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金融发展日益昌盛的情况下,通过对山西省及北京市1999——2015年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数据研究,分析了山西省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了山西省民间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山西省的民间金融发展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山西省的经济增长是民间金融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与就业增长呈良性循环关系.当前,山西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发展不同步的现象仍然存在,本文重点分析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以及山西省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下降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信息》2009,(7):15-15
工业经济、外贸出口双双大幅降速,山西省连续5个月经济负增长,成为全国经济形势最严峻的省份之一。山西紧盯投资拉动的核心作用,以重点工程建设为“主力引擎”,早开工,早见效,力保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增长8%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基于山西省1990-2012年四种能源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统计分析,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利用计量模型,对山西省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促进山西省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费中电力消费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由此提出一是加大能源产业科技投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二是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5.
从国民生产总值、进口贸易额和出口贸易额的角度,采用基于小样本的ARMA最优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分析山西省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山西省进出口贸易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对称、单向正相关关系。在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的背景下,山西省应采取可行措施来提高进出口贸易能力,加快对外贸易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分析了山西省的环境问题及环保投入水平现状。为了直观表述山西省环保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利用回归检验模型,以2003-2008年山西省GDP和环保投资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了山西省环保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环保投资对促进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山西省环保投资水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史力柯 《科技和产业》2023,23(6):138-144
基于全国第五、六、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人口-经济弹性系数、地理集中度、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指数,从规模增长和空间分布两个角度测度近20年山西省县域层面人口与经济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发现,山西省近年来人口增长明显减缓,并且县域层面人口收缩严重。人口与经济增长协调性方面,20年间山西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以Ⅱ、Ⅳ类为主。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一致性方面,人口超过经济集聚的区域占比一直最大,且人口极化区数量一直在减少,经济、人口超前区数量在增加,山西省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的不协调状况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8.
《宁波经济丛刊》2007,(5):20-24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发展模式不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转变,技术进步日益成为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同时我们应认识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艰难的发展历程。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增长效率,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不但是当前市委、市政府关注的焦点,也是研究者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资本的堆集,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技术,研究中国28个省市地区大中型工业的动力,分析发现1995-2004年:(1)大中型工业平均增长15.5%,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拉动工业增长平均为9.2%,贡献率约60%,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从1996年的-9.6%上升到2003年的18.2%、2004年的10.4%,而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对产出增长的综合贡献从1996年的13.5%,下降到2004年的0.7%; (2)全要素生产率中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改善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日渐突出,技术进步推动工业经济增长5.2%,规模效率改善推动工业增长3.3%.(3)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快速增长的背后因素可以简单归纳为:省际间竞争、学习和模仿、经济全球化和外商投资、民营化改革和经济扩张期.因此,本文认为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提高,是区域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技术进步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带动了大规模的投资,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技术进步作用于生产系统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技术改造,本文以绵阳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为对象,通过对项目实施的效果分析,探讨技术改造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企业信用是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与核心,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自身长盛不衰的基本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企业守信"不仅是社会对企业的客观要求,还应是企业自身追求长久发展并对品格和能力等无形资源积极创造的要求。企业  相似文献   

12.
刘孝斌 《科技和产业》2020,20(4):103-108
选择中国47家市委党校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对党校收入多元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党校培训容量对党校收入多元化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党校人力资本对党校收入多元化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党校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对党校收入多元化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党校所在地居民收入对党校收入多元化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党校所在地产业结构对党校收入多元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曹平  王一流 《改革与战略》2010,26(12):61-63,67
基于人身保险合同的特殊性,在投保人缺位(死亡或者破产)的情形下,保险合同因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利益而继续有效,而此时保险合同的解除权如何行使在我国《保险法》中未作明确规定,这就难免滋生纠纷并影响权益救济。根据各方当事人利益平衡原则,有必要从理论层面上探讨在投保人缺位情形下人身保险合同解除权行使规则,并从投保人和保险人两个角度对如何完善人身保险合同解除具体制度进行设计,提出立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透视经济高速增长与失业高踞不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政府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努力推动积极的就业政策,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就业增长弹性却在下降,城镇登记失业率不降反升。如何辨证地认识目前这种经济高速增长,失业率亦在增长,就业压力日益严重的形势,转变发展观念,将"就业优先"放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更  相似文献   

15.
论法官的司法良知——兼论对法官自由裁量权滥用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理论观察》2008,(5):92-94
司法自由裁量权给法官的审判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如果这种裁量权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会直接导致司法腐败,损害司法权威。法官作为法律的适用者,其品质决定了裁判的品质。要实现“司法公正,一心为民”的目标,必须加强法官队伍的良心建设,是法官真正成为社会正义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16.
吴波 《乡镇经济》2008,24(4):80-86
农民工是我国现阶段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一个日益尖锐的特殊问题,正视它的存在并积极求索化解之道势在必行。文章在农民工社会保障理论基点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素,并提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各经济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基础。信用是一种资源 ,可以用来融资、理财、配置资源等。对信托业而言 ,信用更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不可否认 ,中国信托业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有其特别的作用 ,但其发展过程的艰难与曲折也是有目共睹的。究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消除企业界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然而,现行制度在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计提及外部监管方面都存在很大缺陷,这就需要从制度、市场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资产减值会计,以便进一步提高资产减值会计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巩芳  盖志毅  长青 《乡镇经济》2008,24(2):70-73
财政收入是各级地方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基础,雄厚的财政实力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于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环境质量,因此,在内蒙古各旗县尤其是33个牧业旗县就存在着经济发展、财政增收与草原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文章以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为例,具体分析了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困境以及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着重分析了产生增加财政收入和保护草原生态矛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不变宗旨。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积极带领中国人民反对强权和压迫,在谋求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事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探索为人民服务的新视野、新内涵和新方法:在视野上,立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视野践行为人民服务;在内涵上,围绕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群众需求变化践行为人民服务;在方法上,着眼新生事物采用群众喜闻乐见形式践行为人民服务。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具有重要启示:即坚持将自身建设与服务群众相统一,坚持从时代发展大局出发把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坚持从实际出发服务好人民群众,坚持用发展的手段来改善民生,坚持用制度来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