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对于深圳特区报地产版而言,是特别的一年。  相似文献   

2.
继上期合刊推出"深圳特区报地产版珍藏专号·星期三地产"后, 本期我们以较大篇幅集中展示专题"2005深圳楼市十大敏感话题"。围绕物业税、供求、投机、房价、薪酬、商业、量、关外、二手楼和认筹这十个2004年深圳楼市敏感的话题,深圳特区报地产版做了大量的报道,或直面现实,或深入解析,或撕开黑幕,或亮出旗帜……以一份专业地产媒体的社会良知和服务理念,关心和推动着深圳房地产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赢得了所有开发商和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叫好。  相似文献   

3.
房价一直是房地产市场的焦点问题,当前房价的持续上涨引起了置业者 的强烈关注,同样引起了业内专家的重视。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 兼秘书长张元端为《深圳特区报》"星期三地产"撰文,探讨影响房价走势 的内在原因,并提出了控制高房价的应对之法。  相似文献   

4.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全国工商联产业商会向深圳特区报"星期三地产"澄清未参与本次评选 活动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明确表示,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没有参与这 次"住宅100强"的评选活动。 全国工商联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说:"整个评选过程我们不知道,没有专家评审,也没有征求我们意见,所  相似文献   

5.
2004年3月10日,深圳特区报星期三地产·地产名人专题见报之后,受到业界的深度关注,不少人来电对此 次专题的新闻可读性、趣味性、信息量表示满意。 "好看"是不少读者和业内人士对本期星期三地产的普遍看法, 更有业内专家就地产名人的话题发表评论,希望地产界继续关注"名人"话题。当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 业并对拉动GDP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的时候,当企业家成为新时代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英雄的时候,地产名人也 逐渐成为土流财经媒体甚至新锐时尚媒体的主角。而在过去,他们往往是被影视和体育明星的风头所遮盖。  相似文献   

6.
我们说过,只为3000人叫好!改版后的《中外房地产导报》只办给3000位为中国房地产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且实力雄厚的房地产风云人物们看。为此,我们在1月7、8日的《深圳特区报》上发出了我们真诚的呼唤:中外房地产导报2005年寻找"真正读者",并确定深圳地区第一批限额30名,免费赠阅2005年的《中外房地产导报》。呼唤发出后,得到了深圳地区房地产业界总裁们的热烈回应。经评议遴选,深圳30大地产风云人物成为本刊2005年第一批"真正读者"。  相似文献   

7.
2004年,中国楼市又从"泡沫"的争论中走向岁末。在各大城市房子无不热销,房价无不高涨的现实之 中,产品创新、营销创新、融资难题、供求矛盾等等似乎都不成问题,也再难以一较高下。素以创新为推动力的 深圳地产,在今年"让人看不懂的热卖"的市场机遇之中,创新似乎已经无暇顾及,在北京、上海、广州地产实 力仍旧深厚乃至苏杭、成渝楼市迅速窜升的压力之中,深圳地产排头兵的地位岌岌可危。  相似文献   

8.
近年.国内多家机构新出炉的地产人力资源报告,包括深圳特区报地产新闻部“星期三地产”进行的“地产职业经理人薪情”调查部显示:地产人跳槽,虽然对收入不满不是最主要原因,但是位于首位的“个人发展”因素最终目的也是实现高收入。新的一年薪情几何?是深圳房地产界每一位从业人员部关心的话题,在私下交流中的提及率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9.
在深圳特区报"星期三地产"问卷调查中,被调查者列出的5家深圳对职业经理人最具吸 引力的房地产企业中,万科、中海、金地、招商、卓越被提及的频率最高。 从这里,看似品牌房企的薪酬体系同中小企业高薪诱惑的角力中前者无可争议地胜出,但 是在市场上有限的品牌房地产企业同为数众多中小房地产企业数量上的巨大差距,使得"最具 吸引力"的品牌房企只能是众多地产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梦想。  相似文献   

