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对1992至2011年上海市保险需求周期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上海市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需求周期的长度以及影响因素均不相同.上海市人身保险需求周期和财产保险需求周期的长度分别为5年左右和8年左右.上海市人身保险需求波动主要受上海市经济周期波动、上海市财政支出波动、上海市人口数量波动以及上海市人均储蓄存款波动的影响,且上海市人身保险需求与各影响因素的波动方向是一致的.而上海市财产保险需求波动主要受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波动、人均GDP波动以及区域性和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且上海市财产保险需求与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GDP的波动方向都是一致的,而区域性和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会减少上海市财产保险需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鉴经济周期的周期分析方法,对非税收入的经典周期特征和现代周期特征进行分析,并同GDP和税收收入的周期波动特征进行对比,然后分阶段分别构建税收收入和GDP、政府收入总额中非税收入比例以及非税收入和GDP、政府收入总额中税收收入比例的OLS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非税收入的周期波动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和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重要的分界点;第二,改革开放之前,非税收入和GDP呈现出明显的顺周期特征,然而改革开放后非税收入和GDP出现了反周期波动,经济的繁荣伴随的却是非税收入的下降;第三,非税收入和税收收入的相互影响具有非对称性,税收收入的影响居主导地位,税收收入比重的提升会挤出非税收入,然而非税收入的发展却不必然挤出税收收入,甚至还对税收收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历来受到中国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经济周期理论为依据,采用GDP增速指标和“谷—谷”法,将1953-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分为11个周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从改革开放前的“低位—剧烈振荡”型转变为改革开放后的“高位—平缓波动”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波动呈现微波化特征,经济周期波动整体上呈收敛态势.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是内部传导机制与外部冲击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别从内生和外生角度探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一个基于CF滤波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宏观时间序列经验特征中概括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是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研究的欠缺所在.本文采集23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数据,运用新近提出的CF滤波,分解得到它们的周期性成分,并计算这些周期性成分的标准差、自相关系数以及它们之间的时差相关系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经验特征,总结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并与美国的研究结果加以对比,揭示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经验特征和典型化事实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本文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Lucas(1977)命题,也有助于为相关理论发展和宏观调控操作提供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工贸易的周期性波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加工贸易持续增长,加工贸易波动也在增强.自1983年以来,中国加工贸易经历了七次短周期波动、两次中周期波动(其中第一次中周期波动具有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的特征)和一次中长周期波动;中国加工贸易的长周期与GDP的长周期具有相似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中,投资的周期波动被认为是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本文选取了山东省1990~2007年的年度数据,通过分析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实际GDP增长率的波动状况,采用H-P滤波描述和测度经济周期和投资周期,并运用统计方法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与实际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关系,且自1990年以来,山东省投资和GDP的周期性具有显著的一致性,最后本文给出了简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2年1-3季度广东经济增长为7.9%,高出第一季度0.7个百分点,但为1992年有季度GDP计算以来同期最低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较为困难的时期是否已经过去,如何判断当前经济走势?本文从经济周期角度进行分析研判。经济周期波动的状态和特征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固有的特征现象,其产生既有经济体系内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一)改革以来,广东经历快起快落至平起快落四轮经济增长周期。  相似文献   

8.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运用协整理论,研究了1953--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与实际GD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费和实际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建立了能源消费与实际GDP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并通过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和实际GDP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存在能源消费到实际GDP的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存在实际GDP到能源消费的长期格兰杰因果关系。采用HP滤波技术分离出能源消费和实际GDP的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对能源消费和实际GDP的趋势成分、周期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和实际GDP的趋势成分之间存在共同趋势,能源消费和实际GDP的波动成分具有相同的波动特征。最后得出结论:中国能源消费与实际GDP之间的协整关系与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共同波动有关。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的存在性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波动态势,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运行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周期性波动,并且波动周期长度大约是六年,同时经济周期在逐渐拉长,波动幅度逐渐缩小,经济周期波动态势整体上呈收敛态势.这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宏观调控能力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0.
航空工业是一国的战略性产业,关系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研究航空工业经济的周期波动特征对于反映航空工业发展现状,有效预测航空工业的未来发展态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多种计量方法从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方面分析了我国航空工业的经济周期阶段及具体特征,并分析了导致航空工业周期波动的因素包括政策、技术、制度、产品结构以及民航需求增长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减缓航空工业周期波动的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行航空工业体制改革,不断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1.
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问题的认识和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痛苦历程。中国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问题的研究有其自身的社会背景。从1953-2002年间,中国先后经历了五个经济波动周期,在前3个波动周期中,由于制度安排和人为因素,中国经济显现出古典型经济衰退态势。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两次波动周期中,却能保持经济高增长态势,这是由于中国在完成经济体制转型的同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其核心是以积极的税收政策为支撑去应对经济周期中的负面影响,并取得不凡的成就。在中国经济新一轮周期波动中,税收政策要根据中国经济的变化,适时把握其特点和运用条件,更有效地发挥其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2.
