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违约责任制度是保障债权实现及债务履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合同中的违约责任是指合同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又称债权)时,依法应承担的一种民事责任.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违约责任的概念与特征、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违约责任的形态、违约责任的免责事由以及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来分析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2.
民事责任的认定必须遵循一定的归责原则,合同法上的违约责任也要遵循归责原则.本文结合我国现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从内涵界定、归责原则、免责事由三个方面对违约责任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对更好地贯彻民事审判工作精神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劳动法修订在即的背景下,鉴于现行劳动法对劳动合同违约责任规定的欠缺,追究劳动合同违约责任时应充分考虑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制度是现代商业社会“制度生态”的重要内容,不仅要明确劳动合同违约责任与其相关责任之间的界限,而且要注意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在违约形态、构成要件、责任承担方式、归责原则及免责事由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性,力求将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价值定位于公平和效率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常静 《商》2014,(15):109-110
不可抗力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免责事由之一,《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国际普遍认可的公约对不可抗力皆做出了规定。然而在判例中,成功援引不可抗力免责的情形却很少,本文从与不可抗力免责相关的案例出发,通过分析案例中与不可抗力免责相关的情形,研究国际货物买卖中不可抗力免责的构成条件及限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保险法上的“意外”的分析为对象,先后探讨了“意外”的概念界定,其判断标准。然后进一步探讨其与免责事由的联系,并对重大过失能否免责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扶帅 《商》2013,(13):214-214
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中,犯罪成立须依次具备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不一定违法,违法的行为不一定有责。责任阻却事由是指虽然有违法行为,且侵害了法益,但因为有免责事由的存在而不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目前旅游安全事故频发的事实已经引起关注。旅行社安全保障义务是一项法定义务,包括正确的旅游信息披露、服务管理、危险提醒、救助等义务。旅行社的安全保障义务责任既有违约责任,又有侵权责任,但在某些情形下可以免责。  相似文献   

8.
潘敏 《现代商贸工业》2014,(18):158-158
根据《新环保法》、《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对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特征、构成要件、免责事由进行分析,阐述了我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主要法律依据,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开发缺陷在产品责任与召回制度中的法律冲突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哲 《消费经济》2006,22(3):87-89
开发缺陷属于产品责任的免责事由。发现开发缺陷后制造商应予以召回,但如果不予召回,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是否仍然免责呢?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应当免责。但免责会纵容生产者对开发缺陷产品采取听之任之的消极态度,使召回难以实施,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文章认为免责应当是相对的。如果投入流通后的科学技术水平能够发现缺陷存在的,就应当及时告知用户和消费者,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缺陷,否则不应免责。为此,首先应修改《产品质量法》,明确开发缺陷的认定标准,限定开发缺陷的范围;其次,制定缺陷产品召回的一般性立法,控制和消除开发缺陷;再次,明确制造商对于开发缺陷产品在召回制度中的民事法律责任。责任方式以补偿性赔偿为主,惩罚性赔偿为辅。  相似文献   

10.
主要对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两个现实案例提出侵权责任是会与违约责任产生竞合的问题。将继续对侵权和违约两种责任的理论进行辨析,分别探讨了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得知两者主要存在归责事由、举证责任等区别。随后,对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产生竞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的类型进行了阐述,并在第四部分对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的处置方式进行论述。分别从国外和我国的处理方式进行论述,世界各国对责任竞合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禁止竞合、允许竞合和限制竞合,我国属于允许竞合的处理模式。最后对提出关于如何进一步做好两种责任相互竞合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动物致害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127条规定动物致人损害适用无过错责任,在受害人和第三人存在过错的情况下,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可以免责。新颁布的《侵权责任法》对动物致害责任规定更为具体,但是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把第三人过错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对动物园饲养动物适用过错推定责任。  相似文献   

