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子中 《北方经济》2010,(11):13-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产业》2007,(4):23-23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者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如何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十分关注的问题。在2007年全国“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就农民工的医疗保障、政治地位、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   总被引:163,自引:0,他引:163  
农民工是推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政策安排下,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在全国11个省(区、市)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报告。报告分析了中国农民工的现状、作用和发展趋势,深入剖析了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提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总体思路和目标,针对农民工存在的十大方面的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并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强与改善城市政府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等维护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方面阐明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影响农民工迁移选择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瑞英 《发展》2006,(8):35-36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半工半农性质的独特的社会群体.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农民工不断大规模地涌人城市.然而,很多调查显示,农民工定居城市的意愿并不十分强烈.特别是近两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进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使得农民工在打工之外有了一个还算不错的选择.劳动力转移数量有所减少、流向不稳,出现了农民工的回流现象,表现为一种"钟摆式"的流动.本文试就这一现象,做一下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问题与城市社区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是中国社会最大的群体,没有农民的稳定,就没有中国社会的稳定。农民稳定了,社会稳定的大局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然而,如果仅从农民自身的角度出发,仅仅依靠农民的力量,仅仅局限于农村内部,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的。农民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要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必须要落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一直无人问津。这不仅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而且也给社会的不稳定埋下了诸多隐患。因此,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却一直无人问津.这不仅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域市化的进程,而且也给社会的不稳定埋下了诸多隐患.因此,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形成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两大新的群体,相当部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生活、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值得我们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至今对工业化、农业劳动力转移和“三农”影响甚大,其危害在牺牲农民利益,限制农业劳动力转移,固化和扩大城乡二元经济的矛盾。要坚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放在战略位置,实行支持农业发展、建设新农村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6,(15):19-21
3月27日,中国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发布《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认为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这是对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和社会身份的再一次确认。那些从田间地头转移到车间工地的农民兄弟,有望迎来社会生活中的新春天。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务工,成为促进城市繁荣和发展进程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潜力的人力资源,但由于身份的差异,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都处于弱势,使得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面临着务工技能弱、就业难度大、权益保障差、生活质量低、遭遇社会不公平等众多的问题。当前,全国上下都在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2.
焦元平  夏卫凯 《发展》2006,(12):30-32
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进入高速成长期,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踏上了城市谋生的征程,经过十多年的延续累积,进城务工的农民已经形成我国社会结构中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农民工”。目前,我国约有1.6亿。2亿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尚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是,目前农民工的低收入无力承担城镇住房、子女教育和其他生活开支,更谈不上在大中城市定居。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使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民工作为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异军突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农民工队伍的壮大,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参与程度不断加深,很多新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如何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道亟待破解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对贫困地区农民工培训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石门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5万人,占总人口的85.5%,农村劳动力资源有34.5万人.  相似文献   

15.
刘伯文 《发展》2004,(6):28-3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关乎农民生存和就业状况的问题,是关乎社会安定和人力资源能否得到更有效配置的问题,也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瓶颈"和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农民工在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工业化进程中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受到城乡二元体制和传统户籍制度的制约,农民工的权益并未得到应有的保障。加快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社会公平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以及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相继转向非农产业,农民工队伍迅速扩大,农民工问题已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最近,威海市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发放调查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农民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研。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农村劳动力供给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总量巨大,占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比重大。农村劳动力占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由1987年的4414%,增加到2005年的52.5%,与全国逐年呈下降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再有,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趋势增强,以就地转移为主。2005年末,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为3714%,辽宁省为38.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就地转移占已转移总量的79.6%.异地转移仅占2014%。[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关注农民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生存环境令人堪忧,如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