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商》2016,(8)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能源生产的压力、全国公路建设、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以及公路客、货运量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关注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与经济、能源、公路建设、税收、公路客货运量的关系。本文选取了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能源生产总量、全国公路里程、各项税收、公路客运量、公路货运量这几项指标,依据我国1990-2012年的相关数据,基于Bootstrap方法对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优于采用逐步回归法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误差率为0.14%;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主要受各项税收和公路货运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传统组合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组合预测方法相对单一预测模型的优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组合预测方法的具体步骤,并对中国汽车市场进行预测,最后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由于汽车保有量剧增,交通堵塞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大城市的顽疾。汽车拥堵降低整个社会的效率,而且加重了空气污染。为弄清楚影响民用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原因,本研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找到了自2008年至2017年的相关数据做定量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以便找出有效控制民用汽车保有量的办法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谈起,分析了目前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大趋势,从而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汽车工业企业的战略选择。希望能够给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对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也能提供借鉴之据。  相似文献   

5.
今天使用的许多个人和家庭用电子设备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是在过去十年中研制成功的。有些产品现尚在研制之中,可望在1990年前提供使用。一些即使是目前尚不能肯定的产品,亦可望在1990年前从实验室进入市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市场变幻莫测,其成功与失败往往同样惊人。例如,0.5英寸磁带家用盒式录像机,仅仅几年之内就发展成为工业中的领先产品。1984年,家用盒式录像机的销售额占消费类电子产品总销售额的45%。可  相似文献   

6.
7.
汽车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从20世纪中期开始,我国汽车产业开始起步,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市场也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本文从经济效应、政策影响、发展趋势、新能源的成本和收益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汽车市场的现状与前景,指出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将迎来汽车行业的"低碳时代"。  相似文献   

8.
9.
现在,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它的附属产业汽车金融对其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的基本内容如下:汽车金融的概念;我国汽车金融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汽车金融产业发展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汽车金融产业未来发展预测。  相似文献   

10.
11.
12.
从1-4月汽车态势看全年总体来看,今年1-4月全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为全年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国有望连续7年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图1)。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是中国加入WTO后承诺汽车整车关税率至25%的期限,在经历了5年的过渡期后,中国汽车行业基本实现可平稳与国际接轨。总体来说,2006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具有以下六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汽车市场的基本状况 几年前,中国加入WTO成为了国际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汽车工业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潮流,连续出现了爆发式增长,2002年,中国汽车总产量超过300万辆,随后几年更是迈上一个新台阶。2003年超过400万辆,2004年超过500万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5大支柱产业之一。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2005年中国汽车工业放缓了前进的步伐,步入稳步增长期,产销迈上570万辆的台阶。  相似文献   

15.
16.
一、近几年我国汽车出口形势回顾 2003年以来,我国汽车出口总量已连续4年保持井喷式增长,增幅高达80%以上;2005年-2006年则成倍增长,出口规模连续两年跃升至新的平台:2006年出口总量突破30万辆(见图1)。  相似文献   

17.
从2002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汽车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和调整式增长两个阶段。2002-2003年汽车总需求年均增长40%左右,2004年乘用车市场率先进入调整阶段,2005年商用车市场进入调整阶段。但是,2005年的汽车市场在成因、特征等方面与2004年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19.
20.
民用运力的动员对军队和国防建设有着重要作用,但对民用汽车运力的经济补偿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少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改革的深化,亟待针对民用汽车运力动员和在执行军事任务时可能发生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制定合理的经济补偿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