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庆涛 《现代企业》2004,(12):20-21
一、中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回顾中国民营企业在创业阶段,总是充满了活力和生机,极富竞争力和开创精神,对各种机会的把握和利用也总是恰到好处。从而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效果和业绩,并得以迅速崛起。然而,就在这些民营企业完成了原始积累,具备了大踏步前进的条件和能力之时,他们有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民营企业迅速崛起,为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到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创立的,它本身带有的缺陷和存在空间,阻碍了民营企业的深度发展。所以,民营企业要跻身“列强”,参与国际竞争,必须进行“二次创业”。 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民营企业在其创立之初,以它自身的特点迅速崛起,促进和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和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发育和扩张,促进和支持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和支持了社会稳定和法制建设。因此,我们在充分肯定民营企业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一般都会经历两个阶段:创业阶段和二次创业阶段。创业阶段,靠的是创始人的眼光、胆识和魄力,能够抓住机遇,使企业迅速成长起来。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时,这种管理模式就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时,就必须要做到4个转变。  相似文献   

4.
何学林 《企业研究》2001,(10):24-26
中国民营企业为什么衰落 不了解中国民营企业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突然崛起,自然也不会懂得它们为什么会在今天整体衰落。而没有一定的经济学素养和深沉历史感,就不会明白中国民营企业为什么衰落。 牟其中的南德公司衰落了,史玉柱的巨人集团曾经衰落,太阳神在衰落,三株在衰落,沈阳飞龙在衰落,一如它们的迅速崛起,令社会公众莫名惊诧,专家们大跌眼镜。 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不可避免地衰落了。这竟成为世纪末中国一个特有的经济现象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第一代民营企业为什么不约而同地走起了下坡路?下一代民营企业路又该怎样走?人们…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30来年的成长,我国的民营企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发展实践来看,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还很不成熟,不断上演着“创业、崛起、衰败”的三部曲。究其原因,无不与治理结构缺乏科学性有关。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帮助中小民营企业渡过“金融寒冬”.走出“富不过三代”的发展怪圈,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周捷 《现代企业》2003,(9):33-34
十六大的召开,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民营企业的主要形式——家族企业,也将会持续快速蓬勃地发展。家族企业在创业初期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强、反应迅速等优点,对创业成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创业成功后,家族企业的普遍现象是做不大做不长.我国很多家族企业都尝试通过改革改变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7.
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蜕变”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红芳 《企业经济》2003,(2):114-115
成也家族,败也家族,中国家族企业的真实写照。迅速地崛起,迅速地衰落,不断上演着“创立、崛起、衰败”的三部曲,家族企业的创业优势与守业劣势在三部曲中尽显无疑:如何在中国的土壤上造就家族企业的持续辉煌,选择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至关重要。家族企业同所有的生物一样经历着一个从创业期、发展期、成熟期到退出期的生命周期。在这个生命周期中,其管理模式也经历着一个从家长式管理、家族式管理、后家族式管理到职业经理人管理的“蜕变”过程,一步一步的趋于成熟、完善。我们不能简单的评价哪一种管理模式是适合的、有效的;不能认…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民营企业也由早期创业阶段渐渐过渡到规模化的经营管理阶段,随着企业中早期创业团队成员的年龄老化与退休期的临近,众多的民营企业将核心领导层的“接班”工作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9.
李超 《企业研究》2006,(5):30-31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家族企业迅速成长,但是,多数企业都以短命夭折告终,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理论界与企业界都很关注的问题。“方太”集团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它从八十年代初期创业起一枝独秀,历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风风雨雨,已经成功地从一次创业过渡到二次创业.并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方太”的成功正是中国众多民营企业的缩影。他们的成功轨迹多是沿着一条必经之路:初期必然选择家族制,然后是淡化家族制和成功的传承,这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财务管理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潘秀庆 《广西会计》2002,(11):24-25
民营企业是相对于国营企业而言的民营经济 ,其包括私营、个体、合作制及民间资本占控股地位的股份合作制集体企业。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民营企业从小到大 ,发展迅速 ,90年代进入高速发展新阶段。然而 ,当民营企业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进入第二次创业阶段时 ,其在投资能力、成本核算、融资体系、财务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据资料显示 ,1995年以来 ,我国民营企业在营业收入利润率、资金利润率、流动资金周转率、资本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方面都呈全面下降的趋势。因此 ,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中…  相似文献   

