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汪红 《东北之窗》2010,(7):26-27
“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适时抓好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著名社会学者陆学艺认为,我国在解决了短缺经济等问题后,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但由于我们缺乏经验和理论准备不足等原因,没有及时对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户籍、就业、人事、社会保障等体制实行必要的改革,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2.
认识方面正确理解非税收入,在体制上完善我国政府非税收入体系,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财政体制的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我国在改革进程中财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构想许占元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并非易事”,难在哪里?恐怕几句话难以说清。这其中既有理论问题,又有体制和实际操作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同世界经济接轨步伐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我国的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企业体制...  相似文献   

4.
刘文玉 《发展》2008,(7):77-78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 过去许多年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附属于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战略系统中,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处于中心环节。然而实践表明,如果政府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很难单兵突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能否深化,经济发展方式能否实现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于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否到位。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宁波前一轮发展主要得益于计划单列的体制优势,民营经济的机制优势,那么,在我国市场体制改革深入,国内体制环境趋于“均质化”的背景下,宁波竞争优势的取得必须放在创新区域经济一体化,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路子的探索,是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展开的。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新的伟大事业。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总结和概括,也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环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环节,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邓小平经济理想中的战略主导思想。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使之成为全党的共识,但理论上怎样阐述,全党同志在思考,小…  相似文献   

7.
深化利率改革的意见高启中利率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自从我国全面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家曾就利率体制中的存在问题作过多方面的改革。但是,与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相比,这些改革仍是很不够的。本文从我国目前...  相似文献   

8.
薛春香 《中国经贸》2012,(16):149-149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把省直管市一市直管县的财政体制转变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促进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情况,然后对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好时机 经过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在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尽管如此,我们离建立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大力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对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四个阶段。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机制建设与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市场主体培育成果显著,人本主义理念和人力资本经营理念及培养机制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也还存在着改革理论滞后、国企改革滞后、非国有制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发展滞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宏观调控体制滞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我国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主要是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坚持多元化改革的思路,坚持渐进式的改革模式,坚持体制建设和制度创新的改革主线,坚持把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相结合改革原则。  相似文献   

12.
刘丹 《辽宁经济》1999,(6):14-14
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目前我国多数会计师事务所的现行体制是由发起单位创办,在组织人事、工资福利、财务收支甚至业务承揽等方面都挂靠于发起单位,事务所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性质上属于国家事业单位。这种体制为我国社会审计的快速恢复和初期发展发...  相似文献   

13.
要解决改革的动力问题国风旧体制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新体制也不可能目然形成和确立。新体制要战胜旧体制,就必须有赖于强大的新生力量的推动……我国目前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乃至各个方面的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这一伟大事业取...  相似文献   

14.
李佳容 《中国经贸》2012,(12):273-273
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我国的税收征管体制也在不断调整完善。我国近年来的财税收入平稳快速增长,特别是财税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应该说与我国现行的税收征管体制有很大的关系。在社会各界普遍感觉税负偏重,而税收增速又年年超过GDP增速的情况下,如何调整和完善我国的税收征管体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电力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新型的电力体制;需要建立电力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电力体制改革和电价问题是今年“两会”的热点,直接间接的就有60件提案.针对目前我国电力改革的情况以及“十一五”期间电力改革的规划问题,国资委研究中心李保民博士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改革是当代中国的基本特征.作为社会体制改革的微观基础——社区体制.从1949年开始已经走过60年历程。从单位一街居制转向社区制.我国城市社区体制正面临着深刻变革。理性反思社区体制改革历程.准确把握社区体制面临的现实问题.探明深化社区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路径.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既是改革,也是开放。国际形势与我国比较优势的新变化。对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草提出了迫切要求。只有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才能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同时倒适国内经济体制改革,释放改革红利。涉外经济体制存在的三个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全面推进,涉外经济体制开放取得巨大进展。但是,我国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转型调整时期,现行涉外经济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8.
闫华杰 《中国经贸》2014,(11):201-2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描绘了蓝图,2014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此次改革明确了顶层设计在整体改革中的作用,基层财政部门应从财政基础工作着手推进管理创新,服务财政体制改革大局。  相似文献   

19.
金秋十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于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将为中国在新世纪经济社会新一轮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踏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20.
学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高成林党的十四大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经过长期探索,终于找到的一种新的体制模式和发展道路。大会在总结我国14年来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