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判断结论与基本看法经过对近年来物价涨跌走势的跟踪观察与分析,并结合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公报,可以对当前及1994年全年通货膨胀态势作出如下判断结论:1.当前(年中)仍处于高通货膨胀阶段;2.通过用零售物价指数测算的通货膨胀率全年不可能控制在政府计划目标10%以下;3.全年通货膨胀率将达14%左右;4.1994年2月是这轮通货膨胀的高峰期,此后总体  相似文献   

2.
一、新一轮通货膨胀的特征改革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三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是1985年,零售物价上涨了8.8%;第二次是1988—1989年,物价上涨率分别为18.5%和17.8%;第三次是1993—1994年,1993年零售物价上涨14.7%,1994年物价上涨率预计超过20%.如此高位的通货膨胀率大大超过了去年初国务院确定的物价控制目标,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抑制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紧迫课题.新的一轮通货膨胀与前两次通货膨胀相比,既有相同的表现,又存在某些差异,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它又不完全是货币现象.我国从1992年开始发生的这次通货膨胀,1994年达到高峰,有人估计这一年的通货膨胀率接近30%,大大超过政府宏观控制预期允许的速率.对于这么高的通货膨胀率,理论界和经济实际部门主要以经典通货膨胀理论为依据,来分析其形成原因和探讨治理对策,即主要把它归结为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08,(8):31-32
“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你一定要跑赢CPI”——这句堪称2007经典的网民戏语背后,是公众对物价不再上涨的高度期待。在过去的一年中,物价尤其是以肉、蛋、油类为主的食品价格明显上涨,政府出台各项措施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5.
吴真 《中国集体经济》2012,(8X):103-104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这两年的物价涨速惊人,通货膨胀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可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它的确切含义。误解或曲解它的含义,只能给它添加更多神秘色彩并产生误导作用。文章就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2010年是物价飞涨的一年,同时引出了很多新名词,如:"房价飞"、"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棉花掌"等等,这折射出了一个物价失控的社会现象,同时,政府是否应该出手干预物价便顺理成章地抬到了讨论的台上.本文通过分析物价失控的原因,得出政府应该干预物价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一)加大社会结构转型期的整合力度作为现代经济社会运行"媒体"的货币,其运行与社会结构转型紧密地联系着。于是,人们仅从物价和货币本身方面来寻找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其途径显得太狭窄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社会结构已步入从分化到整合的一轮周期,伴随这一周期的通货膨胀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正是如此,已有不少学者近年来发出了一个共同的声音:中国通货膨胀已转型。但到底是如何转型的?其答案各不相同。至于转型期通货膨胀的抑制对策何在(?)  相似文献   

8.
通胀与改革     
当改革的步伐走过了1994年,中国经济改革前期采取的很巧妙的、能够绕过困难、能够比较容易取得成绩的"体制外改革领先战略"已经必然地引起一个问题:旧的、计划经济的总资源配置方式已经不灵,而市场约束、市场配置资源体系并未建立,出现了一些经济生活中很难解决,纠缠一团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通货膨胀问题。任何通货膨胀的基本来源都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  相似文献   

9.
<正> 物价调控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职能,物价工作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定,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早在1994年9月6日,李鹏总理在全国进一步加强物价管理共作电话会议上强调:"机构改革中,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城市物价机构,一律不撤不并,保持稳定,物价检查所要继续单  相似文献   

10.
自1984年以来,我国物价出现了持续上涨的趋势,第四季度零售物价总指数同前年相比上涨了4.2%。有人认为,在我国初露端倪的通货膨胀属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因而应采取全面紧缩的对策。然而,1985年以来,物价上涨率却有增无减,1~8月份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又比上年同期上升7.7%。这就引起人们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性质及其对策的再思考。一要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首先必须对通货膨胀的性质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就有必  相似文献   

11.
1994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21.7%,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24.1%,通货膨胀率是改革开放以来创纪录的水平。虽然国家通过各种措施进行了干预,但物价仍在高价运行。1995年4月末,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还有18%,控制物价上涨的难度很大。高通货膨胀率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生产和流通秩序,也给全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因此,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上涨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头等重要的大事。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流通超过商品流通的客观必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说明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对应关系。用公式表示即:MV=QP或M=QP/V。这个公式揭示了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在货币流通速度V和商品流通数量Q及商品价格P中,流通中货币M与商品价格总额QP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V成反比。若在商品价格总额QP与货币流通速度V既定的条件下,货币流通量超过商品流通的客观必要量,就会引起货币贬值。第二,说明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是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这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正确理解我国通货膨胀的内涵,才能深入分析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有效地控制物价.在货  相似文献   

