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浅谈转换机制中的信贷审贷分离管理郭碧英信贷审贷分离管理,即贷款“三查”岗位的管理,也就是设立贷款调查岗,贷款评审岗,贷款监管岗。三岗位的管理工作由行长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实行信贷审贷分离管理较过去计划经济下的信贷管理有许...  相似文献   

2.
<正> 现阶段我国银行信贷部门行为约束机制不健全的主要表现是: 第一,分管企业信贷人员的贷款决断行为,得不到其他信贷人员的约束。许多银行的贷款决定权,基本掌握在分管企业的信贷人员手中,而“双人批贷”、“集体批贷”、“领导批贷”等,仅仅是例行手续,由同一个信贷人员操作贷款“三查”,使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难以相互制约。这样,一方面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偏离信贷政策,影响贷款效益,甚至形成贷款风险;另  相似文献   

3.
侯建飞 《时代金融》2015,(3):202-203
<正>众所周知,贷款是银行的核心业务,而控制贷款风险则是保持银行业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控制贷款风险,关键是要做到"三查",即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贷款"三查"工作是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管理的基础,是信贷资产质量的根本保证,是银行经营的"传家宝"。农村信用社以"立足县域,服务三农"为市场定位,坚持"支农支小"为信贷服务方向,所以服务的对象及信贷产品主要是农户小额贷款。在农户小额贷款工作中,贷前调查是贷款"三查"工作的第一  相似文献   

4.
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指从贷款发放至回收的贷款管理,是负责对贷款用途的监督,掌握贷款客户的动态信息,补充完善贷款档案资料,落实还款来源,保全信贷资产,确保贷款本息回收的全过程。贷后管理作为银行信贷管理的末端环节,对防范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作用重大。长期以来,银行为控制信贷风险建立起了严格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三查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贷后管理却成了信贷管理“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可以考虑通过设置专职机构来强化贷后管理。  相似文献   

5.
我们农村金融工作,多年来有一个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好制度和坚持认真执行这一制度的优良传统。贷前调查,这是正确掌握发放贷款的基础;贷时审查,这是决定贷款是否合理使用的关键;贷后检查,这是督促、保证贷款合理使用,发挥效益,到期归还的重要环节。这三项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目的是做到合理使用,发挥效益,到期归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多年的实践证明,农业贷款的“三查”制度,是做好农贷工作的好经验、好制度。凡是坚持认真这样做的,就能保证农贷资金的节约合理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加入WTO金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农村信用社非正常贷款额逐年增长,信贷风险不断增大的条件下,必须针对传统贷款“三查”模式的弊端,建立“三查”分离机制,才能有效加强信贷管理,减少和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三查”分离机制是调查管理实行“双人制”,划分管理,调查管理岗位职责直接掌握贷前调查权,审查核准岗位职责直接掌握贷款审查权,检查监测岗位职责直接掌握贷款检查权,同时明确分管人员的相关职责,建立“三查”分离机制还需要建立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建立信贷监测网络等。  相似文献   

7.
<正>去年下半年,我们对三明市12家城市信用社贷款状况进行稽核,发现逾期贷款为3374万元,占贷款总余额的56.11%,低质量贷款为1704万元,占贷款总余额的28.34%,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他们信贷资金沉淀比率是相当高的,其安全性没有保障,效益不理想。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没有严格执行信贷“三查”制度。由于城市信用社信贷人员普遍偏少,而贷款户点多面广,金额又较小,贷前没有作详细的调查,甚至没有调查。贷时审查不严,往往只听一面之词,就予批贷。贷后也没有很好地进行检查。到贷款逾期企业无力偿还时,才上门催收,为时以晚,有的已变风险贷款,造成沉淀。  相似文献   

8.
财务管理是银行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加强财务管理,对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村金融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由于国家利率政策调整的客观影响及财务管理不善等原因,致使银行的经济效益下降,业务经营出现了很大困难。表现在: (一)未建立信贷约束机制。1.资金在运用上存在盲目性。有部分贷款贷前调查,贷时审查的内容并非来源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的认真调查,而是取之于报表上的数字。由于“三查”流于形式,因此造成不少逾期、“两呆”贷款。2.企业管理不善,随意转移信贷资金用途。3.行政干预信贷工作,使行社违心发放贷款。  相似文献   

9.
第一,再造信贷审查与贷款发放流程,加强贷后管理,确保贷款审批条件和抵押担保及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信贷业务法律风险的形成,问题主要出在操作上,贷款“三查”不严、贷后管理不实是主要原因。有必要再造信贷审查与贷款发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各级行信贷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分行行长会议和昆明信贷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实施“双优”信贷战略,加大贷款投放和客户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和贷款利息,规范经营行为,强化风险管理,工商信贷工作呈良性态势运行。昆明信贷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后三年...  相似文献   

