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不断增长的经济和人口压力,森林消失和森林破坏的形势日趋严重。致使森林资源遭到重大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乱砍滥伐、乱占林地现象的屡禁不止。重点就这一现象产生的缘由展开分析,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对策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森林与人类从很久远的年代开始,已成为密不可分的部分。然而,由于人们对森林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与破坏,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因此,森林对环境和生态的价值远远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价值。随着不断增长的经济和人口压力,森林消失和森林破坏的形势日趋严重。致使森林资源遭到重大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乱砍滥伐、乱占林地现象的屡禁不止。重点就这一现象产生的缘由展开分析,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对策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左金玲  张弘强 《民营科技》2010,(11):141-141
森林与人类从很久远的年代开始,已成为密不可分的部分。然而,由于人们对森林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与破坏,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因此,森林对环境和生态的价值远远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价值。随着不断增长的经济和人口压力,森林消失和森林破坏的形势日趋严重。致使森林资源遭到重大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乱砍滥伐、乱占林地现象的屡禁不止。重点就这一现象产生的缘由展开分析,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对策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尚玉森 《民营科技》2013,(5):229-229
森林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及为人类提供木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无节制的对森林资源进行消耗和破坏,森林破坏不仅对我们周围环境气候产生消极影响,而且使得人们生活、生产所需木材造成拮据局面。这里旨在研究我国森林资源破坏现状,针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森林资源在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毕研平 《民营科技》2014,(2):260-260
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我国本来就不多的森林资源破坏非常严重。火灾、虫灾等也加剧了对森林的破坏。为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巩固林业改革和发展的大好形势,以下针对当前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友 《活力》2013,(6):44-44
森林防火对森林资源破坏、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建设都有重大影响,森林火灾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但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还是必要的。我们要充分认识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思想上重视,工作上强化,做到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和森林资源安全的统一,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森林能够有效的调节环境气候,而森林资源与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森林资源在最近几年被严重的砍伐和破坏,从而使得森林的环保功能以及森林资源的利用率下降,进而对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都造成了极其严重影响.因此,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措施对森林资源进行培育和管护,针对森林资源要做到合理的利用,从而保障森林资源能够得到良好的保存和开发,进而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就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管护及合理利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森林保护是指预防和消除对森林的各种破坏和灾害,保障林木健康生长,避免或减少森林资源损失的重要措施。森林保护是森林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林业生产建设、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林业站直接担负着管理地方林业、保护森林、发展森林的重任,因而必须增强爱林护林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掌握护林技术,管理和保护好本辖区的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9.
森林是国家资源。保卫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当今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重要课题。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研究和探索林区在开放动态社会条件下森林公安机关预防、发现、打击破坏森林资  相似文献   

10.
王少成 《民营科技》2007,(7):79-79,42
森林保护是指预防和消除对森林的各种破坏和灾害,保障林木健康生长,避免或减少森林资源损失的重要措施。森林保护是森林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林业生产建设、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内容。林业站直接担负着管理地方林业、保护森林、发展森林的重任,因而必须增强爱林护林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掌握护林技术,管理和保护好本辖区的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1.
赵志华 《民营科技》2013,(11):215-215
目前,在我国很多城市为了满足其经济发展而大量砍伐树木,导致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据此,国家已开展封山育林工作,以此提高人们保护森林的意识,保护森林资源,恢复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价值。现就营林主要工程措施封山育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于森林自然资源来说,干旱等自然环境因素对其影响十分重大,一旦面临着火灾的袭击,就会导致森林资源大面积损毁,破坏力十分强大。而在火灾袭击过后,森林资源的恢复修整工作也十分艰巨,因火灾而造成的森林大面积损毁等现象,不仅不利于森林资源恢复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恢复过程中也不能对恢复质量给予良好的保障。鉴于此,论文就火灾损毁林地的森林资源恢复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为相关地区的森林资源恢复工作给予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林业灾害的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杰 《民营科技》2014,(2):243-243
林业生物灾害是由于极端的自然、人为因素或者它们的共同作用,使森林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的有序状态遭到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失衡,少数生物抢占生态位,森林资源遭到破坏,造成林业生物灾害。林业生物灾害包括森林植物感染病虫鼠害、有害植物侵入和野生动物感染疫病等。如何有效地防治林木的雨雪灾害及病虫等灾害,采取有切实可行的减灾措施,是林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大举措。  相似文献   

14.
森林采伐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措施,也是连接森林经营与社会需求的重要一环。建立并实施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森林年采伐量来达到逐年增加森林资源的存量,从而最终实现森林永续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在新的形势下研究能保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森林资源管理新制度迫在眉睫。完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对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的生产供给和生态效益,对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近年来,全国各地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危害极为严重:一是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我国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二是常发性森林病虫如松毛虫、森林鼠、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等害虫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三是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暴发。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工作是决定我国森林群体健康成长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6.
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近年来,全国各地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危害极为严重:一是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我国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二是常发性森林病虫如松毛虫、森林鼠、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等害虫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三是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暴发。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工作是决定我国森林群体健康成长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7.
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近年来,全国各地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危害极为严重:一是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我国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二是常发性森林病虫如松毛虫、森林鼠、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等害虫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三是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暴发.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工作是决定我国森林群体健康成长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8.
森林资源不仅是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物质资源,同时林业做为一种经济体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支柱性产业,但是在长期的林木开采过程当中,很多情况下都是进行盲目的、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乱砍滥伐,对我国的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要想保持林业经济的稳定性,以及相应的生态环境,就需要对森林资源实现相应的生态采运,使得对森林的开采更加的科学合理,实现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针对森林生态采用技术在日常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洪山 《民营科技》2014,(1):249-249
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由于森林功能的多样性,所以其在促进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对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对森林资源进行乱砍滥伐的现象也在不断的加重,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所以为了有效的解决保护与采伐之间的关系,需要针对当前导致森林资源乱砍滥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使森林资源得以健康、持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20.
我国第六次(1999~2003年)森林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为1.479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8.21%,只相当于世界平均覆盖率的3/5,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公顷,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6。随着森林资源重要作用的日益显现,近年来,被称为"不冒烟火灾"的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已经超过森林大火,因此,森林害虫的综合治理和有效防治成为我国森林保护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