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波通讯》2013,(21):82-82,F0003
鄞江镇地处鄞州区西南,因位于四明山东麓,素有“四明首镇”之称。镇域面积63.9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驻户籍人口2.55万,  相似文献   

2.
《宁波通讯》2011,(13):2-3
宁波市鄞州区章水镇是鄞西历史名镇,地处四明山东脉,与奉化、余姚两市交界,素有“四明锁钥、两皎咽喉”之称。镇域面积146平方公里,下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近3万。章水山水秀美,人杰地灵、民风纯朴,是闻名遐迩的红色胜地、著名侨乡、物产名镇、生态佳境、休闲乐园、宜居城镇。  相似文献   

3.
鄞江     
《宁波经济》2008,(4):F0004
鄞江镇位于四明山东麓,属鄞西平原西部平原边缘大镇,千年历史文化名镇,距宁波市中心25公里。甬金高速公路擦肩而过,离宁波栎社机场及杭甬高速公路约15分钟路程。全镇行政区域面积为63.9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全镇总人口2.3万余人,外  相似文献   

4.
论黄姚古镇的文化与旅游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昭平黄姚古镇是广西名镇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明媚秀丽的自然风光 ,镇内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 ,抗战时期又成为广西抗日民主运动中心 ,因而古镇蕴涵着较高的文化价值。本文拟从古镇的建筑文化、诗联文化、牌匾文化、抗战文化等四个方面探讨其蕴涵的文化价值及由此而来的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5.
明清山西商人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明代山西商人的兴起山西人经商历史很久,自春秋以至宋辽金元,史书屡有记载。但是,称雄商界则在明清时代。山西商人大体兴起子明代前期,明中叶以后迅速发展,清中叶时进入鼎盛,直到清末才衰落。明代山西商人的兴起,主要是以下几个条件促成的。其一,明初北方边镇市场的形成,为山西商人的兴起提供了活动舞台。明建国后,退居漠北的蒙元残余势力伺机南下,成为明政府的严重边患。为此,明政府不得不实行重兵把守边镇和卫所军屯以及加修长城等一系列防御措施。据《明会要》卷63载:“明初,设辽东、大同、宣府、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又以山西镇巡统驭偏头三关,陕西镇巡统驭固原,亦称二镇,遂为九边”。九边共驻扎有80余万军队,形成了庞大的军事消  相似文献   

6.
鄞江镇位于鄞州区西南部,四明山东麓的山口上,属鄞西平原西南部边缘大镇,千年历史文化名镇。古时地理位置重要,西连四明山,南通奉化江口,素有"四明首镇"之称。  相似文献   

7.
<正>东望宁波平原、西枕四明山麓的鄞江古镇,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资源优势,在宁波的历史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今,山水奇秀的四明首镇,依然人烟辐辏,商业繁茂;漫步古老的街衢,深巷、古桥错落有致,处处碧水绿树,充满幽远古意的浙东风情与时尚浪漫的现代生活,俨然交融一体,显现着四明山地与平原交界处小城镇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正陆埠镇位于余姚市东南部,坐落于山水之间,南靠四明山脉,北临姚江,风景秀美,资源丰富,镇域总面积118.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万余人,下辖20个村和2个居委。近年来,陆埠镇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国家级生态镇、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省级卫生镇、省级森林城镇。陆埠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宋、元年间就已形成街市,是旧时浙东重要的商货集散地。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晚年亦定居于此。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陆埠镇也是一块光荣的土地,谭启龙、何克希、朱之光、顾德欢、  相似文献   

9.
陆莹 《宁波通讯》2014,(18):70-75
上承四明山脉,下扼鄞西平原。“四明首镇”鄞江山水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千年廊桥华美再现,历史街区改造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0.
《宁波通讯》2013,(15):I0001-I0002
梁弄,位于浙东四明山麓,姚江之南,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首批中心镇。全镇辖17个行政村,1个社区,区域面积94.5平方公里,人口3.25万。省道浒溪线纵贯全境,南连奉化溪口风景区,北出十多公里与沪杭甬高速公路相连,是杭州一绍兴—宁波—舟山黄金旅游线上一个颇具特色的城镇。  相似文献   

