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艳 《经济研究导刊》2008,(14):205-20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是我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出来的一个具有创新意义和战略意义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具体分析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因的基础上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现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郑星火 《城市建设》2010,(3):417-417
本文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从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要承担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责任。企业作为经济组织,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特殊地位。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企业内,要构造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4.
社会建设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近几年,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准确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无论是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5.
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任务。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钱勇 《铜陵学院学报》2006,5(6):53-53,5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宏大的理论命题,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一系列两难问题,也是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认识的深化,同时更是一个统揽全局的理论命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抓住又快又好的发展这一切入点。在六中全会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并把它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四位一体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体现出我们党新的执政理念。在对当前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已不再单纯地从经济建设的角度入手,同时还从社会事业建设的角度入手。这更多地体现出政府能动作用的发挥,政府职能的能变及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经济视角》2006,(11):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这次全会.将在中国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策不懈追求的一个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8.
有序有效有情:解读和谐社会的三个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这一科学命题,进一步为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和谐社会。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为社会有序、社会有效、社会有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自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以来,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因为没有一个可以量化操作的评价标准,难以考量整体功效,也难以准确衡量各地具体的社会发展程度。所以,制定一套符合实际的、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具有权威性的社会和谐指数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多方面的任务需要完成,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必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致力于党内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11.
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的灵魂,统率着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意识形态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社会理想、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共同的法律和秩序意识,使政治的、宗教的、思想的个性和差异从属于共同的价值观和秩序观。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意识形态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效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思想价值基础的巩固与否。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农村和谐是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基础。实现农村和谐.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我国是一个有九亿农民的大国.农村人群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影响和牵动着整个社会。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广大农村群众的快乐与和静呢?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从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中国国情的改革开放实践提出来的。何为和谐社会,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和谐社会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将其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审计是社会经济领域中各种组织内部矛盾和关系的有效制衡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加强审计监督工作。我们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在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全局与局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关系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召开的六中全会,专题讨论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我党在构建和谐社会问题上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它是我党在新世纪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谐社会理论可以和初级阶段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相媲美。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定性定位;市场经济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定性定位;和谐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社会领域的定性定位。前两大理论成果,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和谐社会理论也将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袁满  汪金川 《时代经贸》2007,(1Z):46-47
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古今中外思想家有很多对“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追求,虽然囿于历史、阶级和时代所限,他们并不能为人类实现美好的“和谐社会”理想探寻到科学的途径,但他们“和谐社会”理想中所蕴涵的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最终我们将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为基础,吸收中外思想家们对和谐社会的积极主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因此,分析和解决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需要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系统工程.本文认为企业是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创造者,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的同时,还应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低保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和政府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农村孤寡残幼等生活贫困、无依无靠的群众提供了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制度性的生活保障。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善治”是一种新的社会治理理念和方式。从“善治”视角审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有利于我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步意义及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民主和国家观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社会实际,从“善治”视域探寻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