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出路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十年农村改革,使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摆脱了贫困,有的地区走上了富裕道路.1990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已达630元,其中,上海、天津、北京、浙江等省市农民的人均收入已超过1000元.然而我国西部,甚至靠近沿海地带的偏僻山区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比其它落后地区更难以发展,使区域农村经济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低收入——低积累(低投入)——低产出——低收入……"形成了恶性循环.本文就此,对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白于山区扶贫开发成本高、难度大、返贫率高,是陕西扶贫工作最难啃的"硬骨头"。陕西省扶贫办扶贫移民处处长谢浩民说:"实施白于山区贫困群众移民搬迁,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农村民生的现实选择,是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和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村弱势群体是指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由于各种内在或外在原因造成经济水平低下,竞争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居民的集合体。在我国目前农村中还占有较大的比例。农村弱势群体弱势的形成,与其自身的文化素质有关,更与他们接受职业教育特别是非农职业教育状况密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由于他们的基础文化素质差,非农职业教育水平低,导致了其非农就业水平和个人收入低以及家庭生活贫困。只有通过大力宣传非农职业培训、构建科学的培训信息系统、提高培训质量和完善培训保障体系等措施,才有可能让更多的农村弱势群体接受非农职业培训,实现非农就业,尽快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4.
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大部分老、少、边、山、穷地区摆脱了贫困,一些地区域走上了富裕道路。然而这些地区,甚至靠近沿海地带的偏僻山区由于受历史的、自然的诸条件制约,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致使区域经济的发展缓慢。从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发展山区旅游能有效利用山区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山区经济,有利于河南全面发展,而且河南山区面积广大、生态资源丰富,为河南发展山区生态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因河南山区地处偏僻,基础设施、开发理念等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致使河南山区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很滞后。所以如何整合河南山区生态旅游资源,提出山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战略构想,是河南广大山区脱贫致富的关键,也是河南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王蕾  吴志炼 《经济论坛》2006,(16):119-120
我国政府始终重视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工作,建国以来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目前的约300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0.7%下降到3.7%。然而,近几年,我国农民增收与扶贫工作出现一些新情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制约农村贫困群体创收增收的障碍分析1.从自然生产条件看,存在制约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自然环境障碍。目前的农村贫困群体主要集中分布在自然环境差的地区,这些地区灾害频发,生产结构单一,广种薄收,投入产出低,一旦遇到灾情,往往造成年度绝收,贫困加深,几乎没有生产自救的能力。另外,由于交通…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山西吕梁连片特困区为研究区,从自然、社会、经济三方面建立山区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吕梁山区经济贫困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收入贫困发生率与年均日照和年均降水量,与第三产业比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呈显著线性关系,且后者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大于前者,说明山区经济贫困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影响较大;(2)山区由北向南,年均降水量、年均温度显著增加,自然环境趋于好转,但中部易发生经济贫困;(3)山区中部的吕梁市工业虽发达,但农村人口多,城镇居民收入低;北部的忻州市农业发达,农民收入高;南部的临汾市经济收入主要来自服务业。因此,吕梁山区由北向南,其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依次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且随着自然环境好转,第三产业投入力度加大。  相似文献   

8.
李刚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10):246-248,255
过剩劳动力沉积于农业和农村是造成我国农村长期贫困的根源。宁夏南部山区的西海固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当地的贫困问题更为突出,发展非农产业来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是解决这类地区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对宁夏南部西吉县酸刺村的调查分析来论述宁夏南部山区的非农产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云南边境地区是典型的山区、边疆、民族、贫困区域,农村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社会条件的限制,边缘化现象严重,如何使边疆农村脱贫致富一直是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云南边境农村物质资源丰富特别是林业资源,但山高谷深、交通不发达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明确林业产权,对非重点林业保护区进行片区规划,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承包给企业和合作组织,从而建立一条“造林-养林-开发-造林”的循环发展模式,从而使农民增收、获益、脱贫。  相似文献   

10.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一直停滞不前,实施了精准扶贫政策之后,我国小康社会的建筑逐渐深入.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若是农村地区没有奔向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政策也就没有发挥其该有的作用.通过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逐渐消除了绝对贫困的局面.农村的脱贫致富也逐渐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影响农民脱贫致富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薛成康 《发展研究》1997,(5):37-38,26
周宁县地处福建山区,充分利用政策、人才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增加经济总量,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农村主导产业,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增强财源建设后劲,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从根上改变经济落后状况,是当前周宁县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发展劳务经济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地区差异以及消化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奔小康步伐的重要途径。周宁县劳务经济历史悠久,尤其是近年来,呈高速度发展势头,目前全县外出经商办企业人  相似文献   

12.
农村改革已在深化,人们已经认识到商品生产是社会发展不可越逾的阶段。广大山区农民把脱贫致富与开发资源,发展商品经济紧紧的拴在一起。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以后,农村的方针政策趋于稳定,山区农民发展商品经济的内涵进发了极大的力量。他们以市场为圆心,资源为依托致力于开发商品生产,所以农村增收致富活动后人均收入连年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8,(2)
林业部门在生态建设中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精准施策,聚焦扶贫,在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山区农民脱贫工作中主动作为,为山区贫困人员脱贫致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农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其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由于地理、历史、经济等原因,偏远少数民族山区成为云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遗漏的角落"和瓶颈。开远市碑格乡的实地调查表明,云南偏远民族山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着供需矛盾突出、建设成本高、补助标准低、缺乏地域民族特色、文化工作经费被挪用、文化设施管护不够、利用率低、农村文化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农村贫困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彻底的解决,我国的反贫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继续坚持正确的开发式扶贫方针,建立政府、社会和市场相结合的反贫困机制,通过加大扶贫力度,加强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等措施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持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提高农民竞争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选登 《经济师》2005,(1):190-190,192
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者应对反倾销、反补贴,提高农民竞争能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规模小、程度低、体制不健全是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现状;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政府积极引导,创新机制、稳步发展是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王岩  勇环英 《经济师》2008,(6):276-277
山区综合开发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是集政策、科技、人才、市场、体制创新于一体的山区资源的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也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文章通过对清原县山区开发工作的现状做以总结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还有1.2亿人尚未摆脱贫困,消除贫困依然是“十一五”时期的各级政府的重要使命。那么,贫困地区为什么穷?如何在关键环节上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怎样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为此,我们调查了全国14个贫困片之一的云南省昭通市。昭通市地处祖国大西南腹地,云南省的东北部,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全市辖10县1区。2005年底全市总人口5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0万人,有23个少数民族。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多种原因的影响,昭通市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富饶的贫困”。一方面,昭通市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富集的…  相似文献   

19.
知识扶贫与治贫致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东省及清新县的实际,分析认为知识扶贫是继续推进农村扶贫工作的客观要求,指出知识扶贫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途径,提出了知识扶贫工作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农村贫困问题。到目前为止,仍有5000多万家农民仍未解决温饱问题。相对而言,城市贫困问题则很少有人关注。但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下岗、失业人数不断增多,城市贫困日益突出起来。消除贫困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我们应当避免国家在接近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同时又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贫困问题。从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看,城市贫困不同于农村贫困,它不单单是经济问题,而且表现为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因此,研究与解决城市贫困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