11.
梁普有  徐仕泉 《开放导报》2005,(5):i0018-i0019
位于深圳市西北部的公明街道,辖区面积100.3平方公里,总人口近50万,是深圳市首批规划的七个卫星新城之一。在农村城市化之前,曾先后获得“广东省绿化达标先进镇”、“广东省明镇”、“国家卫生镇”、“中国经济百强镇”、“广东省教育强镇”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当前开展的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公明街道正在掀起一场人人学先进、做先进的新热潮,一个和谐、明的新城区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2.
正余姚市梁弄镇位于浙东四明山麓,是省级中心镇、四明山区域核心镇及宁波"南大门"门户镇,素有"浙东延安"之美誉。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梁弄镇有机融合村域特色,形成了以红色文化为引领,以绿色生态产业、古色历史风韵、金色发展引擎、蓝色智慧经济为特色的"五彩梁弄"文明示范线。梁弄镇党委准确把  相似文献   

13.
正在慈余高速余姚西出口,道路东侧草坪中一个由四个窗口组成的大型雕塑分外吸引眼球。雕塑高10米、长14米、宽3米,名为"四明之窗"。四个窗口层层叠叠,纵深感强,分别寓意四明窗、四明诗、四明山、四明湖,点出了四明文化的特色所在。雕塑一侧的墙面上还写有16个篆书大字:"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数字赋能、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4.
正匡堰镇紧临慈溪中心城区,南倚四明山麓,329国道横穿镇区,寺马线纵贯南北。全镇下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区域面积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万。201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5.7亿元,工业总产值73.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9万元。匡堰镇先后获得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千强镇、国家生态镇等荣誉,并在全国"安康杯"竞赛中获得优胜单位,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乡镇。宋筑堰,元建闸,以"匡危救灾"之意取名匡堰闸,后堰闸南北渐成村落,称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地处四明山之心的大岚镇围绕"生态立镇、旅游立镇、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目标,努力打造以亲近自然、休闲体验为主的具有独特魅力的山区旅游乡镇,一座江南民宿小镇正在四明大地上茁壮成长。目前,大岚镇拥有民宿、酒店、农家旅馆共计33家,其中精品民宿13家。按照"以特色论输赢"的差异化发展理念,"以品质论高低"的精品理念,依托大岚深厚的历  相似文献   

16.
知识类型与知识管理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内隐知识和外明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管理的实践从注重外明知识管理和注重内隐知识管理两种典范向二者融合发展。知识转化的过程是内隐知识与外明知识的四阶段互动过程;对应于这四个阶段,有四种“场”构成了知识管理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正>溪口地处东海之滨、四明南麓,于千余年前建村,民国八年(1919)正式建镇。素有"蒋氏故里、弥勒圣地、山水天堂"之美誉。它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历代流寓于此境的王羲之、孙绰、李清照等文人墨客的行迹。溪口是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可持续发展中国小城镇试点单位、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以及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相继获得全国首批美丽宜居小镇、中国最美休闲小城、中国最佳投资休闲目的地、全国  相似文献   

18.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坚持城乡统筹、深化城乡体制改革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全面提出加快镇域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蓝城 《宁波通讯》2020,(6):60-61
梁弄位于浙东四明山麓,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是甬绍平原进出四明山腹地的交通要道。早在秦代,此地就已形成村落,古称"梁冯",由于街弄多,遂谐音为"梁弄"。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梁弄始置为镇,距今已有1430余年历史。抗日战争时期,梁弄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素有"浙东延安"之称。近年来,梁弄镇围绕打造"红色旅游名镇、历史文化古镇、会展教育重镇、特色农业强镇、智慧宜居小镇"的发展目标,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形成了以红色旅游为特色、以灯具制造为支撑、以教育培训等智慧经济为导向的产业体系,先后获评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全国特色小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级生态乡镇。  相似文献   

20.
2016年第四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上,全国共发现1311个淘宝村、135个淘宝镇,全国淘宝村规模再上新台阶。淘宝村和淘宝镇是对淘宝的完善和补充,是中国特有的经济发展方式。淘宝村的研究是一个常态化、社会化的系统研究,对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农民创业就业,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快速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河北省淘宝村和淘宝镇的调研,进行了实证分析和问卷调查,就淘宝村和淘宝镇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作出相应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