11.
农业银行柳州分行荣军路办事处成立于1995年8月初,当时接收了市区兄弟办事处划拔工商信贷企业13家,各项贷款余额4846万元,其中不良贷款占贷款总余额的73.89%。面对机构新、资产质量差的状况,办事处领导班子和全办员工,不怨天尤人,而是眼光向内下大力盘活信贷资产,坚持以法律为武器,依法管贷依法收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6年末,全办贷款收回率达98%,贷款收息率为96%。两年来实现盈利100多万元,人均创利1万多元,压缩不良资产47.73百分点,跃入柳州分行信贷资产质量好、效益高的一等一级行。  相似文献   

12.
<正> 清收风险、呆帐贷款是降低风险贷款率,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近两年来,我行认真总结并吸取其他行处“清贷”的经验做法,积极探索“清贷”有效途径,使“清贷”工作得到顺利开展.近两年收回风险、呆帐贷款占原风险呆帐贷款的67.25%。我们的做法是:1、统一认识,群策群力,狠打“清贷”攻坚战。支行建立了以业务主管行长为组长,信贷、技改、监察、稽核等部门科长为成员的“清贷”领导小组,负责对“清贷”工作的领导.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本支行基层单位多,企业分布广,信贷业务分散.清收难度大,因此信贷员对清收风险贷款存在着畏难情绪,加上本行风险贷款一部分属前几年遗留问题.贷款审批书上签字的行长、科长.信贷员有的已调  相似文献   

13.
张正华 《新金融》1995,(11):28-28
(一)贷款要实行贷审分离首先要有组织机构的保证。贷款业务量较大、分支机构较多的行,可采用二级分离的组织形式,即在管辖分行直属分行本部设立贷款审查处,同时在信贷业务部门内设立信贷岗和审查岗,其操作人员分别称为信贷员和审查员。对于办事处、支行可采用一级分离的组织形式。信贷岗和审查岗分别负责对一般贷款的调查和审查,贷款的决策岗由行长和信贷部门的领导担任,在这同时各行和各部办应成立贷审委员会或贷审小组。 (二)实行贷审分离必须职责分明,权限清楚,尽最做到严格责任制,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信贷岗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与客户的联系,全面调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认真做到贷前调查,测定贷款风险度,办理贷款的发放,负责贷后检查及承担日常贷款管理工作。审查岗的主要任务是对信贷岗提供的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全面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正>向潜力要资金,向效益要资金,加速资金周转,缓解资金供求矛盾,这是今年省工商行工商信贷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在5月初召开的全省工商信贷工作会议上,他们就深度挖潜问题认真进行研究,着重采取“四查四落实”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最近组织干部对全省22个县、市支行和基层办事处的工商信贷工作进行了一次大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是:对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管理情况;发放中短期设备贷款的经济效果;银行的调查研究工作;信贷工作队伍状况等。  相似文献   

16.
一是要把“关口前移”和内控先行贯穿于信贷业务的全过程。要充分认识信贷制度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制定出一整套农村信用社信贷内部控制牵制系统,建立健全完整的信贷授权授信制度;二是建立相对独立的信贷运作机制,坚持贷款“三查”制度和审贷分离制度,严把贷款  相似文献   

17.
<正> 今年以来,我们针对丹诏城市信用社信贷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强化管理的措施,帮助其搞活资金存量,取得一些效果。我们的做法是:一、立足查、帮、促,提高信贷工作水平丹诏城市信用社成立以来,对支持当地“两小”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办社时间较短,信贷工作基础薄弱,职工素质差,因此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今年,我们对该社信贷工作进行强化管理,采取了查、帮、促的方法,以提高其信贷管理水平。“查”:就是检查信贷工作存在问题,该社信贷工作主要问题:1、逾期贷款所占比例大;2、执行贷款“三查”制度差;3、部分贷款档案不健全;4、信贷员没有  相似文献   

18.
当前,如何有效地防范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形成的内因1、信用社决策者法制观念淡薄。如有的信用社主任对放贷把关不严,未按有关的法律、规定办事,以权代法、人情贷款常有发生。2、“三查”制度流于形式。信贷人员怕辛苦,不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调查报告写得太简单,流于形式;贷后又跟踪检查贷款使用情况,以致贷款被转移用途而未能及时发现。3、违规经营现象严重。以贷还贷,以贷收息和搞帐外经营的现象至今还存在,导致贷户无力偿还贷…  相似文献   

19.
白文芝 《时代金融》2013,(20):108-109
贷后管理是贷款三查制度(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重要环节,也是构成贷款风险全程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对而言,贷后管理却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忽视,使得贷款内风险不能被及时发现,错失采取主动的时机。贷后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大信贷资产出现风险的几率,这就对贷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产责任制落实、稳定后,面对千家万户如何搞好农贷的检查,是值得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一)农贷的检查,是农贷“三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贷前调查和贷中审查的延续和补充,也是做好下一次发放工作的必要准备。贷款的调查、审查、检查三项工作是互相联系、制约和促进的,目的是使贷款合理运用,发挥效益,到期归还。今年来,各地已及时发放了大批农贷支援春耕生产,绝大多数效果较好,但由于贷款单位较多,银行、信用社外勤力量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