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师》2016,(10)
企业财务风险大多数是由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引起的,因此建立一个高效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可以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的。文章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风险作为研究对象,从公司治理中股东、管理层、董事会三个方面出发,分别对民营上市公司中顾群特征、管理层特征和董事会特征与财务风险进行讨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管理层收购的融资行为亟待规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收购资金来源很不正常。由此引致财务杠杆风险过大;使得公司管理层的行为进一步扭曲,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采取利用上市公司资产来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办法侵害公司、债权人和其他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本认为应尽快采取措施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融资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尽管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负债水平有所下降,但这并不等同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现状不容易导致财务风险的形成;而在越来越注重公司投资价值的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会越来越注重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我们在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的同时,应当把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实行MBO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管理层收购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者结构和控制权结构,使企业经营者变成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在我国,MBO被视为国企改革中一种明晰产权的手段,在上市公司更被推崇为取代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并购经典。从理论上说似乎合乎逻辑,甚至不无几分创意,但在实践中却不切实际、不符合国情。本文分析了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着操作风险、机制风险、价格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问题。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管理层收购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继外资购并、民营企业收购国有资本之后的第三大"国退民进"方式。  相似文献   

5.
吴世农  许年行 《经济研究》2004,39(6):105-116
本文以 1 995年 2月— 2 0 0 2年 6月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考察和对比三个定价模型———CAPM、三因素模型和特征模型。实证研究发现 :(1 )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账面市值比效应”(BMEffect)和“规模效应”(SIZEEffect) ,但对于小公司则不存在“1月份效应” ;(2 )三因素模型比CAPM能更好地描述股票横截面收益的变化 ;(3 )基于“股票横截面收益是由公司特征决定”的非理性定价理论的特征模型不成立 ,而基于“股票横截面收益是由风险因素决定”的理性定价理论的三因素模型成立。这些发现说明 ,账面市值比和公司规模这二个变量代表的是一种“风险因素” ,并非“特征因素” ,因此中国股票横截面收益的变化取决于风险因素 ,而非特征因素。作者认为 ,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股市长期的同涨同跌特征。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股市的低速的背景下开始允许上市公司以集合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票.股票回购的一般动机主要有提高或稳定公司股价、优化资本结构、合理避税,传递公司良好信号.但是股份回购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存在增加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和信誉风险、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风险、损害投资者利益的风险,提高股票回购的有效性必须加强股票回购的监管,并就回购影响的处置、资金来源,回购价格、信息披露、回购的处置途径、回购方式等方面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的证据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黄贵海  宋敏 《经济学》2004,3(2):395-414
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随企业规模、非债务性避税规模和公司固定资产的增加而增大,随公司盈利能力增加而减小,而且同上市公司所属行业相关。同时,它还会受到所有权结构的影响。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随公司经营风险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企业倾向于持有较低的长期债务。同融资的优序假说相比,静态权衡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似乎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治股市欺诈须下猛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跃利 《经济论坛》2002,(10):18-20
新世纪伊始,蹒跚前行了十年的中国证券市场似乎开始显出疲惫。原先一直包装得很好的各种骗局和谎言开始显山露水:先是中科系股市操纵案资金链条断裂,从窝里斗发展到自己跳出来辩白;再是创造了中国股市首家百元天价的亿安科技原形毕露,主谋者畏罪潜逃。随着管理层的认识深化和对金融风险的高度警觉,市场规范和监管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种违法违规事件浮出水面。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案例频繁曝光,许多昔日的明星和标兵企业纷纷落马,一些一直颇受尊重的知名企业家也难脱干系。上市公司明星银广夏竟也是当事人胆大包天、完全伪造的典型。…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收购(MBO)在扩大管理层持股比例、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运作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中国,由于各种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相应的监控机制,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存在着诸多问题,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条件尚不成熟,照搬国外的运作模式存在较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收购的中外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在法律环境、制度基础、公司治理结构、文化背景、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我国的管理层收购与西方的管理层收购存在显著区别,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收购动因西方学者关于管理层收购动因的研究,通常采用企业组织理论,特别是Alchian andWoodward(1987)的理论,主要的研究观点如下:(1)在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和组织结构中,股东会存在机会主义行为,主要有两类:抢劫(Holdup)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这样,管理层的专属性人力资本投资容易遭到抢劫。在公众公司里,管理层的准租金可能会部分或者…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9,(5)
公司治理指公司的管理和控制体制,对公司财务风险影响重大。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现象,这对公司经营管理来看是个隐患。许多中小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风险,是股权结构中存在"一股独大"所导致的。因此,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避财务风险,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管理层风险报酬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明海  卢锐 《当代财经》2004,(3):98-101
本文结合我国制度背景,分析不同控股股东类型下的上市公司管理层风险及其风险报酬的特征.并初步检验了管理层报酬计划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不同控股股东类型下的管理层报酬和持股比例是有差异的;大多数控股类型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报酬一定程度上与净利润或股价相关,但政府部门和外资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报酬计划并未显现其激励性;相对于股价而言,上市公司管理层报酬更多地与净利润相关。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八大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管理层收购 (MBO)在扩大管理层持股比例、改善股权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运作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种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缺乏相应的监控机制 ,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存在着诸多问题 ,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条件尚不成熟 ,照搬国外的运作模式存在较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风险是指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具有关键作用的因素的不确定性。风险具有双面性,它既可能带来损失(负面影响),也可能带来机会(正面影响)。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实体,目标是维护信誉与价值。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有:1.战略风险。如公司视野过窄、未能认识到竞争对手的实力、缺乏对各项法规制度(如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财务规章及其他法规)了解的违法风险、诉讼风险、税务惩罚风险、健康和安全风险、环境问题带来的风险等。2.财务风险。包括利率风险、货币风险、资本成本过高风险、财务资源滥用风险、员工的欺诈行为风险?  相似文献   

