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晓玲 《时代经贸》2006,(11Z):77-77
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实务、制度厦技术支特,为了保证准则制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接轨.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我们应该积极响应新准则。  相似文献   

2.
徐君平 《经贸实践》2006,(11):55-56
历经三年构建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终于破茧而出。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的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的新跨越和突破。和过去的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做了较大的改动,亮点颇多。  相似文献   

3.
刘大明 《时代经贸》2007,5(8X):106-107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正式实施。新会计准则主要在六个方面体现了大的变化,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给企业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新会计准则能够在财务层面上解决我国企业走出去及引入外资投资者的障碍问题,在为我国企业实现准则国际化的同时,也给准则的执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本文主要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不同方面对企业带来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与旧的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作了较大的改动,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模本,实现了我国企业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构成。新会计准则与原制度相比在会计的确认、计量、列报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其规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规范了会计计量属性,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要求等,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正式实施.新会计准则主要在六个方面体现了大的变化,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给企业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新会计准则能够在财务层面上解决我国企业走出去及引入外资投资者的障碍问题,在为我国企业实现准则国际化的同时,也给准则的执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本文主要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不同方面对企业带来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玉祥 《经济师》2007,(10):186-187
公允价值(Fair Value)一直是国际会计界关注的一个话题,完全实施公允价值会计是今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工作目标。新会计准则体系引入公允价值,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趋势。文章针对我国会计准则及国际准则关于公允价值内涵的差异,阐述了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体现出了明显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法规体系一致。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与其他具体会计准则对会计工作的规范趋于一致,彻底改变了1993年7月1日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来,陆续实施具体会计准则出现的会计准则相互“打架”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正式发布施行了 16项具体会计准则。具体准则为会计实务工作的具体操作提供了方法和尺度 ,有利于避免会计实务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具体会计准则对会计理论界、教育界提出了新课题。具体会计准则的最终实施贯彻需要会计人员的工作 ,而具体准则又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三个方面:即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旧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等比较,对资产减值准备差异进行了文献综述,以期探询相关规律,为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提高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吴伯凡 《经济论坛》2006,(18):134-135
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发布了39项新企业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将于2007年1月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新会计准则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能够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毫无疑问,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种趋同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可以说新会计准则重建了我国会计帝国地位。新会计准则规定各企业透明披露财务信息,这是建立投资者信息的基石,同时将会吸引越来越广泛的投资者投资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11.
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计体系已经形成.本文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职工薪酬的定义以及规定的主要内容:研究了职工薪酬会计核算的特点,并时新准则职工薪酬会计核算进行了具体解析;最后,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使新准则的相关规定在会计核算中能够得以深刻的认识和更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重新制定并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新会计准则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准则趋同的、能够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它的出台是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里程碑,有利于我国企业积极应对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国内竞争国际化”等新形势的挑战。从内容上看,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到了成熟、发达资本市场对高质量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王玉蓉 《当代经济》2009,(22):134-135
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的,是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既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又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有继承也有发展、创新,本文就对新旧会计制度做些对比,为企业恰当运用新会计准则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要求并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新会计准则与旧准则相比,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作了较大的改动,  相似文献   

15.
黄培 《经济师》2007,(10):158-159
历经三年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终于破茧而出。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的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的新跨越和突破。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教学衔接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研究国际化的会计准则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 国际会计准则就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应运而生。新会计准则进行了多项变革,在保留我国经济特色的情况下,基本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我国应在与国际交流、会计准则的推行、提高会计人才的的素质等方面加大力度,以便尽快完成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再次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称新准则)。它包括了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基本构建起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同时又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在很多方面有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是继93年会计改革后的又一次重大的改革。新会计准则体系由一个基本准则、38个具体准则和2个应用指南三个层次构成。作者通过对旧会计准则下的财会工作中体现的不足做出分析,并依照新会计准则,提出了财会工作的优化方案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郑建福 《经济论坛》2006,(23):140-140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同时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财政部完成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完成了48项审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工作。财政部此次正式发布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标志着两大准则体系的建设工作大功告成。值得关注的是,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2005年,财政部先后发布了6批共22项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此外,对现行的1997年至2001年期间颁布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也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调整和修订,最终在2006年初构建起一套企业…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构成。和旧的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作了较大的改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