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近年来,企业在专业银行多头开户办理存款、贷款、提现和结算,严重干扰了金融工作顺利开展,加剧了金融秩序的混乱,削弱了金融手段的作用,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反映的主要问题有:  相似文献   

2.
马春梅 《民营科技》2011,(1):165-165
近年来,我国金融竞争日趋激烈,金融秩序比较混乱。金融领域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当突出,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反不正当竞争与强化金融管理的艰巨任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我国金融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表现、成因与强化金融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道德伦理建设要与经济发展并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美国金融革命创造出来的各种新式金融衍生品,重视收益而罔顾社会道德伦理,其结果造成全球市场经济秩序混乱。我国市场经济以不到30年时间走完了欧美200年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迅速建立了一套市场经济制度,但忽视了西方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个时期,金融秩序严重混乱。为此中央采取了整顿金融秩序,严肃金融纪律,加强宏观调控,深化金融改革的措施,并取得明显成效。为了进一步做好金融管理工作,我们对正蓝旗二十户工商企业现金管理进行了专项检查。尽管我们对现金管理进行过多次检查,但违纪情况仍相关严重。检查的  相似文献   

5.
刍议我国当前金融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世纪80年代末,在国家鼓励竞争的金融政策支持下,早期的自然混业经营一方面丰富了我国的金融机构,活跃了我国的金融市场,但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我国金融发展水平较低,金融监管能力也不足,这种混业经营也助长了金融泡沫,导致1992一1994年金融业的混乱局面。为了整顿金融秩序,中央从1993年起开始重点从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两个方面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6.
刘晓敏  赵焱 《企业活力》2002,(11):28-29
<正>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将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作为今年工作重点及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其中整顿和规范的重点之一就是金融秩序,这是为保持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采取的重要战略举措。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新的体制还不够完善和健全,旧的体制影响依然存在,各种矛盾交互作用,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金融秩序混乱,特别是企业逃废债务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据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杨文开介绍,在改制企业中,四大国有银行中的贷款本息为5295亿元,逃废本息2522亿元,逃废占比为47.65%,已经严重影响到金融企业的贷  相似文献   

7.
徐维佘 《上海企业》2006,(Z1):68-70
一、金融集团化经营现状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金融领域实行的是混业经营体制.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都曾获得广泛的业务范围,涉足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业务.在以后的改革过程中由于企业改革和金融机构改革没有形成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金融法规的制定和对金融机构监管滞后,金融秩序出现混乱局面,致使在1993年之后的金融立法中确立了金融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手段的现代化的确是我国经济重点思考探索的问题。向市场经济转换过渡,必然带来金融体制的改革。尽管这个过程最初会漏洞百出,混乱无序,令人担忧,但终究要形成一种秩序。没有秩序,经济活动就难以控制。而金融手段的现代化,正是这种秩序的最根本的技术保证。一方面,我们要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和规则,另一方面,必须用最先进的科学手段来管理,形成规范化的秩序。总之,市场经济、现代金融不是随意放任,而意味着更严格的秩序和法则。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以及与其他缔约方谈判的加快,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指日可待。中国入世后在金融领域将全面引入国际竞争机制,这必将使中国金融业在面临世界开放市场的竞争和挑战时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从目前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和信托业的金融秩序状况看,金融法制不健全、金融监管薄弱、金融秩序罗混乱等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计划经济时代旧的金融运作和管理方式未完全改变,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二是外部监督机构及内部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监督约束乏力;三是金融资产质量低下,亏损问题严重,呆帐、…  相似文献   

10.
刘德谷 《企业经济》1989,(1):15-17,11
<正> 建立社会主义金融新秩序是个大课题,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本文仅就建立这一新秩序的重要性与其内容、当前的问题和改革思路,谈点个人的设想。(一)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按照产品经济的模式和要求,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并建立起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民间金融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民间金融在近些年出现了势头猛、方式新、力量大等特点。但是民间金融毕竟不是国家或政府设立的,它是市场的产物,必定要收到市场缺陷的限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法律监管,导致民间金融一直存在着风险大、秩序混乱等特点。本文就中国民间金融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民间金融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对民间金融法律监管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秩序混乱,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假冒伪劣屡禁不止,走私、贩私、金融诈骗、赖账失信行为干扰正常的工商业活动,这些情况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败坏国家信誉和改革开放的形象,必须下猛药整治,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3.
一、商业银行建立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早在18世纪柬到19世纪初期.由于世界性的经济不景气及产业结构的走衡.导致妊济和金融不稳定性日益突出,金融环境发生了深斟的变化,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一些商业性大银行,由于对市场走势预测失误.朝兴夕衰.濒临破产,导致国际金融秩序出现混乱.乃至蛀济危机出现。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会计工作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工作秩序混乱、造假账、会计信息失真等。经过几年的整顿,全国会计工作秩序有所好转,但是,与会计工作秩序有深层次联系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不健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下面,笔者就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金融审计为宏观调控服务的功能,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综合经济部门的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加强宏观调控上来"。但是,从前一段的工作实践来看,金融审计的这种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出现了许多宏观中的经济混乱。本文拟就金融审计服务于宏观调控的这种功能弱化谈些粗浅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强化对策。一、金融秩序的现实影响宏观的几个因素。金融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地位及作用决定了金融审计必须促进宏观调控,金融审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千家国有企业厂长(经理)问卷调查之六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由于产权关系没有理顺,产权基础管理薄弱,加之金融、财政秩序有所混乱,使国有资产流失、损失十分严重,有的由国有企业流入非国有企业,有的流进了个人腰包,有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对经济各个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财税体制改革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投资增长过快,金融秩序混乱,财政困难加剧,个人收入相差  相似文献   

18.
正确确定银行审计稽核重点,为银行改革保驾护航,对促进银行企业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一、围绕贯彻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促进金融健康发展,确定银行审计稽核重点。近年来,银行管理工作中存在"一紧一乱"现象(一紧一乱,即信贷资金紧缺,利率政策执行混乱)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为此,中央提出了关于"贯彻落实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及措施,严格存、贷款利率政策"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银行审计稽核应重点审查执行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措施是否严肃,有无擅自抬高存、贷款利率、扰乱金融秩  相似文献   

19.
札记论语     
《企业标准化》2010,(16):64-64
不要允许那些敌视变化的人在基本事物方面擅用权利。 ——美国谚语 演变在混乱和秩序之间的分界线进行。如果秩序太多。体系就会僵化,无法再发生改变;但是如果混乱太多,体系就会对以前发生的事情失去记忆。 ——斯图亚特&#183;考夫曼(美国生物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20.
民间借贷危机爆发,再次引发了对中国金融改革的思考。中国金融在人造秩序控制下形成的所有制歧视性抑制成为中国民营经济自发创新、转型升级的主要困境。无论是哈耶克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还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功经验都表明这样一种趋势:自发秩序是中国金融改革必然的取向选择。而在中国金融领域自发秩序基础条件的形成与改善,需要中央政府相应的政策作为基本保障:一是"开放与监管",二是"分立与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