陈小伟 《时代经贸》2013,(20):90-91
在08年的经济危机后,世界步入新一轮经济周期。航运业作为典型的周期行业,其企业价值波动随经济周期波动剧烈。本文通过对中国远洋的战略分析和企业价值评估,提出一些面对经济周期波动评估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保险波动与经济波动:顺周期抑或逆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保险周期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的拓展延伸。本文将保险波动关系解构为保险数量波动和保险质量波动,构建保险数量波动模型和保险质量波动模型,研究保险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的相依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保险数量和GDP是顺周期波动的;在经济子系统中,保险数量与消费、外贸子系统顺周期波动,而与投资周期无显著联系。保险质量与GDP、投资、消费、贸易、CPI、股市均无显著的规律波动关系,但保险质量和市场利率显著反向波动。保险质量和保险数量之间具有稳定的逆向波动关系。基于以上发现,笔者认为,无论保险公司还是监管机构,都应该更加关注保险波动的经济规律,注重保险质量提升,在保险周期间采用相应的措施维持保险产业的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14.
苑德军 《经济问题》1990,(11):43-46
经济扩张和收缩的重复交替形成经济周期,而货币政策扩张和收缩的重复交替则形成货币政策波动周期。经济周期决定和牵制货币政策波动周期,但反过来,货币政策波动周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对于经济周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利用HP滤波和时间趋势剔除技术对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对数序列(季度)进行了长期趋势的剥离,得到了反映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周期成分;区分了关于经济周期的两种类型的非对称:深度型(DEEP)非对称和陡峭型(STEEP)非对称;利用Sichel(1993)提出的对经济周期非对称性的检验方法,对中国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了非对称性的检验,结果发现了实际GDP(对数)等经济变量中周期性非对称的证据.实际GDP(对数)序列出现周期性非对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证研究表明价格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了非对称性调整,而价格的非对称性调整会导致对社会资源的非对称配置,进而导致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态势与经济增长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经济与管理》2009,23(2):11-14
随着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最近一轮经济周期波动出现了新的态势.随着中国政府最近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的措施,房地产过度扩张之后遇到的资源和需求约束将不复存在,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长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7.
采用1978—2015年中国电力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数据,基于"三区制"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研究了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动态转变过程,识别和划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力周期和经济周期的阶段,并分析了两者在不同阶段的协同性。结果表明:电力周期和经济周期均具有低速增长期、稳定增长期和高速增长期三个区制转移特征;电力消费在低速增长期和高速增长期的波动性明显高于GDP,而在稳定增长期的波动性则显著小于GDP;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是电力周期和经济周期的静态协同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两者处于非协同期;之后,两者处于显著的跨区制动态协同期,且处于协同期的电力周期与经济周期在时间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转轨时期"市场成长"背景,将我国的经济周期分为体制性波动和市场性波动两个方面。进一步,根据改进的Koren和Tenreyro分解方法将我国的地区经济周期分为体制性波动、市场性波动和其他波动三个方面。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周期呈现出市场性波动和其他波动不断增强,体制性波动不断减弱的长期趋势;东部地区的市场性波动和其他波动要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的市场性波动,中西部地区的体制性波动要显著大于东部地区的体制性波动。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是我国地区经济周期差异化的重要原因,而稳步的区域市场化推进策略,培育完善、健全的全国统一市场机制是实现我国经济周期"高位收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机器学习的决策树算法对中国金融韧性指数的构成指标进行筛选,使用熵权法构建2011年1月至2020年6月中国金融韧性指数,基于离散小波分析方法测度了金融韧性周期并研究其叠加效应,采用BK分解方法进行不同频域下金融韧性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交互分析.本文得出三点结论:第一,金融韧性的主周期表现为28 ~ 32个月的高频短周期,它由不同频率的波动叠加构成,主要包括金融韧性三个评价维度的叠加效应,高频短周期的波动主要由防御抵抗能力和适应恢复能力波动导致,中频中周期主要由转换学习能力波动导致.第二,在金融韧性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交互分析中,金融韧性周期对经济周期波动产生了较高的冲击影响,主要表现为高频短周期效应;而经济周期对金融韧性周期波动也会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低频长周期效应.第三,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金融韧性周期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小;经济周期对金融韧性周期波动的影响也较小,但是该影响在未来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未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本轮经济周期传导机制的特点 (一)市场化传导机制与周期波动平滑化 1.改革前后的比较。增长比较:改革前(1953-1977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6.48%(这里的年平均为简单算术平均);而改革后(1978-2004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51%(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