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增长总是以一定的结构为基础,靠相应的结构来支持,以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如此,以提高效率为特征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更是如此。改革开放有20年来,我国经济几乎以10%的速度高增长,既有总量扩张的作用,更有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因此,理想的经济增长应该是在经济结构合理和日前优化条件下的持续稳定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应该是一致的,一方面经济较快增长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高度化。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曾经在经济工作上不管经济结构是合理,置经济比例失调于不顾,而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结果使经济结构更加不合理,经济增长速度也上不去。从理论上看,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共同反映着国民经济状态,速度基本上反映着经济发展的运动状态,它是同一经济指标不同时期的数量的相对表现,结构或比例主要反映经济发展的相对静止状态,它是不同经济指标在同一时期的相对表现。全面分析速度与结构的关系应该得出如下结论:经济增长速度快,总量指标数额大,同时,经济结构合理、比例协调,才表明经济实力强、经济水平高,因此,经济结构合理、比例协调,也是反映国民经济系统素质的重要标志。当然,也应该看到经济结构和比例也是受经济增长速度和水平制约的。一定的经济水平和增长速度要求相应的经济结构合理和比例协调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我国贸易结构变迁、自主研发能力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并从贸易战略、贸易结构升级、研发创新能力等角度对近期我国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3.
农业增长与劳力转移:二元经济结构时期的双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宏观背景下对我国农业增长与劳力转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作者认为,二元经济结构时期,农业增长与劳力转移保持着强烈的“正相关”效应,农业生产率成为劳力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二元经济的传统操作模式使农业劳力转移未能实现,而改革后生成的我国独有的双重二元经济结构更是直接影响着农业增长与农业劳力转移。因此,寻求一条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可行性战略,乃是实现农业增长与劳力转移顺利进行的关键。为此,作者提出了如下战略:“双重双滑”战略、“全面就业”战略、“农村—农业倾斜”战略及投入战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认识到研究变量间关系时考虑经济中结构变化的重要性.本文采用结构断点单位根检验对我国银行发展、股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季度指标进行了研究,发现所有指标均为围绕着多个结构断点的分段趋势平稳.进而,本文采用多元Near-VAR分析了消除趋势后的指标间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银行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源泉,而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很弱.脉冲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亦证实了上述结论.股市发展的替代度量指标是分段趋势平稳以及股市发展尚未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源泉的研究结论对于实施政策主导下的长期股市发展战略和短期股市稳定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赶超型"发展战略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在数量方面实现了快速增长,但经济结构却出现了严重失衡,其中需求结构、供给结构、产业结构三者的失衡导致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恶化、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经济增长效率的下降,经济结构失衡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需求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供给结构改善等政策将是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现代经刘增长表明,大量的资本积累和劳动投入固然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但其投入产出的效率和效益,即经济增长的素质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结构状态。经济结构既是现实经济运行的具体体现,又是资源配置效果的深层反映,结构问题实质是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的演进及其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结构的调整和变动来体现的。通过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效益和质量提高的经济增长,形成结构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新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抓好结构调整,也就抓住了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极为重…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分析各种结构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关系的基础上,根据Cobb 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经济增长的结构依赖模型,并以我国各省市(区)作为实证对象,分析了2006年、2009年以及两阶段过程中各主要结构因素与我国经济增长关联关系,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对各结构的依赖性。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结构和国内生产总值项目结构是我国经济系统中的主要结构因素;我国当前产业结构没有对经济增长起到支撑作用,必须继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消费率、劳动报酬率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强我国第三产业投资力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我国调结构的宏观政策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8.
长期经济增长与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财政支出结构政策与总量政策相比具有更重要的一面,它可以在不改变财政支出规模的情况下,提高经济增长率.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理论模型,然后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得出我国的财政投资已超过最优规模,生产性财政消费与非生产性财政消费均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缺乏弹性.  相似文献   

9.
