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汇担保项下人民币贷款 外汇担保项下人民币贷款是由境外金融机构或境内外资金融机构提供信用保证(含备用信用证)或由境内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外汇质押,由我行向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发放的人民币贷款.贷款人办理该项业务的审批权限应依照总行人民币贷款授权管理有关规定执行,超过审批权限的,报上级行审批.贷款的人民币汇率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期人民币基准汇率,外汇担保履约时汇率为当日中国工商银行挂牌外汇买入价.  相似文献   

2.
束冰 《中国外汇》2006,(5):71-71
政策分析 外汇质押项下人民币贷款政策的演变从一侧面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外汇政策监管重点。随着近年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进行了多次调整,2005年2月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调整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办法的通知》(汇发[2005]7号),对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办法进一步作出重大调整。首先,将境内机构超限额结汇期限由10个工作日延长为90日,允许境内机构在其经常项目外汇账户余额超出核定限额后的90日内仍可保留其外汇资金。其次,扩大了按实际外汇收入100%核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的企业范围。  相似文献   

3.
所谓“外汇担保项下人民币贷款”是指由境外金融机构或境内外资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保证或由境内外商商投资企业提供外汇质押,由境内中资外汇指定银行向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发放的人民币代款。我国于1998年10月起开办这一业务,199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对该项业务中的质押外汇范围、借贷款人进行了重新界定,放宽了原有的部分限制。这对缓解外商投资企业人民币资金短缺,拓融资渠道,支持生产发展以弥补“禁止外币在境内流通”的不足之处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随着人民币利率的下调以及对美元汇率的升值预期,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也积极利用这一业务形式,调整公司的本外币结构。福建省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外汇担保项下人民币贷款,并呈现出一些特点,当前如何进一步加强外汇担保项下人民币贷款的管理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为打击跨境投机活动,遏制资本项下结汇快速增长势头,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了"支付结汇制度",规定无人民币资金用途的外汇资本金不得结汇.为了突破这一限制,华融担保有限公司在银行的配合下,走了一条迂回曲折之路:先将外汇资本金用做短期质押贷款,然后将所贷人民币资金划走,贷款到期后再将所押外汇结汇还贷.不过,这条路的尽头是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外商投资项下资本金结汇监管效率,便利企业投资资金运作,外汇局于2002年6月发布了《关于改革外商投资项下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的通知》(汇发[2002]59号,下称《通知》),对于符合条件的银行,外汇局可以授权其办理外商投资项下资本金结汇审批业务。《通知》实施10年来,通过授权银行按照外汇管理规定审核和办理资本金结汇,不但大大便利了企业,也使外汇局从日常的业务审批中解脱出来,从而可以抽出精力进一步加强事后监管。但近年来,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管理方式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为统一中外资企业的外汇管理政策,促进公平竞争.帮助企业合理规避汇率风险,外汇局上海市分局从2009年10月开始在全同率先进行中资企业外汇质押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个人项下外汇收入和结汇额大幅增加,其中既有正常原因也有非正常原因,外汇管理部门应改变现行管理模式,从完善制度,转变方式,改进手段等方面入手,加强对个人外汇奖金流入和结汇的管理,以提高监管成效。  相似文献   

8.
外商投资项下资本金结汇管理是我国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管理方式历经多次调整完善,对提高外汇监管效率,便利外商投资企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现行外商投资项下资本金结汇管理因一些因素的存在,在兼顾投资便利化和加强外汇管理方面仍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9.
政策法规     
《中国货币市场》2012,(12):80-80
外汇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调整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 11月2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调整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通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取消部分直接投资项下管理环节,如取消直接投资相关账户开立、入账、结汇以及购付汇核准:二是进一步简化现有管理程序,如简化直接投资项下外汇账户类型;三是进一步放松直接投资项下资金运用的限制.如放宽直接投资项下外汇账户开立个数及异地开户限制等。  相似文献   

