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又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年度。LG、戴尔、奔驰等重量级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踏上了危机这块企业发展中的浮冰。综观它们的做法可以发现,成功的危机处理不仅能有效化解企业面临的危机,并能通过危机处理过程,促进外界对企业的了解,重塑企业的良好形象;不成功的危机处理方式,则会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把企业推向衰败的泥潭。因此,危机管理在企业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全球化竞争中,面对危机,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如何管理危机,变危机为商机呢?  相似文献   

2.
峰岭 《企业世界》2004,(6):38-39
随着国际产业升级加快,新一轮职业转移全球化潮流正在掀起,给我们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近年来,欧美企业在向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产业领域进军中,一方面人才不足,需要通过职业转移吸收国外人才进入本国企业: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向外转移产业时,一同将职业转移出去,  相似文献   

3.
危机下,如何让继任之树长青?“有力的领导”才能创造“有力的增长”,企业能否在危机中突破,取决于他们的领导团队能否在思维和能力方面进行突破,中国的领先企业已经在发展和培养领导力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和修炼,优秀的企业在危机中也不放松对领导力的培养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东方管理哲学思想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在我国的外资企业都遭遇了种种意想不到危机的考验。本文要探究的是为什么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中、在同样的危机袭击面前,有的企业可以镇定自若,在最短时间内平复危机,而有的企业却应对无方,损失惨重?这里我们试将东方管理哲学思想中的十五要素来剖析和总结我国企业危机管理中成败的规律和特征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紧迫感》     
《中外企业文化》2009,(6):95-95
紧迫感是多变经济形势下的核心生存能力!全球经济剧变,企业面临危机,变革成为解决危机的关键问题。如何在危机中发现机遇,成功变革自救?我们看到,企业的各种变革措施纷纷出台,持续改进、企业再造,到外包策略、缩小规模,甚至裁员并购,都是变革所采取的方式。但是到目前为止,在企业界变革失败的机率远远超过了成功的机率。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论危机管理和危机沟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球化的趋势使以往的厂商层面的乃至行业层面的竞争模式,逐步被产业竞争代替。企业面临来自消费者的压力,面临着对有限的共同的资源市场的强烈竞争,同时面临着被社会的认同和支持的需求。在争取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出现危机事件的概率显著增加,危机事件对于企业,产业甚至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本文尝试对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和危机处理中的沟通能力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在新的竞争态势下,企业发展和危机事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因为对于企业而言,此时恰是从低谷走向高峰的开始。如果能从低谷中走出,不仅意味着企业有了战胜危机的勇气,也有了走出危机的办法,更为抵达高峰奠定基础。笔者认为,企业从危机中走出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持续不断地创新。那么,企业该如何创新呢?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是“强者”也是“弱者”,过去几年中,在接二连三的企业危机事件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企业家危机.中国企业家怎么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企业家的崩溃?是外部环境的驱使,还是企业家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印刷产业近年来一直处于技术曰益更新、市场需求目益高涨的高速发展之中。然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一行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中小型印刷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业内人士是如何看待眼前的这些困难呢?  相似文献   

10.
是什么让达索能够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困难时刻,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受到危机波及最小的中国企业,此刻该做些什么?是不是已经到了“抄底”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康军 《上海企业》2009,(7):18-1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使得部分工厂出现了严重亏损和倒闭,但是也存在着部分企业生产订单来不及做的情况。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给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的思考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首都新能源产业技术联盟”如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如何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为新能源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3.
由于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许多出口主导型的企业面临危机。一些人士认为。这正是倒逼中国产业升级的良机,而另一些人认为,面对紧缺的资金、低素质的劳动力、明显不公的激励机制,中国的产业升级又能升到哪儿去?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百年不遇、影响深远。危机激发变革,世界在变,中国在变,企业也在变。只有积极主动地变革.才能战胜危机、抢占先机、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这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共识。企业需要树立怎样的理念,做出怎样的决策,采取怎样的行动,才能在变革中铸造新的竞争优势、赢得危机之后中国企业的崛起?本次峰会上,众多商业领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深层次、多角度地对此展开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危机中有商机,如今已成为经济动荡中企业界的关键词之一。然而,“中国制造”在危机中的商机何在?“中国制造”如何才能赢得商机?政府应如何扶助企业提高掘金能力?记者日前走访了珠三角一些优势企业,透视在全球经济动荡中这些企业眼中的商机。  相似文献   

16.
周其仁 《中外管理》2008,(12):54-56
经济困难,是谁惹的祸? 目前中国的经济困难,是多种力量复合发生作用的结果。 第一种力量,是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其实,中国经济形势的转折,包括世界经济形势的转折,在次贷危机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次贷危机只不过是一个引爆点,使得经济衰退势头变得更加有戏剧性。中国企业由于高度依赖外需,在外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出口顺差随之下降,使得靠出口带动的国内产业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家》2010,(1):46-47
危机,前所未有的观念冲击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主要是受害者而非始作俑者,其所受的冲击不如成熟市场那么严重,但是危机对中国企业在观念上的冲击和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危机之前,西方成熟市场的管理思想和领先企业经验和实践是中国企业学习的榜样,它们给中国企业带来启迪和奋起追赶意识。然而,突然之间,老师出了问题,目标似乎没有了,这或多或少造成了中国企业家的困惑和疑虑。我们还需要同国际接轨吗?中国还应该进一步放开金融和资本市场吗?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中国,中国的制造业受到影响,其中外向型的制造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己连续制定应对措施,采取了有力的行动,以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那么,一个具体的企业,是如何认识危机,如何应对危机的?又是如何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方针的?2009年初,北京的一个企业家为自己的企业做出了“逆市而动”的若干项工作安排。  相似文献   

19.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企业发展面临许多新形势、新情况.怎样支持和帮助企业发展? 11月6日,在上海市质量协会承办的“2008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质量创新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质量专家和企业家相聚一堂.共话在危机中抓机遇、在危机中保持竞争优势、在危机中提升国际竞争力等热点议题。  相似文献   

20.
危机处理     
转机与危机,一字之差,天渊之别,关键在哪里?层出不穷的危机,堵不胜堵,防不胜防,怎样可以绕开陷阱?当企业身临险境,忽然间大厦将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