11.
龚保卫 《企业世界》2005,(11):16-16
在美丽而富饶、充满活力的温州,它不仅有着“中国鞋都”、“中国笔都”之称,而且是正迅速崛起的中国泵阀之都。温州商人云集,民营企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随之一个个名声大振的企业家脱颖而出,而在其中,就有一位自学成才的农民企业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刻苦钻研开启了命运之阀。他就是2005年1月被评为全国改革十大杰出人物及温州市首届优秀创业企业家的浙汀有氟密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孝有。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志峰 《经济界》2003,(1):29-31
中国民营企业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才真正起步,并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从总体上看,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成熟。中国民营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常常是快速崛起,快速衰退。在其初创阶段,创业者富有开拓精神,敢于承担风险,外部经济环境也为其创造了创业条件,因此创业者往往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就。企业因此获得了较为可观的原始积累,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外  相似文献   

13.
解决发展迅速的民营企业中的成长障碍,一般要从企业的生命周期阶段开始。企业经过生存危机的创业期后,完成了四大积累,即人才积累、经验积累、客户积累和资本积累,会迅速进入了成长期,也就会很快面临成长危机。对成长危机缺乏洞察和管理,会使企业“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会使企业多年辛苦的积累毁于一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陈瑾 《企业经济》2005,(10):23-25
江西作为经济欠发达而又处于加速发展时期的省份,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无疑是全民创业致富、早日实现中部崛起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从概述江西、浙江近年来民营企业创业发展差异的特点入手,在对其形成的原因作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快速推进江西民营企业创业发展的政策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营企业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才真正起步,并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进入发展的黄金耐期,从总体上看,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成熟.中国民营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常常是快速崛起,快速衰退.  相似文献   

16.
君珂 《中外管理》2007,(10):64-67
在完成创业使命之后,中国民营企业的老一代,该如何面对自己倾注一生心血的企业,又该如何安排自己的未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黄爱明 《经济界》2002,(2):78-79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大多数民营企业已完成了原始积累、即一次创业阶段,目前正处在走向规模、走向壮大的紧要关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二次创业”。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阶段,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处理不好就有破产的危险,中国的民营企业“长不大”,往往就是与其处理不好这些问题有关。加之现在已入世,又会带来新的挑战,所以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尽快找到问题的关键加以解决就显得非常迫切。下面从分析民营企业的种种弊病入手,探索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所应采取的三大战略。 一、明晰产权,实行公司…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特别是《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和实施,民营经济迎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融资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突破。但加入WTO后,不仅大量的外国产品与服务进入中国市场,而且众多知名的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生产经营。这样,民营企业不仅要同国内企业进行激烈的竞争,更要同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跨国公司进行更为激烈的竞争。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创业阶段,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经济体制等环境制约,多采用了传统家族制经营管理模式。民营企业经过艰难的创业,进入快速稳定发展阶段后,这种经营管理模式的各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9.
<正>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如今,大批民营企业进入了二次创业时期——从第一次创业的数量扩张转型到二次创业的结构调整和质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崛起正为这些曾经是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提供了新的创业灵感,科技创新不再是科研成果的简单应用,更为重要的是在二次创业过程中,培育企业的持续科技创新能力,从而不断地为民营企业创造利润价值,保持竞争优势。本文指出,我国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中应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在全面评估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策略,培育企业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中小企业》2023,(8):21-22
<正>在改革开放浪潮下成长起来的一大批中国民营企业,如今发展已步入不惑之年,有的已经来到了企业“掌门人”代际交替的关键节点。民营企业“当家人”的交班与接班不仅对广大中小企业传承守正创新精神起到重要示范作用,也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族企业传承之路上,如何实现创业一代到创业二代的平稳交接?过程当中又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多位企业家和学者分享了他们的经历与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