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可以看成由拥有控制权的大股东和众多分散的中小股东构成.在股权融资中,大股东可以凭借其控股权剥夺中小股东利益,获得控制权收益.本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了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行为,给出大股东获取控制权收益的条件,并就如何防止其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行为及相应的监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股权的集中导致了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委托代理关系":一方面,大、小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享有共同利益,这促使大股东合理地使用手中的控制权扩大公司的价值,产生对公司的"支撑"行为;另一方面,控制权的集中使大股东通过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而获得私利,产生对公司的"掏空"行为。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大股东掏空现象愈演愈烈的实际,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动机、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害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控制权私利产生的原因,认为上市公司部分改制的特性,以及由此形成的二元股权结柏是控制权私利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对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缺乏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蒋双玉  张鹏 《商》2014,(8):29-29
关联交易作为一种普遍的市场交易行为,在帮助企业降低交易成本、规避经营风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同样由于关联交易的存在带来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产生了控制权代理成本。本文通过分析基于关联交易的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缓解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冲突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商》2015,(13)
在我国,大股东占有绝大数股份,拥有着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大股东们利用这些控制权直接或间接的侵害中小股东利益,且这种侵害方式有许多种。如直接占用资金、关联交易、违规担保等。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利益,阻碍了社会主义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大股东侵害行为的表现形式进行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来规范大股东的侵害行为。  相似文献   

6.
真实经济中存在大量的大股东利益侵占现象,本文认为,这是股东经济权力天然非对等的必然结果.本文从放松股东为同一性质主体假定和股东间非对等经济权力入手,建立企业剩余分配的博弈模型,推演出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过程和实现机制,指出通过控制权实现利益侵占是市场失灵的必然结果,市场机制本身无法解决.  相似文献   

7.
为防止大股东滥用资本多数原则,使中小股东有真正的决策权,中国证监会于2004年试行分类表决制,以加强中小股东表决权重.但由于分类表决制存在的缺陷使中小股东的决策权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成为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工具.本文通过分析分类表决制的适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海润光伏为例,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资产重组中大股东承诺履行与上市公司高额现金股利分配的关系及其对投资者利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润光伏在公司实际净利润远低于大股东承诺业绩情况下实施的高额派现,有向大股东输送现金以满足其向上市公司支付承诺补偿款之嫌,并给中小股东利益造成巨大损失。为切实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监管当局应当加强对资本市场中大股东承诺行为的监管,尤其是承诺履行层面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德吉央宗 《商》2014,(47):225-225
为维护公司股东利益,当代大多数国家公司法中都规定了一股一权原则和资本多数决原则.但也因此导致公司大股东在行使表决权时可能会基于私利损害公司和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所以有必要在特定的情况下排除某些特别利害关系的股东表决权,来体现法律上追求的实质公平,真正维护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在原公司法中,大股东对董事会以及对公司人事和管理的控制会容易就演变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权利滥用,这严重损害了股东间的利益平衡。基于此,去年底新修改的公司法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双管齐下,制约大股东的权利,并从管理、监督以及法律救济三大方面对中小股东的权利和其保护做了全方位的改进。尽管仍存在不足,但是修改后的公司法在处理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利益平衡的问题上确实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 2 0 0 3年上半年发生的国有股权转让交易为样本 ,以受让方是否成为第一大股东和受让的股份数量与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数量的比值代表受让方对受让公司的控制权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控制权的私人收益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具有较高的私人收益 ,这反映了我国法律体系对中小投资者缺乏足够保护。  相似文献   

12.
谌琴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0):85-86
当前,由于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突出,监督、制约功能不全,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害的情况屡见不鲜。且由于法律对投资者缺乏足够的保护,中国上市公司中的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严重侵害着中小股东的利益。通过分析了大股东行为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了相关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股权集中控制的所有权结构下,作为重要治理机制的审计委员会和独立董事,由于受大股东控制,其监督功能被抑制.大股东可以凭借信息优势隐瞒真实业绩,通过财务欺诈侵犯中小股东利益.本文选取万福生科作为研究的案例对象,从股权集中控制的视角分析财务欺诈行为.研究发现,在股权集中控制下,万福生科董事会听命于控股股东,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受股权结构的约束,不能有效地发挥内部监督作用,导致大股东利用控制权随意操纵利润和违规进行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4.
股东利益保护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保护更是公司制度公平与效率的前提。先从几个方面对弱势利益相关者进行讨论,然后在前人基础上从法律、财务控制权安排、利益分配三方面来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资本市场,控股股东普遍存在,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使得控股股东有通过非效率投资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的动机,公司治理是制约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减少非效率投资的重要机制,公司治理是否能很好地抑制大股东非效率投资?公司治理的抑制作用是否会受到大股东持股的影响?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式研究发现:公司治理会弱化利益冲突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利益冲突也能抑制公司治理对非效率投资的作用。实证检验的结果基本支持上述结论,公司治理会抑制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而公司治理的抑制作用在大股东控制权较低和不存在两权分离时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6.
陈丹洁 《现代商业》2014,(3):135-136
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一直普遍存在着几个的根深蒂固的问题,股权集中度过高、股权制衡度偏低、大股东控制着公司的所有权、控制权市场的难以形成、小股东地位的缺失、大股东对于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等等,本文以我国深圳交易所上市的A股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从对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等指标的定量分析对上市公司控制权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度刻画,回答了诸如大股东手中的控制权对于公司绩效是否有影响、其他股东对于大股东的股权制衡程度对于公司绩效是否有影响、有着怎样的影响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股东合作与竞争关系的一个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司治理文献对所有者与经营者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行了广泛分析 ,但缺乏对大股东之间合作与竞争关系的研究。利用博弈理论 ,本文对大股东合作与竞争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表明 :对于最大化自己收益的大股东而言 ,对长期收益和控制权潜在收益考虑得越多 ,则他们之间进行合作的可能性也越大 ,而相互竞争或不合作的可能性越小。所以 ,对于上市公司和宏观管理机构而言 ,鼓励大股东进行真诚合作并防止他们通过合谋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肖海莲  胡挺 《财贸研究》2007,18(6):108-114
外部大股东一方面具有减少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又会利用控制权侵占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公司绩效;约束大股东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在诸多约束大股东侵占的机制中,公司声誉机制被认为是约束大股东利益侵占的有效机制。本文采用2004年126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大股东侵占度和公司声誉制约机制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股东侵占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公司声誉对公司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此外,我们还发现法律环境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股东补偿、激励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申尊焕 《财贸研究》2003,14(5):76-80
公司治理理论表明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问题 ,但已有理论缺乏对其侵害原因的分析。依据公共选择理论 ,大股东提供的监督服务是一种俱乐部产品 ;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博弈分析表明 ,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是为补偿其监督成本 ,且大股东数量越多 ,其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越小。为防止大股东侵害行为的发生 ,并提高大股东的监督水平和公司长远利益 ,就应对大股东的监督进行补偿 ,并给予激励。  相似文献   

20.
朱琪 《商业研究》2005,62(16):38-43
公司兼并和收购市场中企业控制权机机制、控制权争夺的价值、控制权争夺的福利效应、大股东在公司控制权争夺中对公司政策产生影响。外部性排除了负有义务的股东完全取得接管收益的可能性,无论控制权争夺的结果如何,股东财富在控制权争夺其间是增加的。从股东的福利效应方面来说,控制权争夺的失败也就是股东财富的损失。大股东提高了预期利润,并且他们所占股份越多,则提高越大。董事会的失误导致了敌意接管的出现,可由公司控制的外部市场对董事会的疏忽作用进行弥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