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在世纪列迭之时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制约其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的诮变性。尽管东亚国家和地区已经就其滞后的经济结构作了不少调整,但是在许多方面尚存在着不利于其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成分,东亚各国和地区经济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应该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经济评论》2007,144(2):57-63
新古典熊彼特主义增长理论引入垂直产品创新,把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思想纳入到了内生增长理论中,并运用此理论讨论了“创造性破坏”经济动态下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失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以及制度与经济增长等一系列经济结构问题。虽然这一派理论仍未脱离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但在方法上已有所突破,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有关经济增长的结构问题,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有对于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经济增长数量分析的框架下展开分析,而很少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的框架人手进行考察。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内在的性质与规律,具体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当经济增长的结构趋向于均衡时,经济增长质量将会得到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研究表明: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1978—2007年间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2.
周光友 《生产力研究》2005,18(5):102-104,124
本文以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作为度量指标考察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工业化的进展程度,通过实证发现,在整个90年代中国的经济增长明显存在着两个“替代效应”:一是“外资替代效应”,二是“弱质替代强质”现象。两个“替代效应”的存在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有其特殊性,它对经济结构的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了几点启示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较强的关系,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进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闻不存在因果关系,工业制成品进口的增加并没有带动我国GDP的增长.同时GDP的增长也没有促进进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是GDP增长的原因,但是GDP的增长不是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原因,出口商品结构每提升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将上升0.38%.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应该进一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变迁、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从实证上通过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能够综合反映制度变迁的制度变量,验证了国家制度变迁对一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会起到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当制度供给与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对制度的需求达到均衡时,国家制度安排会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否则便会出现规模与效率的"反比"现象,从而回答了转型国家规模与效率的悖论问题,进而给出了我国金融结构升级的选择路径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期快速增长,在获得了大量的充分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中国发展的奇迹。但是,这种发展是以各行业及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增长为前提的,发展中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格局固化、二元结构扭曲、供需矛盾突出等结构性失衡问题。发展的不平衡与增长的高速度交织在一起,导致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分化非常明显,经济结构逐渐扭曲。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逐步向下调整,宣告了一个中高速增长新时代的到来;改革开放40年的前半段高速增长奇迹和后半段增长放缓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果,也是结构变化及过度扭曲的集中爆发。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充分说明,要进一步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要加大经济结构优化的力度,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发展新动能,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量研究发现保险业活动可以影响经济增长,但对于保险业的结构特征和区域差异对经济增长是否有作用却鲜有涉及。本文运用中国31个省份(直辖市)在1999-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广义矩方法进行了计量分析。我们发现保险业活动、结构以及保险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匹配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中小保险公司市场份额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保险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匹配时会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抑制经济增长。本文还构建了相对保险深度指标对全国样本进行分类,发现不同区域保险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同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增长中仍然存在一些缺憾,即社会经济资源并未达到最充分的利用状态,突出地表现为经济周期波动下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和不均衡发展下的经济结构效率损失。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效率,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适宜的经济增长目标区间,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提升宏观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投资和消费关系,降低储蓄率,提高投资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提升经济结构效率等。  相似文献   

18.
张岩 《生产力研究》2013,(12):90-92
我国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反过来也带动经济增长。然而,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就业压力有增无减。文章通过对不同指标进行比较和实证研究,在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一致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结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福利4个方面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指标体系。利用2001—2012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GMM方法实证研究了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来看,直接融资的发展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从分项指标来看,直接融资在改善经济增长结构和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方面的作用优于间接融资,但间接融资在提升经济增长福利方面的作用更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加剧了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20.
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玷  雷娜 《经济问题》2012,(4):45-48
产业政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通过我国产业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结构分析,证实了我国产业政策发展存在三个阶段,证明了产业政策通过改变产业结构从而影响经济增长。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排放系数和产业人均收入指标的研究,表明我国结构调整需要寻找合理的平衡,得出了产业政策和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