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内部审计的外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计因代理问题而产生,其目的在于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表现形式为:①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协调和配合;②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机构签约,由其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将一些高度专业化的内部审计工作委托给专门的会计职业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将极大地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本文只就注册会计师(CPA)充任内部审计主体这一形式进行探讨。 一、CPA充任内部审计主体的可能性 1.理论基础。按照受托责任学说,审计是在会计提供的各类受托责任报告的基础上,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进行重新认定、计量和报告。由于公司外部各委托人往往以自己确定的标准来评价公司最高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所以,公司最高管理当局会依据这些“委托人标准”来评价其下属各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结果,这样最高管理当局对外是受托人,对内是委托人。这说明内部受托责任是外部受托责任向公司内部的延伸,内部受托责任的基本目标就是完成外部受托责任。这种内、外部受托责任的一致性,使外部审计取代内部审计成为可能。 二.内部审计目标可以通过外部审计来实现。内部审计目标是通过分析、评价、建议和恰当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来帮助公司管...  相似文献   

2.
从受托责任视角看,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借助于外部审计和审计委员会这两个积极的公司治理因素来保证和促进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  相似文献   

3.
内部审计本质上属于受托责任的问题,是内部控制环境要素之一.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的风险性特征决定了公允价值内部审计是一种风险导向审计.文章分析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传递过程和相关职责划分,提出了包括制订审计计划、获取审计证据、提交审计报告、组织后续审计和利用外部专家服务等审计程序.  相似文献   

4.
内部审计职能如何定位,直接决定其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内部审计的发展前景。从IIA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可以看出,国际上认为内部审计应为组织服务。我们认为,对内部审计的职能进行定位,应从分析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研究内部审计的根源入手。一、内部审计根源于受托责任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杨时展,1990)。作为审计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也是基于受托责任而产生和发展的。1.受托责任与内部审计的产生。内部审计源远流长,早在奴隶社会就出现了内部审计的萌芽。奴隶主为了坐享其成,将自己的私有财产委托代理人经营管理,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产生了受托责任关系,奴隶主委派亲信审查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不过这些第三者还负责其他管理工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进入中世纪后,因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受托责任更加明确,内部审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标志是出现了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这时,审计的目的仍然是查错揭弊,审查内部财产经营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产生了大批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总公司开始向下属公司实行多重“两权”分离。进入20世纪40年...  相似文献   

5.
企业内部审计,是指企业组织机构内部建立的服务于该组织的对内部各种业务和控制进行的独立审查和评价。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既是企业内部审计基本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的中心环节。影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包括:一是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对法律法规熟悉程度、业务能力、风险意识和独立性。二是审计程序与方法,包括审计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分别从观点内容、特点、局限性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现阶段会计目标应定位于两种观点兼有,并逐步向决策有用观过渡。  相似文献   

7.
论“消极会计”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元驹 《新智慧》2004,(11A):3-4
关于会计目标,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它们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同,这必然导致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首先,会计信息的使用对象不同。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信息的使用对象主要是企业现有的投资和债权人,而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各种相关的决策,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投资。其次,会计信息的报告内容不同。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信息的报告内容主要是有关企业经营的受托经营管理责任的历史信息,而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的报告内容主要与投资的决策相关,特别重视预测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再次,会计信息的形成基础不同。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信息的形成基础应当是“历史成本”和“实现原则”,而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的形成基础应当是“公允价值”和“相关性原则”,特别强调会计信息的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最后,会计信息的报告形式不同。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提供的应当是评价企业经营履行受托责任情况所需要的信息,使用如何使用这些信息是他们自己的事,而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提供的应当是使用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会计应当充分了解信息使用的需要,并按照最有利于其决策的方式报告信息。  相似文献   

8.
受托经济责任假设;正当怀疑假设,受托责任可验证假设;审计独立性假设;内控有效性假设等共同构成整个审计假设体系。其中受托经济责任假设和正当怀疑假设确立审计的必要性,受托责任可验证假设和独立性假设确立审计的可能性,而内控有效性是现代审计方法的必备前提。  相似文献   