12.
’94通胀’95抑胀毫无疑问,1994年,已注定是我国物价涨幅的又一次高峰。据统计,全国44个大中城市猪肉价格全面上涨,涨幅在20%以上的就有20个城市,7月份有些城市涨幅曾高达50%以上,牛奶价格平均上涨15%,蔬菜价格平均上涨34%,粮油价格上涨40%以上。尽管通过9月全国物价管理工作会议,各部委、各省市共出台数十条抑涨调控政策.但直到年底,物价形势仍让人们无法乐观。通胀难困波1994年毫不犹耕地交给了1995年,国人又只得苦苦担盼:物价,憋着点涨】政策,拿出魄力来抑胀!一些担四的经济学家尖锐地提出,分析1994年的高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3.
邹璇 《南方经济》2010,28(2):53-62
经济平稳增长和物价稳定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然而现实中难以同时兼得。经济下滑和高通货膨胀是人们最为担心的事情。一旦经济下滑就很难恢复,同样地,一旦形成了高通货膨胀,就很难使其下降。本文从全新的空间视角下分析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文章发现要素区际理性流动不仅能带来区域经济和宏观经济的增长,而且能抑制通货膨胀。这一结论为我们运用非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解决高通货膨胀问题,尤其是“滞胀”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国情经纬     
国务院领导同志谈明年经济工作最近,一位国务院领导在谈到明年经济工作时指出:明年8%—9%的速度还低不下来,没有8到9还不行,8到9能够维持下去,有个10年8年,那中国就不得了啦。当然这中间不要有挫折,通货膨胀一定要压到两位数以下。搞高速度、高投入、高通胀,没有意义,最  相似文献   

15.
面对近年来严峻的物价形势,中央把抑制通货膨胀列为1995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和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并明确提出要确保物价上涨幅度比1994年有明显回落,力争控制在15%左右。1995年已经过去,这一目标是否实现,1995年的物价调控取得哪些成效?物价涨幅回落的态势能否持续下  相似文献   

16.
<正> 物价,特别是消费品价格,是制约货币收入向实际购买力的转换水平的关键因素。在货币发行量既定的条件下,物价普遍上涨率是测定一国通货膨胀程度的基本标准。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名义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的降低,一是因货币的过度供给,二是因物价的上涨,这两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就物价而言,它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即不仅通过要素价格的变化,影响各国生产力资源的配置,以及经济增长,而且又通过个人消费品价格的消长,影响各国居民的实际收入与生活水平。这种双重作用,往往使各国政府在物价问题上面临两难选择:在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均衡中,是优先考虑经济增长还是首先满足个人消费?这一难题,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也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17.
日前,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时对政府工作报告为2008年的CPI设置的4.8%的调控目标进行了解答。温家宝坦承,实现这一目标是不容易的,特别是今年前两个月我国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冰雪灾害,这就给控制物价带来更大压力。但他表示,中国政府依然没有改变这个目标。温家宝说,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物价过快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压力,隐藏的风险是经济可能出现的波动。  相似文献   

18.
四、通货膨胀为什么"不好"? 所谓"通货膨胀无害论",不能不说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一,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从单纯的总量关系看只是一个国民总产值的"名义值"发生了变化,不影响其"真实值"的增长,实际收入提高才是最重要的;第二,物价涨一些,但只要经济保持活跃增长的势头,就总比物价虽不涨但经济增长速度停滞的情况好些;第三,许多结构的问题、比价的问题,也只能在物价总水平上涨的过  相似文献   

19.
对国有企业改革,我谈点个人意见。我在地方当过市长、当过副省长,以后在国家体改委工作了五年。我是 1993年到体改委的。 1993年关注的问题不止是国企改革,主要是宏观调控、通货膨胀、炒房地产等。 1994年体改委把注意力转移到国有企业改革。当时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思路。 1994年底左右,谈到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四句话。四句话就是当时酝酿的。四句话中有一句是“政企分开”,为什么有人不同意这句话这呢?他们认为,政企分开就是党政分开。还有就是对“科学管理”有不同意见,说是指微观的企业管理,还是宏观的政府管理 ?科学管…  相似文献   

20.
刘晨 《上海经济》2007,(9):10-11
通货膨胀突如其来,老百姓最关心的物价还会涨吗?作为负责任的政府,有无魄力和能力制服通胀,保障民众生活水准不下降?考验本届政府的时候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