15.
段钊  涂秋阳  胡春  周红 《经济管理》2023,(8):145-166
信任关系受损时上市公司需要及时进行信任修复,但现有研究对管理层如何通过信息披露进行信任修复的研究有待完善。本文以2009—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利用CSR信息披露进行信任修复的行为机制、主要方式与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面临绩效落差时,上市公司会通过调整CSR报告中履行社会责任行为与绩效的证据含量来实施信任修复,即增强CSR报告实据性程度是管理层信任修复的一个重要手段,具体特征为三要素和四要素实据性模式使用的增加,以及关于CSR行为的实据性描述多于绩效描述;上述关系在经过第三方独立鉴证以及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净语调越积极的样本中被削弱;CSR报告披露后,短期内实据性程度与披露方的股票累计超额收益并不相关,但长期来看这一信任修复方式具有抑制崩盘风险的效果。本研究为揭示上市公司如何通过CSR信息披露实施信任修复提供了理论解释与经验证据,对于深入理解企业信息披露动机与后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随企业规模、非债务性避税规模和公司固定资产的增加而增大,随公司盈利能力增加而减小,而且同上市公司所属行业相关。同时,它还会受到所有权结构的影响。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随公司经营风险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企业倾向于持有较低的长期债务。同融资的优序假说相比,静态权衡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似乎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股票信用具有软约束、高风险特征。我国股票信用缺失严重,表现为,随意更改募集资金投向;严重的财务造假;普遍的低分红;市场过度投机。这种局面与整个社会信用缺乏有关,但主要是上市公司流通股股权约束软化、对失信违规公司惩戒不力及政府对股市隐性信用担保等带来的结果。建立健全股票信用,应改善整个社会信用,调整公司股权结构,强化流通股股权约束,逐步解除政府对股市的隐性担保,建立社会对上市公司股票信用的评价机制,尤其是要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加大对失信违规公司的惩戒力度。  相似文献   

18.
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随企业规模、非债务性避税规模和公司固定资产的增加而增大,随公司盈利能力增加而减小,而且同上市公司所属行业相关.同时,它还会受到所有权结构的影响.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随公司经营风险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企业倾向于持有较低的长期债务.同融资的优序假说相比,静态权衡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似乎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9.
前言 财务风险是企业众多风险中的一种,是指企业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风险。由于财务风险涉及到上市公司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公司内部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公司环境中的各个因素。可以说,财务风险是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20.
以2012年160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定量分析股权结构、债务结构和所有者权益构成等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财务风险影响的回归模型拟合优度良好,财务风险水平整体上较低,财务运行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