10.
对于深圳地产现状,很多人表达了他们期期艾艾的犹疑:说不上不好,也说不上很好;说不上每况愈下,也 说不上独占鳌头。关于深圳地产的评价,出现了一种失语的尴尬,或许"亚健康"这个新兴的医学词汇才能准 确描述深圳地产现状 亚健康。或许这个新兴的医学词汇才能准确的描述深圳地产现状。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中庸的评价: 所谓亚健康,就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严格说来,它也是一种病,非器质性的,却是具体存在 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青岛"地产存在泡沫"的怀疑论调愈加高涨,一位研究者说:"青岛房地产因为吃得太急、太饱,开始 打起了饱嗝。"而深圳相对平静。青岛地产到底发生了什么?有没有泡沫?是否值得深圳警惕?青岛的今天是否 就是深圳的明天?这是要解答的疑惑。  相似文献   

12.
网上流行的"月薪8000有车有房的悲惨生活"申的说法,代表的正是"负产"生活的 无奈和困惑.《深圳特区报》星期三地产调查显示,58%的置业者认为自己非常有可能成为"负 资产"。 负产不等同于负资产,但两者都是向银行借钱消费,区别就在于前者还有稳步增高的 房价支撑,还有物业增值的期望;而后者则是楼市"崩盘"房价大跌后,未偿还贷款额超过物业 当前市值的苦涩果实。 需要警惕的是:只要是负产,就有可能成为负资产。  相似文献   

13.
人说他们是英雄,有人说他们是祸首;有人要给他 们发勋章,有人说他们炒高了房价;有人认为他们的确能 呼风唤雨,有人认为他们的神话是地产媒体造就的……这 就是深圳"新楼王"! 这里所指的"楼王",既不是新崛起的"福布斯"地产 新贵,也不是习惯于点石成金的地产名企,更不是受到置 业者异常追捧的"明星楼盘",而是生活在芸芸众生中的 普通人--群活跃在深圳楼市中、极具现代投资意识的地 产投资者。正是他们,谱写了一曲曲创富地产的美妙乐章。  相似文献   

14.
2009年7月,由腾讯网房产频道、深圳特区报、晶报等联合主办的“2009深圳物管十佳与十差”又一次开锣。这似乎说明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不仅仅在于它作为一个房产地产的附属产业以及物业保值增值的价值,而更在于它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改变,也因此,类似这种评比将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5.
2005年秋.为推动其代理的楼盘——东莞星河传说聚星岛的销售.深圳百思勤公司董事长袁昆联手深圳特区报地产部.推出了名为“莞深一小时生活圈”的论坛。袁昆的解释是:打造“莞深一小时生活圈”这个概念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引起业内人士的注意.提供业内的交流平台和引发联动的新思维,让大家都来关注城市之间的互动,共繁荣共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网上流行的“月薪8000有车有房的悲惨生活”中的说法,代表的正是“负产”生活的无奈和困惑。《深圳特区报》星期三地产调查显示,58%的置业者认为自己非常有可能成为“负资产”。  相似文献   

17.
金众·香诗美林作为深圳2004年度最成功营销楼盘,让许多行家"大跌眼镜"。香诗美林所处的地理位置--竹子林是深圳特区内最落后的片区之一,地产市场一向格外沉寂。当联冠地产以7000元/平方米的价格投标做代理商时曾被同行当作笑柄。然而2004年12月,项目开盘两天时间内香诗美林就轻易突破了7000元/平方米的大关,两天销售率接近80%!我们且看联冠地产是怎样操盘的--  相似文献   

18.
房价一直是房地产市场的焦点问题,当前房价的持续上涨引起了置业者的强烈关注,同样引起了业内专家的重视。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元端为《深圳特区报》“星期三地产”撰文,探讨影响房价走势的内在原因,并提出了控制高房价的应对之法。  相似文献   

19.
济南地产是中国内地省会城市地产模式的标本之一一师从广东,但又具强烈地方色 彩。济南本地开发商把握着市场话语权,外地开发商几乎很难"染指"。不少进军济南的外 地开发商和中介商都认定:"济南是一座城堡。" 超前半步而不能超前一步 2004年3月,经过三个小时飞行,飞机抵达济南上空,机上广播预报地面温度零下 2℃,而我在深圳机场时只需穿一件衬衣。济南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  相似文献   

20.
深圳地产素有"中国样板房"的美誉,这与多年来深圳地产不断学 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勇于创新不无关系。但是,随着内地房地产市场的 逐渐勃兴,深圳地产样板房的功能出现弱化的迹象。深圳每年都会迎来 许多内地开发商,但近两年,一些内地开发商开始发出深圳房地产"看 头越来越少"的感叹。而在内地市场,深圳地产的"输出功能"也在经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