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佳 《经济论坛》2006,(11):104-105
证券市场运作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众多投资者的买卖指令转化为合理的均衡价格,即证券交易机制。交易制度作为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持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以及降低交易成本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球证券市场交易制度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报价驱动交易制度,即我们一般说的做市商制度;另一类是指令驱动交易制度,即现在在我国沪深两地采用的集中竞价、电脑撮合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交易制度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谭克  杜猛 《财经科学》2001,(2):79-83
交易制度作为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持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以及降低交易成本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比较了委托指令驱动交易制度与做市商报价驱动交易制度的各自优劣所在。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提出我国创业板市场应引入做市商制度,建立委托驱动制度与做市商制度相结合的混合交易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创业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障碍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根据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交易方式直接关系到交易行为的发生和证券市场的运行,进而影响到证券市场经济职能为发挥程度,因此,选择何种交易方式对证券市场,尤其是新兴的创业板市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本认为,我国的创业板建设应在充分汲取国际上创业板市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届时创业板的实际运行状况,相机引入做市商制度,作为指令驱动系统(撮合系统)的补充,以多种交易制度的有效结合来保障创业板市场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李竟成 《经济经纬》2005,(3):139-141
在阿罗-德布鲁模型中,银行与证券市场是等价的。然而,现实中却存在银行与证券市场两种不同的金融制度。交易费用经济学对此的解释是正的交易费用现实及交易费用结构。两种金融制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金融功能发挥其作用所需的交易成本大小。各个国家之所以出现不同的金融制度结构,关键在于各国降低交易费用所依赖的路径不同。  相似文献   

5.
我国创业板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交易制度初步定为竞价交易制度.世界各国的创业板市场多数引入做市商制度,采用混合交易制度.做市商制度能够为市场增强流动性,促进市场的稳定性,我国引入做市商制度应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李尖 《经济师》2005,(5):135-136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认为,证券交易机制对于证券价格的形成以及证券市场的深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世界上各主要金融市场的发展来看,不同类型的交易机制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市场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机制的选择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在构建未来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机制时,借鉴纽约股票交易所专家制度的经验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NASDAQ市场的巨大成功,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其交易机制的创新。从交易机制角度看,NASDAQ市场的核心是做市商制度。通过实施竞争性的做市商制度,使NASDAQ市场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有效性和公开性。证券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以及证券价格的相对稳定性一直是困扰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焦点。借鉴做市商制度,创新我国证券交易机制,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当务之急。NASDAQ市场的做市商制度做市商制度及其运作现代证券市场的交易机制分为两种,一种为“指令驱动机制”(order-drivensyste…  相似文献   

8.
赵鹏举 《经济经纬》2006,(3):133-135
正反馈交易是投资者依据证券t-1期收益高低决定其第t期买卖行为的一种交易策略,这种交易策略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的证券市场中,使证券市场表现出超常的波动性。本文使用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反馈交易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证券市场同样存在显著的正反馈交易现象,这种现象降低了市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证券市场实行信用交易的特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交易制度在国外虽存在争论,但发达国家大多实行这一制度。在我国实行这一制度,可以壮大券商的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有效根除我国证券市场的透支顽症;有利于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信用制度的完善;有利于释放金融市场风险;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同时,我国股市的上市公司总量大,总市值大,为信用交易提供了现实的物质条件;发达国家信用交易制度的不同做法和经验为我国实行信用交易提供了制度上的借鉴;日趋理性的证券市场为信用交易提供了积极的市场环境。因此,在我国实行信用交易制度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谢平一、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制度经济学分析(一)引入证券市场是制度创新目前关于证券市场的经典性经济学理论有:(1)托宾和马可维茨的“资产选择理论”;(2)威廉·夏普的“资本资产价格理论”;(3)M米勒和莫迪利亚尼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于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的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实践,系统地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制度缺陷和制度变迁需求进行了揭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制度变迁方式、制度环境变迁和制度安排变迁在内的较为系统的制度变迁方案。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在后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应积极推进以建立做空机制、大宗交易制度和混合驱动交易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安排变迁。  相似文献   

12.
与成熟国家证券市场的噪声交易零的特征不同,中国证券市场噪声交易直接影响投资者行为,导致证券市场功能紊乱。其原因在于中外证券市场经历了不同的制度演化路径,中国证券市场制度产生的基础既不是自然演变,也不是投资者的内生需求,而是基于经济改革及企业融资的需要,由政府"有形之手"通过强制制度变革建立起来,中国的噪声交易与证券市场演变过程中的制度安排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证券经纪人制度是成熟证券市场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交易制度。面对当前全球证券市场发展前景,我们应当以国内外成熟经纪人制度为典范,寻求适合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的经纪人制度模式。分析国内证券经纪人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便提高我国券商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信用交易是成熟证券市场普遍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和制度。随着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原来禁止证券信用交易的规定已显得不合时宜,引入证券信用交易势在必行。本文从证券信用交易制度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对市场参与各方的意义以及在我国建立证券信用交易制度的条件等角度对信用交易制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研究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即1968年德姆塞茨发表了《交易成本》一文,揭开了这一理论的序幕。它主要研究证券市场价格决定的微观机制及其相关问题。在传统的瓦尔拉斯均衡中,研究证券市场价格的决定是把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充其量引入一个拍卖人,而没有考虑市场参与者作为微观个体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因此,市场交易机制就像一个黑箱,具体里面的参与者如何从个体优化的角度进行互动博弈来影响价格的形成没有考察。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定价则是通过分析市场参与者之间如何利用信息进行互动博弈形成价格。事实上,传统理论隐含了证券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而现实的市场由于存在交易费用(如存货成本)、不对称信息,是不完全竞争的。因此进行市场微观结构分析能更好地刻画市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QFII制度的全称是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Institutional Investor)制度,是指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国家,通过认可合格的国外专业投资机构(QFII),允许其投资本国证券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的实质就是绕过资本项目管制的限制,实现国外资金可控地进入国内市场。在印度、韩国、台湾等许多新兴市场的对外开放过程中都推行了QFII制度,实践表明QFII的推行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17.
做市商制度与竞价交易方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文 《经济师》2004,(5):123-124
交易制度的选择是证券市场成败攸关的制度设计。交易制度直接影响交易成本 ,进而影响市场的流动性 ,同时交易制度会影响价格的稳定程度。文章对做市商制度与竞价交易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证券市场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对证券市场组织机构及其交易行为、制度的规定。美日英等国家的证券市场管理体制,有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其证券市场管理体制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在不断强化证券市场管理力度的今天,了解和分  相似文献   

19.
强制信息披露制度是世界各国证券市场日益广泛的做法,目前学术界认为强制信息披露制度成为证券市场必要制度的原因是投资者对披露信息的有限解读能力,但其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基于简单的委托代理模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强制信息披露成为证券市场必需的制度的原因是经理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引入做市商制度对发展证券市场的作用以及做市商制度存在的缺陷。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提出我国二板市场应建立以指令驱动制度为主 ,以做市商制度为辅的混合交易制度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二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障碍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