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量化宽松政策是非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旨在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增加市场中的流通货币数量,刺激消费。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情形下,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势必会对其他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论述辅以数据分析的方法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目的以及对美国本身的经济、对中国经济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名义利率降到百年来最低水平,面临着"流动性陷阱",多国央行在通过实施传统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过程中发现传统货币政策的失调,因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实施了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在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摆脱金融危机阴影的同时,给全球经济和各国货币政策带来了较大影响。这是因为美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输出者,货币政策的实施有明显的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回顾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进程,探讨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以及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金缨子  张莉 《商》2013,(5):136-137
为促进本国经济增长,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至今美国已实施四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作为美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和最大债权国,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美国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量化宽松政策对两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2015,(41):110-111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采取了很多以量化宽松(QE)为核心的经济用于刺激的政策,这个政策一共四轮,它持续了5年多。美国经济逐渐恢复后,就业情况好转,美国公民要求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呼声逐渐涌现。本文就针对美国退出QE,分析这一政策可能对中国产生的各项重大影响,并提出中国应对美国退出QE政策的可操作性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期美国经济产生的复苏迹象,美联储官员对是否应继续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意见分歧。回顾和总结分析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的情况及影响,并就美国可能采取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或选择退出政策两种手段分别提出我国应对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联储宣布从2014年1月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规模,意味着美国长达五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正式进入退出阶段,美国开始逐渐收紧流动性,大量资本开始回流,美元也步入上升通道。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给我国带来了明显的负溢出效应,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加强货币政策的微观定向调控、审慎对待短期资本的开放、保持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议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采用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一方面导致我国出现严重的输入性通胀,另一方面迫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货币政策陷入到两难的境地。为了应对美国这一政策,我国需要全面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等政策组合,避免成为美国货币政策的牺牲品。同时以此为契机,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并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王鹏  惠佩瑶 《商业科技》2014,(10):121-121
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为维护美国金融资本市场稳定,逐步恢复宏观经济,美联储共进行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这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的量化宽松必然会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造成冲击。文章试图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维度来分析美国量化宽松对中国经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的正反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央行继近似零利率政策与零利率政策实行后,以中长期债券为核心,进行基础货币供给增加,带动资金流转,刺激经济复苏的一种货币政策。本文通过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日本量化宽松政策进行回顾,探寻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与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美国经济有望进一步复苏,量化宽松政策很可能在年内完全退出,但低利率政策仍将保持较长时间。美联储退出QE3将加大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改变全球资本流动格局,加大新兴市场金融风险。一、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情况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美联储自2008年11月起共实施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并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0.25%历史最低点。量化宽松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及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量化宽松政策不仅影响美国国内经济及金融,其效应还溢出至其他国家,且日本、欧盟等也竞相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这种恶性竞争将严重损害全球经济。本文首先基于改进的M-F模型探究了货币政策风险国际传染机理,然后从短期热钱资本、长期国际资本、国际贸易渠道三个角度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路径,并创新性地提出政府适应性学习行为也是重要的货币政策风险溢出路径之一,同时收集有关数据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通过上述路径对我国的溢出效应大小。  相似文献   

12.
欧洲央行在用尽常规工具之后,经济依然疲软,没有恢复的迹象,在2015年1月22日宣布实行为期18个月的量化宽松政策,而社会各界对于此举也是褒贬不一。本文从欧洲量化宽松推出的背景、美国与欧洲量化宽松的对比和影响等方面对欧洲量化宽松政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美联储从2008年11月首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截至2012年12月,前后共出台过四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每次出台的背景和内容都不同,所期望解决的问题也有差异。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逻辑是什么?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世界和中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积极措施应对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一、美国历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内容、背景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了这种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本文对该政策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运用计量模型对该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于增加流动性、防止通货紧缩有一定作用,但长期效果不明显。而在刺激经济复苏方面,效果微弱。因此,本文认为,美联储应谨慎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才能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经济仍未走上正常轨道和就业形势依然不佳的情况下,美联储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依赖度不会减弱。截至6月底,美联储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行将期满,在美国经济明显放缓和通货膨胀压力抬头的情形下,美联储货币政策面临着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6.
美国自从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曾经先后两次推出了宽松政策,从而刺激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时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全球其它国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定义及措施入手,重点论述了这一政策对我国国际贸易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以及我国应对这一政策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文玲 《商业时代》2011,(32):51-52
本文梳理了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分析了此背景下美元处于霸权地位给他国造成的消极影响:全球"流动性过剩"、严重通货膨胀等严重问题。面对美国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应加强区域货币的合作来抵御。但在现实经济的实施中存在着诸多困难,文章从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的角度提出了应对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首先通过对美国量化宽松的定义和实践情况进行介绍;其次从多个角度分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影响;最后有针对性的对我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的重创,阻止危机的进一步蔓延,美联储在2009年3月启动了第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E1),截至目前已经推出了QE4。总体来看,2013年美国经济的复苏势头良好,失业率下降的速度也快于美联储2012年年底的预期,通胀水平依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势头的逐渐夯实,美联储也开始逐渐将量化宽松政策  相似文献   

20.
逸云 《中国拍卖》2012,(11):20-25
2012年下半年,外部的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美国和欧盟在9月相继推出了新一轮量化宽松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