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意产业已成为众多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引擎。传统陶瓷产业具有很强的文化和艺术属性,完全可以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形成全新的陶瓷创意产业。本文简要追踪、观察我国陶瓷创意产业发展进程,引发进一步推动陶瓷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陶瓷创意产业的陶艺推广中国是全球公认的陶瓷文化发源地,陶瓷文化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而博大精深中国陶瓷艺术,在漫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周瑶  邓亚菲 《魅力中国》2011,(21):58-58
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和形成教育对象的素质结构.我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国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舞台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陶瓷文化同时,还应该注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陶瓷艺术赏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在效载体。  相似文献   

3.
刘阳 《黑河学刊》2014,(2):55-55,64
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行销天下,对日本陶瓷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包括陶瓷生产、艺术以及出口。现今,景德镇陶瓷发展却落后于日本。  相似文献   

4.
《走向世界》2014,(8):98-99
潮州是中国的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陶瓷产区。千百年来,潮州境内韩江两岸的瓷窑星罗棋布,陶瓷技艺在一代代能工巧匠们的劳作身影中薪火相传。特别是通花瓷和瓷花技艺,以“薄如纸、细如丝”在瓷坛一枝独秀,饮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5.
肖亚旭 《魅力中国》2010,(16):70-70
中国陶瓷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很大一部分内容为陶瓷史。中国陶瓷艺术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享誉海内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陶瓷艺术通过造型与釉色,以及各种彩绘装饰工艺的结合,其体现出来的设计美学价值。是任何其他工艺美术无法企及的。  相似文献   

6.
一万年的历史显示了陶瓷艺术的博大精深,上千种的工艺成就了陶瓷文化的笃厚弥新。一件件制品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传说激发着一代代人探索的欲望。精致生活催生精品艺术,精品艺术打造精致生活。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陶瓷的内涵体现了不同朝代的精神,不同时代的文化,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文化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必须有生态思维的指导,而生态思维的形成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千年的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在陶瓷生产制度、陶瓷装饰技法、陶瓷创作意境中包含着浓郁的生态思维,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当代陶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启示。要推动陶瓷行业的发展,需要在建构生态型制度、完善新型生态机制、培养可持续发展思维模式三个方面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正>瓷器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兴起、昌盛、失传、恢复,以及再次兴盛的过程。最能代表中华瓷器文化的定瓷,是在周恩来总理的号召下得以恢复烧制工艺的。"中国定窑第一人"陈文增先生,是通过近四十年的努力,让融合中国文化的中华定瓷重新站在世界舞台上的陶瓷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10.
陈筱云 《魅力中国》2013,(34):79-79
一、前言 “生活陶艺”概念的提出是80年代以后伴随着现代陶艺的发展与成熟产生的新提法,事实上我国的传统陶瓷艺术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具有今天“生活陶艺”概念所具有的内涵与形式。从“生活陶艺”的发展现状上看,日本、韩国、美国、印度等国家的生活陶艺创作队伍、力度、市场供应明显具有优势。但从历史文脉的发展轨迹及其优厚的传统陶瓷文化积淀来看,我国的生活陶艺一直是影响上述国家生活陶艺发展的主要力量。为何传统陶瓷文化的优势与现代陶瓷艺术和生活陶艺的发展具有着两个不同的文化断层?如何来运用传统陶瓷文化及技艺来提高我国生活陶艺的社会功用价值?如何来权衡中西方生活陶艺界的创作观?以下就古代生活陶艺的发展、现代生活陶艺概念提出的背景与文化特征、生活陶艺发展空间的可延续性等角度出发,重新认识我国的生活陶艺。  相似文献   

11.
《现代乡镇》2006,(1):14-15
中国陶瓷名都——佛山市禅城区,以建筑陶瓷为代表的陶瓷产业集群已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陶瓷产业的行业龙头,成为中国陶瓷进军国际建陶业的领军。传承5000年来陶瓷历史文化和工艺精粹,历经20世纪80年代以来率先开创的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的现代化大规模工业生产时代,禅城陶瓷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在我国陶瓷行业中愈加体现出其突出地位和雄厚实力,创造出足以为豪的十个“全国之最”——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陶瓷产业集群;全国大规模陶瓷企业最集中的地区;全国知名陶瓷品牌最集中的地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陶瓷商品集散中心;全国最大,也是我国唯一的国…  相似文献   