10.
朱茜 《上海金融》2007,(4):75-77
中国在外汇管理政策上长期实行宽进严出的倾斜式管理,对外汇流入和结汇的规定比较宽松、原则、单薄,对外汇流出和售汇的管理则相对严格、具体、完善。笔者试从资本项目下结汇管理、贸易信贷管理、外债登记管理等方面,对进一步完善相关外汇管理政策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不是直接申请人民币贷款,而是先申请外汇贷款;在取得外汇贷款后,不是使用外汇资金,而是将外汇贷款结汇给银行,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这种现象称为贷款替代。贷款替代发生的主要原因有:本外币贷款利率存在差异、国内执行紧缩货币政策与本币具有升值预期。贷款替代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与取得汇兑收益的同时,也会给一国的宏观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贷款替代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货款时,不是直接申请人民币贷款,而是先申请外汇贷款;在取得外汇贷款后, 不是使用外汇资金,而是将外汇贷款结汇给银行,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这种现象称为贷款替代。贷款替代发生的主要原因有:本外币贷款利率存在差异、国内执行紧缩货币政策与本币具有升值预期。贷款替代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与取得汇兑收益的同时,也会给一国的宏观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世华 《中国外汇》2014,(13):40-40
外汇管理政策规定,当资本金账户累计付汇额达到95%时,办理结汇的银行要对前期已结汇资金用途的真实性进行审查。个别银行因经办人员的“疏忽”,未在达到规定比例时对前期人民币用途进行核查,导致企业结汇资金改变了用途,银行和企业双双受到外汇局的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外汇管理政策由"宽进严出"逐渐向均衡管理过渡,在放宽购汇条件的同时,结汇政策逐渐调整为以实际需求为前提。这些政策的施行,对抑制非生产需求结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骗结外汇处罚条款缺失问题严重影响了结汇政策的执行效果,亟需完善。其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现行《条例》无对结汇主体违规结汇的处罚条款。《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及其他外汇管理  相似文献   

15.
对西安市个人外汇管理政策问卷调查显示,个人对外汇管理政策关注度显著提高,个人结售汇变化趋势与政策的调控重点呈现明显的正向对应关系。个人外汇管理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主要是,个人资本项目外汇资金流入的便利大于流出,个人储蓄账户结汇管理有待进一步明确。建议尽快出台鼓励个人外汇投资的配套政策措施,明确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以及加强境内个人投资外汇保险所涉外汇资金存入储蓄账户后的结汇管理。  相似文献   

16.
赵鹏 《上海保险》2003,(2):9-10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保险业务外汇管理暂行规定》,这一规定已于2002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暂行规定共七章五十六条,明确规定了外汇局和保监会在外汇保险监管方面的职责分工,保险经营机构外汇业务的市场准入和退出,保险经营机构外汇业务及其外汇账户管理,保险代理机构和经纪公司外汇收支管理,保险业务项下的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外汇》2007,(9):I0012-I0015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 为适应保税监管区域功能进一步拓展和转型的需要,便利区内企业贸易投资,经商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总局制定了《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见附件,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整合了现行适用于不同保税监管区域的多项外汇管理政策,在继续保持部分优惠政策的同时,调整了购汇、结汇等保税监管区域内外不尽一致的政策内容,并进一步简化了对外支付审核程序。现将《办法》印发你们,请贯彻执行,并就出口加工区企业外汇账户问题明确如下:  相似文献   

18.
企业借外汇贷款结汇的动机明显增强。这反映在上海市外债结汇呈现大幅增长态势。2001年全年外债结汇才数亿美元,2002年这一数字已接近十位数,2003年在2002年基础上差不多又翻了一番。其中,境内外资银行发放的贷款结汇比例超过18%,2004年一季度这一比例约为30%,在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全部外债结汇中境内外资银行外汇贷款结汇占比超过40%。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2月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内外汇贷款外汇管理方式改革的通知》。与原规定相比,此次改革意义深远。对企业来部,简化了办事手续,疏通了融资渠道;而银行则增加了自主权和主动性,有利于银行更好地管理其债权;从外汇管理角度看,有利于监管水平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资本项下顺差增长势头十分迅猛,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流入已成为资本项下流入资金的重要渠道。现行资本金结汇管理规定以《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支付结汇管理有关业务操作问题的通知》(汇综发[2008]142号)为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