9.
审计活动的实质在于为保证受托经济责任得以全面有效地履行而实施的一种经济控制手段,那么,建设项目因其特殊性,其审计也有自身的特点。建设项目的审计内容,因项目的属性不同会处于不同的审计层次;针对不同的项目,审计的对象和目标也不同;项目审计的范围也会随项目领域的扩大而拓宽、延伸。另外,建设项目审计因其独立性,也同工程结算审核有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财务会计目标理论发展的历史沿革,阐述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提出:“以受托责任为主,决策有用为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韩晓梅 《新智慧》2008,(1):49-51
由于预期使用者与注册会计师和企业管理层之间不存在受托责任关系,传统的受托责任理论无法解释新的审计三方关系。笔者认为以社会责任观为基础的信息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解释:一方面,社会责任的对象包括预期使用者;另一方面,责任方信息的验证和审计信息的提供构成预期使用者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的事例说明,加强内部审计,可以保证企业流动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地使用,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地严格执行。从发展趋势来看,要加强内部审计,就必须设立总经理直接管理的内审部门。内审范围应从财务领域扩展到经营管理领域。内审内容应从财务审计转变为以经济效益审计为中心。  相似文献   

13.
内部审计是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独立、客观的保证。内部审计外部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在能够完成内部审计任务、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14.
管理审计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组织的效益和经济性三方面进行的审查和评价。管理审计作为管理的延伸,将更多地发挥全面协调、管理控制的积极作用,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一项新的方法。开展管理审计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适应企业管理创新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开展管理审计使内部审计能够更好的发挥参与管理的职能。管理审计具有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方法的综合性、审计导向的未来性、审计要素的不可计量性、审计结论的建设性等特点。要从企业战略管理审查、资产经营审查、财务管理审查、人力资源审查、组织机构和职责审查、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等方面开展管理审计。  相似文献   

15.
财务报告是企业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媒介和渠道。财务报告应向使用者提供什么信息受制于财务报告的目标。关于财务报告目标,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争论由来已久。本文通过对两种不同观点的讨论分析,提出了我国财务报告目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活动繁杂,内部审计人员既要揭示会计准则遵循状况又“揭错查弊”,这意味着审计责任范围的逐渐扩大,同时也意味着内部审计风险的扩大,如何防范内部审计风险?本文分析了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主观原因,提出了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7.
熊林峰  林君芬 《新智慧》2005,(10):51-52
一、受托经济责任论 受托经济责任论认为,审计产生的前提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是基于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而产生的。有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便会有经济监督的客观需要,审计就是基于这种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审计与受托经济责任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受托经济责任,就没有外部监督的需要,就不会出现审计。同样,没有审计,委托无法考察受托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情况,受托的经济责任就无法落实,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就难以维系。  相似文献   

18.
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并作为对该组织的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目的是协助组织的管理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促进有效的控制成本费用,达到服务于企业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目前的问题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缺乏国家审计等外部审计业务指导;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内审人员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管理起制约、防护、鉴证、促进、建设性和参谋作用。重实务、忽视理论研究;对内审作用及内审机构的有无缺乏认识;专业审计人员配备不全,限制了内审工作的开展。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适应改革的发展方向,强化审计责任,消除内审局限性,依法审计,在监督与服务中求效益。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环境下,现行财务报告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急需改革.会计目标是会计行为期望达到的标准,是会计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那么准确地定位我国会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关于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几种观点,通过对影响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经济环境的研究,提出我国会计目标应定位于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行,并引入价值报告理论,探讨了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张婧 《大众商务》2010,(10):122-122
新经济环境下,现行财务报告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急需改革。会计目标是会计行为期望达到的标准,是会计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那么准确地定位我国会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关于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几种观点,通过对影响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经济环境的研究,提出我国会计目标应定位于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行,并引入价值报告理论,探讨了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