12.
赵瑞强 《现代乡镇》2011,(4):112-113
20多年来,唯美陶瓷在掌门人黄建平的领航下,一路披荆斩棘,以文化陶瓷为载体,凭借着马可波罗瓷砖深厚的沉淀,不断创新发展,向着世界品牌的梦想不断挺进。“连续5年入围中国最具品牌价值500强、行业首批AAA级诚信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仿古砖至尊、中国防滑砖大王……”,黄建平说,社会赋予马可波罗瓷砖的荣誉远不止这些。  相似文献   

13.
蒋汐  张三聪 《魅力中国》2013,(31):254-254
为了保证陶瓷粉彩的工艺传承,使粉彩装饰更好地应用于现代陶瓷装饰领域,景德镇各高校在陶瓷艺术的相关专业开设了陶瓷粉彩装饰课程,内容涉及传统技法、理论知识和设计训练三大版块的学习。课程虽然在增强学生的瓷绘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传统艺术文化修养和设计应变能力的欠缺仍是粉彩教育的不足所在。  相似文献   

14.
吴会芳 《老区建设》2013,(24):58-60
本研究以景德镇悠久的陶瓷文化为背景,结合景德镇陶瓷学院办学特色,通过行动研究探讨主题式教学法应用于提升陶瓷英语文化认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用英语语言讲授陶瓷历史文化、陶瓷生产流程、陶瓷的种类、陶瓷产区、陶瓷销售等陶瓷相关知识,学生根据与陶瓷相关的主题开展探究式学习与实践,并以英语语言呈现口头或书面学习报告,实现提高陶瓷英语文化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5.
《山东建设》2006,(8):23-24
陶瓷是文化与历史的凝结。从新石器时代后李文化的“红陶釜”到21世纪国宴用瓷“中华龙”,8000年的陶瓷发展铸就了淄博璀璨的陶瓷文化。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按照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的要求,淄博陶瓷文化要走产业化的道路,让陶瓷文化成为淄博市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山东建设》2005,(4):27-27
日前,中国罗庄陶瓷协会年会暨中国陶瓷科技城项目推介会在罗庄举行,来自上海、淄博等地的陶瓷专家纵论临沂与淄博的陶瓷行业。  相似文献   

17.
11月1日上午,中华航天博物馆载人航天搭载文化艺术珍品收藏仪式在京举行。这次收藏仪式上的藏品包括太空搭载物、“中国梦”系列陶瓷艺术品、“中国梦”太空珍邮大典、“神十”航天员用笔、“神十”任务太空用茶共五大类近二十件文化艺术珍品,是中华航天博物馆近年来收藏门类最广、数量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18.
张岳 《上海经济》2014,(7):70-71
陶瓷——文化留痕甲骨文被公认为中国早期最成熟的文字系统,但并不是最早的中国文字,郭沫若就曾称半坡彩陶上的符号有文字的性质。依据远古陶瓷记载的文化历史而言,中国文字的出现至少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关于景德镇瓷器的想象与官场的灰色经济紧密相连。缘起于请托、招投标等名利之事,催生出来的巨大的礼品需求,支撑了景德镇历史上空前繁荣、兴旺的艺术陶瓷市场。它孕育了一个疯狂增长的艺术陶瓷时代,滋生了大量的仿品、膺品、劣品,批量生产了鱼龙混杂、良荞小齐的大师及伪大师们。这一切正在导致千年瓷都瓷艺术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的衰退。  相似文献   

20.
余志刚  张雪蓉 《魅力中国》2013,(28):100-100
“意境”是贯穿陶瓷绘画艺术作品的灵魂。透过作品的审美意境,陶瓷绘画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得以更生动地传达和更广阔的延伸。集结独特的陶瓷品性和文化内涵。陶瓷绘画艺术创作独具魅力。本文着重介绍了陶瓷绘画的艺术特色,从表现陶瓷绘画审美意境的层面解析了陶瓷绘画的写“意”手法。为陶瓷绘画艺术创作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