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会计信用问题的提出源于会计信用缺失的各种现象。利益的驱动是会计信用缺失的诱因,而各种监管制度的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加之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低下,使会计造假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会计信用,净化会计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倪莉 《时代经贸》2007,5(4X):117-120
近年来,一些大公司财务欺诈案接连发生,会计行业陷入了“信用沼泽”。会计信用本身复杂,引发会计信用危机的原因很多,既有会计自身的内在原因,更有会计外部的环境因素,因此,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各项解决措施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和完善会计信用体系,以达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用问题的提出源于会计信用缺失的各种现象。利益的驱动是会计信用缺失的诱因,而各种监管制度的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加之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低下,使会计造假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会计信用,净化会计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会计信用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构建会计信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孙凤英 《经济师》2007,(11):160-161
会计信用问题的提出源于会计信用缺失的各种丑闻。利益的驱动是会计信用缺失的诱因,而各种监管制度的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加之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低下,使会计造假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会计信用,净化会计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最基本的价值理念。企业会计职业要求会计人员树立信用理念。信用的基本要求是以诚待人、遵守诺言。会计信用是指导会计人员及相关职业人员通过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准则、制度,取得社会信任的一种行为方式。会计信用体系是会计机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准则制度等搜集、加工、处理并向社会公开提供会计信用信息的操作系统。这个系统是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用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万晓文 《当代财经》2006,(5):103-107
会计信用问题的提出,源于会计信用缺失的严峻现实。会计信用与会计诚信不同,依据新制度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等理论的观点,会计信用实质上是一种制度结构,旨在规范会计行为主体自觉选择诚信执业。社会也迫切需要建立并实施一套健全有效的会计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大公司财务欺诈案接连发生,会计行业陷入了"信用沼泽".会计信用本身复杂,引发会计信用危机的原因很多,既有会计自身的内在原因,更有会计外部的环境因素,因此,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各项解决措施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和完善会计信用体系,以达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用问题的提出源于会计信用缺失的各种现象。利益的驱动是会计信用缺失的诱因,而各种监管制度的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加之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低下,使会计造假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会计信用,净化会计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会计信用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构建会计信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用评价信息的开放与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沃健  徐晔 《生产力研究》2008,(2):131-133
会计信用评价的目的是让社会及时了解企业的会计信用状况,通过会计信用信息的传递和使用,一方面为使用者决策服务;另一方面信息的公开,客观上约束和规范了企业会计行为。所以,如何开放和共享会计信用信息显得至关重要。文章对会计信用评价信息开放与共享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三方面讨论了如何有效地对外开放与共享会计信用评价信息。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信用意识不强和信用管理制度不完善,信用产品和市场发育不充分以及信用道德秩序混乱等,从诚信建设入手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如何合理构建会计信用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1.
李占国  靳磊 《生产力研究》2004,(11):214-215
会计诚信水平固然取决于产权归属明晰基础上的信用法律制度,但信用法律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则取决于商业道德对它的支持程度。由于传统文化中的“奸商”文化和商业信用基础薄弱的影响,以及经济转轨时期计划经济下信用关系的“定势思维”的惯性,使得国人缺失以“诚信”为核心、强调“互利”和“双赢”为结果的商业道德。由此而引发的会计诚信危机就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经过各地财政局的勇于实践和积极推广,虽然还没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会计信用评价的工作,但一些地区的积极实践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成效。企业会计信用等级评价可促使企业单位健全完善内控制度,严格执行财经法纪,保持良好信用状况,间接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文章就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信用评价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用供求与我国会计信用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信用供给和需求的双重不足是当前我国会计市场中的主要问题。现阶段我国会计市场还是一个不完善的市 场,市场中应有的内在制约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在这种条件下,只能通过外在的强制手段来推动会计信用供求市场的形成, 而会计信用制度则是对会计信用供求加以规范与管理的一种外在机制。  相似文献   

14.
会计舞弊的形成机理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忠 《经济论坛》2007,(1):136-137
会计舞弊行为是相关当事人在守信和失信之间权衡利弊得失后做出的失信选择。会计舞弊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高度相关,市场经济体制越完善,法律制度越健全,会计舞弊的空间越小、机会越少。会计舞弊还与行政性单位监管舞弊密切相关,而行政性单位的会计舞弊,如政府采购支出的虚列、多列、少列或不列,则是企业性单位会计舞弊的对应性表现。另外,会计舞弊还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担保等信用中介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及信用评级等信用评介机构建设发展情况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在"会计信用短缺"的问题已经上升成为了对企业及有关部门的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的主要因素了。实现会计人员、企业和国家的共同发展还需要做到构建良好的会计诚信体系和加强我国对于会计诚信的建设方面,它们在这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我国会计诚信的现状、影响我国会计诚信的因素和加强我国会计诚信建设的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的。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信用环境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信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从某种角度看,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就是成熟的信用经济。一、我国的信用环境状况1.信用体系的界定。信用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信用体系是指包括信用记录、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价、信用保证及信用制度、信用管理在内的以社会为主体的信用系统。狭义的信用体系是指以独立中介机构为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收集和分析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资料,为客户提供当事人信用状况等证明资料的社会化的信用系统。在通常意义上,信用体系是指包括信用记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探讨会计信用问题的同时将博弈学引入其中。通过解析博弈学的知识进而构建会计信用体系问题的研究,避免陷入单纯的道德说教之中,将二者相互融合,从而深化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提出了会计成本的概念,接着从会计学角度,对职业道德与信用体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会计造假与信用危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军华 《经济师》2002,(8):279-279
文章从分析会计造假的深层原因出发 ,探讨了遏制会计造假、重塑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对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引发的信用危机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原有的社会信用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发生了巨大变迁的工业社会。面对匿名社会中不熟悉的经济交往对象,人们需要有可信任的了解对方信用信息的渠道,以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以及会计审计机构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因此在西方社会应运而生。社会信用体系是信用主体信用行为和信用状况的簿记,是记录信用行为并载入信用信息数据库,以及信用评级等的技术系统。在现代匿名社会中,必须依靠这一技术系统提供的信息基础,既形成对失信行为的社会惩罚机制,又为信用制度有效发挥法律惩罚作用提供技术支撑。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业已成为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