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为了规范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具体会计准则。新准则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重新界定债务重组、运用公允价值、确认债务重组损益。本文通过对债务重组新旧准则的比较,指出新准则在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债务重组准则),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作了新的规定。比如,债务重组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将直接从净利润中扣除,债务重组利润不计入资本公积,规避了利用资本公积弥补亏损的现象等。本文对新债务重组准则下会计处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最后提出在新会计准则下债务重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飞  张艳 《商业会计》2011,(31):26-28
企业债务重组是企业重组的一种方式,也是企业处置不良资产的一种重要手段。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进行了重新规定,2009年颁布的《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首次明确了新税法下企业债务重组业务的所得税处理方法。本文在介绍债务重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债务重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基本思路,并结合实例具体阐述债务重组业务在会计上和税法上的操作方法,重点阐述了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孙华 《品牌》2010,(10)
通过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发现债务重组准则的会计处理仍存在某些问题,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很大,我们应该对现有核算方法进行修正和完善,让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能够合理真实地反映债务重组的经济本质,从源头上控制企业利用债务重组来进行利润操纵的空间。本文拟从现行债务重组准则出发,依次从债务重组准则制定过程的环境缺陷、实施的管理缺陷以及公司债务重组的不良动机来分析现行债务重组准则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罗素清 《商业研究》2003,(17):129-131
混合性债务重组,由于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组合,所以其会计处理较为复杂,不易理解,由此 引发人们对债务重组准则中相关内容一致性的思考,要特别注重第二种混合性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进一步 完善我国的债务重组准则。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做以比较,在债务重组的定义、重组方式、会计处理方法及其体现的会计原则、理念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由于原债务重组准则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依据、立场和目的不同,因此在具体处理上存在着一些差异,缴纳企业所得税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出台,大大减少了会计处理与税务之间的差异,简化了债务重组业务的纳税调整,这无疑给税务人员和企业会计人员带来了方便。笔者主要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中“以资产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的具体方法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会计国际趋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使会计信息能够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各种复杂的现实经济业务,2006年财政部对准则进行了修订,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本文以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和2001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为依据探讨了有关债务重组的定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新准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等债务重组中的会计准则问题。  相似文献   

9.
谷静 《商业会计》2008,(3):11-12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对债务重组的许多方面进行了修改。本文将通过新旧准则对会计业务处理的对比分析,阐明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极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债务重组准则与1998年的相关准则很相似,特别是采用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和重组收益的确认几乎相同,现行债务重组准则似乎是1998年准则的反复。本文通过对比1998年和现在的环境,分析了现行准则引用公允价值的概念和确认重组收益的合理性,指出了债务重组准则的不足和现行准则在具体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财务部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方式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修订。虽然此项准则对于规范企业债务重组行为,有效遏制企业借助债务重组调节利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其在执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企业债务重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我国债务重组准则)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号——债务人和债权人关于困境中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以下简称美国第15号公告)在定义、会计处理、信息披露等方面都有不同,本文对二者进行比较,并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有税法规定企业债务重组可分为一般债务重组和特殊债务重组,根据新的税法规定,结合新企业会计准则,讨论在不同债务重组方式下,重组双方的会计及税务处理。  相似文献   

14.
闫运锋 《致富时代》2010,(9):175-176
分析债务重组业务的会计处理以及税务处理,并对债务重组准则与所得税处理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2001年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相比有了原则性的变化。本文从债务重组的定义、方式、会计处理及其信息披露等四个方面对新旧准则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旷溪 《商场现代化》2008,(8):334-334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新债务重组准则已在上市公司运行了大半年。与2001年颁布的债务准则相比,新的债务重组准则在定义、债务重组方式、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以及披露等方面都做了较大变动。这对规范企业债务重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新债务重组定义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不足,本文就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小兵 《中国市场》2010,(52):125-125
本文从债务重组的定义、债务重组的方式、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及其信息披露等四个方面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1998年6月发布、2001年1月进行了重新修订的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债务重组业务的计量属性,债务重组的方式,会计处理的方法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变动,本文就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新旧会计准则中的债务重组作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1998年6月12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下称“原准则”),并自199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原准则的发布实施对于规范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原准则在执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由于原则较多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概念,而我国当前的产权、生产要素市场又不很成熟,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再比如,对于债务豁免,按原准则的规定可以作为债务人的债务重组收益处理。这也给少数公司利用债务豁免操纵利润创造了机会。为了及时解决已存在的有关问题,财政部决定对原准则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准则仍称《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下称“修订准则”,适用这次同时修订的其他四项准则),并从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修订准则还规定,对于2001年1月1日以前发生的债务重组,其会计处理方法与修订准则会计处理方法与修订准则方法不同的,应予追溯调整。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是为了规范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新准则"是在2001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现行准则")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新准则"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对债务重组结果的会计处理也作了较大的调整."新准则"的变化对于企业的债务重组将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