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林斯斯 《现代乡镇》2006,(11):92-94
培育农民现代法律意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却不容乐观,轻法意识、畏法意识、无论意识、伦理意识、清官意识比较严重。法律对农民而言缺乏亲和力,乡土规范有广阔市场,法律在农村社会处于弱势地位,法律运行过程中的失范等是导致中国农民法律意识培育的弱后的主要原因。完善立法,改善执法和司法树立良好法律形象坚持送法下乡等是培育农民法律意识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拥有居住证的农业人口以及城市的农民工人口越来越多,占城市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分析我国近些年来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与进城农民有关的社会问题,绝大部分都是由于进城农民化水平低,自我保护意识差,法律知识淡薄所造成。因此,现阶段加快农民的法律意识培养,提高农民的化知识水平,引导农民知法、守法,并且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法制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传统法律文化深厚的影响,广大农村仍然存在着农民法律意识与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法治不和谐的现象,这直接阻滞着新农村的建设。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提高,培养新型农民,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从国家法律及省内立法与农村土地制度实践的角度,对目前存在争论的几种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关主体进行对比分析可看出,法律规范设计的粗疏是导致农村集体土地合法权利难以得到保护的主要障碍。为了实现责、权、利之统一,切实保护农民集体土地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必须创新管理理念和机制,努力探索农民集体土地经营管理权与所有权统一归于村民委员会的新型农民集体土地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新一轮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话语权。因为,农民是自己土地的“主人”和利益获得者,只有让农民说了算数,新的改革才能成功。同时,政府应为农民的土地流转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切实支持农民维护自己应有的数量。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立法工作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但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登记办法、内部治理、与政府与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财产根本等问题仍然存在不同意见。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明确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明确登记办法、确保成员的主体地位、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机构设置、明确财产要配方式、规范政府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如何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阶段,大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在广袤的农村大地涌现出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组织载体,有效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的今天,对其立法是规范这一新兴组织形式的需要,也是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实现国家对其保护和支持的需要。但遗憾的是,尽管对合作经济立法的酝酿准备工作已进行了多年,相关法律、法规还是没有出台,现有的法律制度设计明显滞后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的发展。而据CAPAC(合作社发展促进委员会)信息库提供的信息显示,目前全世界至少已有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颁布了有关合作社的法律。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西部。建设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律应先行,应该高度关注土地法律问题,保持西部农村的稳定;重视和关切农业生产、农村综合改革的法律问题,促进西部农村的发展;关注社会保障的法律问题;完善法律服务制度,使农民成为遵纪守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9.
白洋 《理论观察》2013,(1):90-91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如何提高农民素质问题又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农民素质整体偏低,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比较大,这就直接影响了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我们针对当前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主要在文化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法律知识的普及三个方面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0.
陶爱萍 《乡镇经济》2008,24(12):75-80
和谐农村建设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行为模式,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农民对法与法治的认知、信任、依赖、尊崇的状况及其行为模式还不符合以法治为内在要求和保障的和谐农村构建的需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民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农民法治教育的目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贴近农村实际、了解农民需要,确定重心、丰富形式、拓宽渠道、健全机制,把法律知识的普及统摄于法治理想及其价值目标的宣扬之下,传播正确的法治理念,帮助农民树立法治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土地管理由于在现在低成本的法律制度、政治环境等约束下,暴露出了愈来愈多的问题,如法律制度不能给予农民对土地的处置权、农村土地产权不够明晰、农村土地不能流转、征地制度对农民的伤害等等,矛盾日益突出,问题亟待解决,这样就要求我们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改革并积极探索其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用法律保护农民承包农村集体土地的权益,关系到我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能否稳定,也是我国农村家庭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问题,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关键是抓住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的建设。建立农村土地登记制度和农地纠纷解决机制是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建设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刘军 《黑河学刊》2012,(2):102-103
党中央提出“三农”问题,要求把农民的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农民利益保障需要宪法、经济法和其他法律的共同提供支撑。本文从经济法的角度,从利益与利益机制的角度探索保护农民权益与经济法的结合,总结了农民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维护农民权益的利益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权利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保护好农民的宪法和法律权利。当前农民权利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应深入分析农民权利缺失的原因,寻求农民权利保障的对策,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王莉 《魅力中国》2011,(14):177-177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明文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是否享有平等权值得人们深思。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农民的平等权等公民权利已成为不可忽视也不可逃避的现实问题。对农民的歧视对待的现象应该得到改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农民权利现状,以农民平等权为视角,分析我国农民平等权缺失的原因以及实现农民平等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农村法治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西部农村法治进展缓慢,主要原固有:法律知识不足导致农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不高,使其维权意识淡薄;落后的经济状况也直接影响执法和司法的公平与效率;根深蒂固的传统民间丈化、宗法观念等导致农民不是依靠法律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最终阻隔了其法治理念的形成。本文通过对西部农村法治现状的分析,探寻原因,并就如何推动西部农村法治建设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调查研究报告》2006,(222):3-13
九江市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有效促进了优势农业资源的开发和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延伸,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利润。针对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加快立法,尽快解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问题,建立国家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支持扶助制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合作经济》2008,(1):18-19
合作社法实施已有半年多,它能对农民合作产生多大的推动作用?农民自己的合作社发展会遇到什么阻力?与农民存在利益关系的企业和商家会如何应对农民的合作组织?这些是萦绕在众多已经参加、准备参加合作社农民心中的疑问。这些,都需要地方出台配套法律细则,因地制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科学决策》2004,(11):60-61
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最近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尽管以集体方式行动的动力必须源自于农民自身,但是政府能够创造一个促进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健康发展的环境。首先,政府领导人需要制定促进和保护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法律法规。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法律地位需要明确。  相似文献   

20.
国外农业保险法的启示与借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是正在转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同时也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其中,农业损失占了相当比重。为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巩固农村改革成果,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对发展农业保险要求十分迫切。而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农业发展和保护制度,对相关法律的依赖程度是相当强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对国外农业保险法律进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已有的尝试经验与国情,大力加速构建我国农业保险立法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