12.
曹玉丽 《商》2014,(48):211-211
归责原则是侵权责任理论的核心基础,是在司法实践中处理侵权纠纷案件的基本准则。归责原则不同,侵权行为的分类不同。责任构成要件也不同。本文具体分析环境侵权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免责事由。希望能为同行在进行环境侵权归责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程万邦 《中国市场》2010,(28):119-119
法律对经营者的保障义务作出明确规定,不仅有利于促进商品、服务领域在安全方面加强管理,以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体现对人的关照和尊重,而且也有利于合理补偿受害人的损失。本文对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的性质、责任类型、免责事由等作初步论述与探讨,以期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公布了《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规定》将于2003年2月1日正式施行。 《规定》共分八个部分,即一般规定、受理与管辖、诉讼方式、虚假陈述的认定、归责与免责事由、共同侵权责任、损失认定、附则,共计三十七条。  相似文献   

15.
《商》2016,(14)
提单制度形成于14世纪的航运实践,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发展,提单在海上货物运输贸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承运人应当在收回正本提单的情况下交付货物,但由于海运技术的发展和提单故有的缺陷,无单放货现象在海上货物运输中时有发生。它对无单放货的相关当事人和国际贸易正常秩序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我国法律和《鹿特丹规则》都对无单放货的法律性质、承运人的免责事由及赔偿责任限制作出了不同的规定。通过将二者的比较分析,不难发现,我国法律在无单放货的法律责任性质方面的规定更为具体,有利于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而在承运人的免责事由和赔偿责任限制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总体上说,我国立法者还应结合《鹿特丹规则》和其它国际公约的合理之处对无单放货的法律责任问题进行更完善的立法。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上对ATM取款行为的性质存在金融机构交易说、与银行代理人交易说和使用交易工具说,其中第二种学说较为妥当。英国通过银行惯例守则细化ATM下银行的相关义务,而我国在这一方面尚属空白。银行和客户针对ATM取款行为均应承担严格责任,其中银行以不可抗力和客户本身的过错为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17.
《商》2015,(40):227-228
农民特权曾被视为一项侵权免责的法定事由,然而随着生物技术的崛起与迅速发展,当前农民特权在国际社会上逐步受到限制。纵观我国法律,农民特权规定并不完善,这显然不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因而我国可以借鉴欧盟和印度有关农民特权的规定,平衡农民和育种者之间权益,完善我国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广泛运用,侵权问题也随之而来。文章从微信公众平台版主、粉丝和提供者三方主体入手,认定了各方侵权的情形,并对法律免责事由在微信公众平台侵权中的适用做出新的解释,最后,提出各方应当在参与微信公众平台时提高著作权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政府也应该尽快完善相关规定,对移动互联网的侵权行为做出合理规制。  相似文献   

19.
保价条款不仅是违约责任条款,而且从缔约目的和实际功能来看还具有担保性,后者表现为保价约定既通过事先特殊防范措施保障用户债权的实现,又通过对限赔条款的排除适用使用户方能够获得更为充分的救济,尤其是其对不可抗力这一法定免责事由的排斥,更表现出其优越于一般担保措施的超强担保力。正是这一性质使保价条款成为快递服务合同的从合同,而从合同在成立判断上的独立性决定了该条款是否成立应依独立合同的成立标准来判断。保价条款的成立既包括通常合同之一般要件,又包括反映其个性特征的某些特殊要件,即前者要求当事人应对保价之必要条款协商一致,并对是否保价做出肯定性勾选;后者要求快递企业依法对保价条款履行了提示义务,且寄件人在缔约时依约支付了保价费。在对保价条款进行效力评判时,应明确评价对象仅限于特定条款范围,属于快递企业自主经营权并作为双方缔约前提的事项,并非保价条款的效力评价对象。对于保价条款中的低保低赔约定,可以根据故意、重大过失造成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之法律规定否定其效力,但不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有关格式条款的效力规范判定其无效,也不应依据该法中的显失公平规定对其予以撤销。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侵权法律救济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中国报业》2012,(2):108-109
新闻传播业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随着新闻传播业的快速发展,与之相伴的新闻传播侵权事件时有发生。发生新闻传播侵权事件后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救济,是新闻传播侵权理论与务实方面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拟探讨新闻传播侵权的构成要件、法律责任、救济途径、免责事由等问题,以期能对解决新闻传播侵权法律救济这一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