响,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仍在继续增加,中国污染物的排放与人均GDP的关系并未真正形成.这就要求中国政府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政府职能,从单纯追求GDP及其由此而来的财政收入,转向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2009-2013年中部地区80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采用软件stata12.0对数据进行处理,实证分析了城市区域内部及城市之间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空间计量Morans’I指数检验,结果显示文章所选取80个地级以上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对模型进行普通回归以及空间回归结果均表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对空间效应的直接溢出和间接溢出进行分解,发现中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的城镇化在区域内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能够显著的拉动当地经济增长1.0912%,而消费、政府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工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动力源泉。工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国的资源禀赋,特别是一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则是内生于一国的人口结构变化的。利用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2000~2011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估计了人口年龄结构、城乡结构和教育结构对工业竞争力的影响。在控制了RD经费支出和医疗卫生费用的影响后,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与工业竞争力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加并没有起到缓解人口老龄化负面效应的作用;(2)因教育结构优化导致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提高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人口结构老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教育机会的均等化,全面提高城镇新增劳动力的素质。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变人力资源"红利"为人才"红利",应是制定新时期工业竞争力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经济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双循环"战略的现实背景,基于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在空间效应视角下研究了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表明:经济集聚与本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呈"倒U"型关系;与邻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水平呈"倒U"型关系,与盈利能力呈"U"型关系.同时,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利用指数衰减空间权重矩阵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集聚对邻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分别为450km和550km.本土市场效应、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劳动力成本效应是经济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其中,本土市场效应存在负向作用,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劳动力成本效应存在正向作用.本文以空间效应视角为切入点,为理解"双循环"战略下经济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对城市发展和制造业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