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熊怡 《今日重庆》2009,(5):57-57
龙骨坡抬工号子是巫山县域内抬工们劳作时所唱的歌谣,发源于巫山县庙宇镇,这种民间音乐形式是在巫山人世世代代辛勤劳动的汗水里孕育而产生,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2008年,重庆巫山龙骨坡抬工号子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
荣昌绝织     
熊怡 《今日重庆》2009,(4):100-1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 荣昌夏布 荣量夏布.汉代称之为“蜀布”.唐宋发展为”斑布”、“简布”。系以麻为原料生产的布料,史上用作贡品。清代康熙后期形成商品生产.远销省外.甚至朝鲜、日本和南洋等地,是荣昌久负盛名的传统特产。  相似文献   

3.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在川渝菜系中,豆豉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可以说无豉不成席。永川因豆豉闻名于世。这一粒粒美味可口的豆子,色泽黑亮,其味纯香,甘成调和。2008年,国务院公布“永川豆豉酿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4.
酉阳民歌     
酉阳民歌是土家人在节日喜庆、婚丧祭祀等活动中表现出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酉阳州志》记载:“土人面对篝火歌舞膜拜以祀神”。歌词的艺术情感真挚深刻,寓意深长,曲调丰富、优美流畅。2008年,酉阳民歌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5.
金桥吹打     
熊怡 《今日重庆》2009,(5):46-46
有“天下第一唢呐,人间第二奇鼓”之称的金桥民间吹打,是巴渝民族文化中一笔珍贵的财富,也是这一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金桥吹打,曲目繁多,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是一种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2006年,重庆金桥吹打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6.
《中国老区建设》2008,(10):65-65
逢年过节,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会舞起龙灯。在今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曲周龙灯”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7.
社火,在北方亦称射虎,是主要流传于陕西、山西等地区民间的一种节日庆典民俗活动,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神,这是西北地区人民千百年延续下来的一种民间信仰的遗脉.学界对南方社火文化的研究留有很大的空白,甚至很少有人知道南方也有社火.江西丰城社火就是南方民间社火的代表.丰城社火是神话崇拜与祖先崇拜相结合、祈福心理与民间信仰相结合、民间娱乐文化与商业文化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丰城社火文化经历了新的嬗变,如今变得重新复兴.要保护传承丰城社火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熊怡 《今日重庆》2009,(5):49-49
地处武陵山脉与长江三峡库区交汇处,古代巴国腹心地带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孕育、传唱和发展的石柱土家“啰儿调”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蜚声海内外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就是石柱土家“啰儿调”民歌的代表作之一。2006年,石柱土家啰儿调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9.
走马镇流传着一种由以“走马”(赶马)为职业的人群口头创作并传承的民间故事,人们通常将其称作“走马故事”。走马场建立于明末清初并很快得以兴盛,故事与之同步发展,其产生形成至少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古镇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客商,民间故事也得到了创造和交流。2006年,走马镇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丈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0.
雨蔚 《中国西部》2006,(8):56-57
2005年11月,新疆木卡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三批“人类口述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聚会等意,这里转译为大曲,是穆斯林民族的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表演形式。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  相似文献   

11.
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相似文献   

12.
梁山灯戏     
梁山灯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史料记载,梁山灯戏早在明代正德年间就从民间的“玩灯”和“秧歌戏”母体脱颖而出,距今有近500年历史。2006年,梁山灯戏被成功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3.
春节前夕,在广东省兴宁市永和镇蓝排村的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下称熙和湾)内,美轮美奂的花灯形成了一片华丽的灯海。1月14日晚,2020中国(兴宁)花灯文化节暨广东省第八届花灯文化节·梅州兴宁第二届花灯文化旅游节开幕了。  相似文献   

14.
秀山花灯     
易刚 《今日重庆》2009,(5):50-51
秀山花灯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花灯艺术最具代表性而命名,又称跳花灯、耍花灯、花灯戏,是集宗教、民俗、歌舞、杂技、纸扎艺术为一体的民间文化现象和民间表演艺术,广泛流传于四川、湖南、贵州、湖北四省交界的土家族聚居地区。2006年,秀山花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5.
王欣 《走向世界》2010,(8):34-37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之一,家人亲友相聚一堂热热闹闹地包饺子、吃汤圆、放鞭炮、祈求家人平安幸福……许许多多的中国家庭都以同样隆重而传统的形式度过这一天。然而,对于青岛的一些家庭而言,由于克利伯帆船队员的到来,他们的元宵节和往年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焰火吐艳,彩花飘散,灯组闪亮,欢呼声响彻广场,彩灯公园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于老一代自贡人来说,国际恐龙灯会是骄傲、是荣誉,深深的嵌入了每一个自贡人的生命中;对于年轻一代来说,灯会将传统与现代结合于一体,是一个喜庆的春节大聚会。置身于彩灯的海洋中,浓郁的南国之风迎面扑来。  相似文献   

17.
佚名 《宁波通讯》2014,(4):70-73
正月十四下午一时左右,随着阵阵烟花爆竹声响,汇聚在宁海前童古镇鼓亭馆广场的18杠鼓亭、抬阁、秋千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前行。前童元宵行会——这一场延续了五百年的盛会就此拉开帷幕。据《塔山童氏族谱》记载,前童元宵行会始于明中叶,盛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以鼓亭抬阁为特色,在江浙一带独一无二。  相似文献   

18.
阆中是一片生活的热土,近3000年的巴渝文化作为"母体"催生了众多的文化品种,川北灯戏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9.
龟座凤形灯     
日照市海曲汉墓的发掘出土了一批比较重要的青铜器。洗、鼎、钫、壶等大多残破,只有灯、炉、带钩、铜镜保存比较好。其中一件龟座凤形灯造型优美,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因其具有的独特艺术造型,被国家文物局编写的《2002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一书作为封面图片。灯约出现于春秋时期,汉代已较为常见。龟座凤形灯出土于日照海曲汉墓107号墓。灯盏口径10.6厘米,通高18厘米。顶部为浅圆盘形灯盏,中间为一展翅凤鸟灯柱,以龟为座,凤鸟首顶着灯盏,凤鸟足踏龟背。整个器形造型优美,制作精巧,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日照海曲汉墓出土的汉代龟座凤形灯刻…  相似文献   

20.
彩灯、恐龙和井盐号称自贡三绝,被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骄傲地推举为可以象征这片土地的光彩。如果说恐龙是造化对于自贡的钟爱, 从而留下了这史前的神秘礼物,井盐象征着这座因盐而兴的城市那深重的盐文化为中心的近代文明,那么彩灯则无疑是当代自贡最具亮色和代表意义的新兴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