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会计师》2009,(11):112-112
国税函[2009]60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外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含内地与香港、澳门签署的税收安排,以下统称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现就缔约对方居民申请享受股息、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等条款规定的税收协定待遇时,如何认定申请人的“受益所有人”身份的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601号文"受益所有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阳 《新理财》2010,(1):95-96
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10月27日发布了国税函[2009]601号文件(以下简称“601号文”),该文件对税收协定或税收安排(以下通称“协定”)下,缔约对方居民就特定收入申请税收协定待遇时,如何认定申请人的“受益所有人”身份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第十二条在按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备案时,纳税人应填报并提交以下资料:(一)《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备案报告表》(见附件1);(二)由税收协定缔约对方主管当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外签署的部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或安排(以下统称"税收协定")列有教师和研究人员条款.根据该条款,缔约一方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在缔约另一方的大学、学院、学校或其他政府承认的教育机构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讲学或科研活动取得的所得,符合税收协定规定条件的,可在缔约另一方享受税收协定规定期限的免税待遇.  相似文献   

5.
《会计师》2017,(3)
<正>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91号我国对外签署的部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或安排(以下统称"税收协定")列有教师和研究人员条款。根据该条款,缔约一方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在缔约另一方的大学、学院、学校或其他政府承认的教育机构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讲学或科研活动取得的所得,符合税收协定规定条件的,可在缔约另一方享受税收协定规定期限的免税待遇。现就进一步完善税收协定教师和研究人员条款执  相似文献   

6.
新常态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必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不仅面临中国的税务问题,更要面临受资国的税务问题;不仅需要熟悉中国与受资国的税收协定,还要熟悉作为投资架构或融资架构的国家与中国和与受资国之间的税收协定。因此,中国的税务会计,不仅要研究营改增等国内税收政策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更要研究国际税务及海外投资税务筹划方法,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助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税务》2009,(12):37-3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外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含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的税收安排,以下统称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现就执行税收协定特许权使用费条款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税收征纳》2006,(6):12-13
我国对外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以下简称协定)利息条款规定,缔约国对方居民从我国境内取得的利息应构成在华纳税义务,税率一般不高于10%,也有个别协定税率低于或高于10%。虽有上述征税规定,但为鼓励缔约国双方资金流动,一些协定规定了缔约国一方中央银行、政府拥有的金融机构或其他组织从另一方取得的利息在另一方免予征税。有些协定在利息条款、协定议定书或换函中还专门列名了予以免税的银行或金融机构。为保证协定关于对利息所得征免税规定的正确执行,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税收征纳》2006,(6):6-9
为了进一步加强税源监控,夯实征管基础,堵塞税收漏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总局决定,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换发税务登记证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税收征纳》2010,(8):48-49
《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已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9]124号)发布实施。现就执行本《办法》补充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税务》2010,(9):43-4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已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9]124号)发布实施。现就执行本〈〈办法》补充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会财会》2010,(10):57-62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解决税务行政争议的作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和保障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相似文献   

13.
顾宁一 《涉外税务》2012,(12):27-30
本文从国际税务惯例的角度对"居民"的一般概念、独立个人居民、一般居民企业和居民信托企业分别进行探讨,对其一般应用范围、判定方式和过程进行描述,并以实际发生的案例作为佐证,厘清国际税收协定中"居民"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财会学习》2012,(8):8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如何理解和认定税收协定中"受益所有人"的通知》(国税函[2009]601号),现对受益所有人身份的认定,公告如下:一、在判定缔约对方居民的受益所有人身份时,应按照国税函[2009]601号文件第二条规定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不应仅因某项不利因素的存在,或者第一条所述"逃避或减少税收、转移或累积利润等目的"的不存在,而做出否定或肯定的认定。二、对国税函[2009]601号文件第二条规定的各因素的理解和判断,可根据不同所得类型通过公司章程、公司财务报表、资金流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1 会计凭证包括()和()。2 在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时 ,对来自税收协定缔约国的居民从中国境内储蓄机构取得的储蓄存款利息所得 ,应按()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3 ()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以降级、撤职、调离工作岗位、解聘或者开除等方式实行打击报复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 依法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在监督检查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负有()。5 某企业于1月28日销售产品一批 ,应收账款100万元 ,规定对方付款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中国在"典型三角案"下进行所得税收抵免时如何适用相关税收协定的问题。认为当中国作为跨国纳税人的居民国进行抵免时,应当按照所得的归属确定相应所得在税收协定上的抵免义务;当中国作为常设机构所在地国进行抵免时,应比较其分别与所得来源地国和居民国缔结的税收协定,以该所得规定较低的预提税税率来计算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  相似文献   

17.
《财会学习》2009,(12):12-13
我国政府对外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含内地与香港、澳门签署的税收安排)中规定了如果“受益所有人”是另一方的居民时可以享受的股息、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等条款的税收协定待遇。2009年10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国税函[2009]601号文,明确了依据税收协定以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定税收协定待遇申请人的“受益所有人”身份的原则和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18.
相互协商程序(Mutual Agreement Procedure,简称MAP)一直是国际税收条约中广泛援引的争端解决方式。近年来.随着国际税收实践日益复杂化,MAP的缺陷和不足已严重影响了税收协定争议的有效解决。作为一种完善措施,美、德等国开始在与别国签订的税收协定中引入仲裁机制,欧盟(EU)、国际商会(ICC)、国际财政协会(IFA)等国际组织还制定了税收争议仲裁示范条款。  相似文献   

19.
刘俊  张杰 《税收征纳》2006,(5):13-13
我国对外谈签的税收协定第五条(常设机构)第一款规定:。常设机构。一语是指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场所;第四款规定:应认为,常设机构不包括专门为本企业进行准备性或辅助性活动的目的所设的固定营业场所。根据联合国税收协定范本注释、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税收协定范本注释以及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做法.对“营业”一语和“准备性或辅助性”一语的含义以及其他涉及常设机构的问题.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财会学习》2010,(8):6-7
◎政策背景 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实施了《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124号,以下简称“《办法》”)。针对一年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国家税务总局于6月21日下发《关于〈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101290号,以下简称“290号文”)就《办法》提出了若干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