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对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基于这一背景,以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主营业务能力视角,审视金融发展对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整体上促进了企业发展质量提升,但这一效应具有异质性.企业主营业务能力作为中介渠道发挥遮掩效应,即企业主营业务能力提高能够促进企业发展质量提升,但金融发展抑制了企业主营业务能力从而遮掩了其正面效应.这与金融发展背景下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主营业务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关.由此提出应当逐步优化金融结构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和资本错配,使金融发展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2.
蔡则祥 《现代财经》2007,27(5):25-32
金融结构高度化是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金融结构从低度水准向高度水准的发展过程,其根本特征表现为金融结构技术含量和层次的不断提升。它是金融结构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根本性的金融发展战略。金融创新是金融结构高度化的主要动因,是提升金融结构层次的主要方式和推动金融发展的主要力量。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发展过程是金融结构变动有序性和金融结构变动方向性的统一过程。推进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是调整和优化中国金融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优化中国金融结构,提高金融结构高度化水平,必须引入创新机制,开展“三大创新”,即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发展与资本配置效率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是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金融发展与资本配置效率密不可分,通过检验资本是否流向边际资本产出高的区域,可以衡量金融发展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如果区域净资本流与区域边际资本产出正向相关,则可得出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较高的结论。中国的金融体系并没有通过促进资本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增长,资本往往被配置到生产率较低的地方,这一现象的形成可以利用政府干预过度、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协调以及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盛行等因素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4.
丁小燕 《资本市场》2007,(12):30-31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我们把握金融保险业的发展规律,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竞争趋势变化,提升行业竞争发展能力,进一步做好保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国际经验来看,通过提升保险业竞争力,实现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协调发展,是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健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释了金融结构(包括银行业结构)影响收入分配的理论机制,并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金融结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金融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金融资源在数量规模和结构层次上的匹配程度,金融要素之间根据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形成相互分工协作,在促进金融结构转型过程中实现收入分配优化;(2)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背景下,银行业结构对收入分配存在逐级递减的正向影响效应,大型商业银行市场融资份额占比过高将不利于优化收入分配;(3)在经济增长进程中,金融结构对收入分配存在倒“U”型影响效应,金融结构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将有利于优化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6.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对增强微观主体自主活力、提高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检验数字金融对资本结构的优化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提升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并且向下调整速度快于向上调整速度。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提升,国有企业向下调整速度以及非国有企业向上调整速度更加显著;数字金融通过增加(减少)企业获得长期债务融资的可能性提升向上(向下)调整速度。  相似文献   

7.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建立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体系是当前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从推进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资本市场转板机制、优化科技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推动跨领域金融产品创新与合作等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助力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6-2016年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将金融发展、金融"脱实向虚"和金融结构因素引入模型中,采用差分GMM估计方法,检验了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阐释变量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显示: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受到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增长差异的影响,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金融"脱实向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考虑二者交互项的情况下,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强于金融"脱实向虚"的消极作用,暂时掩盖了金融与实体经济非协调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金融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即资本市场比重的提升和发展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金融发展更多的是通过技术进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金融结构主要是通过技术效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金融"脱实向虚"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因此,金融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金融发展,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基础上提升资本市场融资占比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广 《经济学家》2023,(12):36-45
以2008—2020年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借助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企业金融化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对改善资本配置效率存在显著抑制作用,在替换核心变量测度方法或控制模型内生性后依然成立;国有企业和低绩效企业的金融化对改善资本配置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大,企业持有长期金融资产形成的金融化对改善资本配置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大,企业金融化对投资过度企业改善资本配置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大;财务风险在企业金融化影响资本配置效率中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企业金融化对实物投资存在“挤出”效应,且该效应在持有更多长期金融资产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强。本文的政策意蕴是企业应充分认识金融化对实物投资的影响,不断合理分配资金和优化金融资产期限结构,避免“脱实向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更新发展理念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扬 《资本市场》2007,(11):30-31
<正>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论及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问题时,提出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无疑为我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规划了宏伟的蓝图。  相似文献   

11.
王晓芳  卢小兵 《经济经纬》2005,53(6):126-129
笔者立足对金融在经济增长中配置资金和提供服务这一核心功能进行考察,通过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实证检验和分析发现,以银行中介和资本市场划分的两种金融结构各有优势,只要能够满足金融资源高效配置的金融结构都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必对金融结构进行人为的割裂,我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转化投资的高效率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这样一对突出矛盾。主要的原因是金融资源的配置失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对金融体系进行市场化改革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sharp increase in volatility of capital flows in recent years has resulted in many countries altering the regulations governing the flow of foreign capital only to find such changes having a limited impact. We postulate that one reason for the limited effectiveness of such changes in regulations is the level of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ry. As a country enhances its level of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it also develops more and more sophisticated financial instruments. The more advanced the domestic financial instruments are, and the deeper i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omestic financial markets with the world markets, the greater is the likelihood of developing strategies to bypass capital account management measures. In this paper, we use various empirical techniques to identify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on capital flows, after accounting for regulatory regime.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threshold effect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capital flow relationship. In particular,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augments greater integration with global capital flows only above a threshold level. Below the threshold level we fi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reduces the extent of integration with global capital markets.  相似文献   

13.
李丹  裴育 《财经研究》2016,(2):40-49
文章以我国省级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回归模型,采用 FG L S及两阶段系统GMM法,详细研究了财政透明度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基于财政支出效率的考察显示,财政透明度并没有改善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基于财政支出结构的考察结果则显示,财政透明度有利于人均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但对其他民生类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考察,本文认为,目前我国财政透明度对财政资金配置并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提升财政透明度,深入贯彻和落实新《预算法》,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4.
We use an iterativ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o establish theoretical models that reflect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limate threshold, financial hoar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We build a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China’s statistical data from 1979 to 2012. Our study yields the following results: China’s climate threshold has shown a zigzag-shaped rising trend since 1979;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rapid expansion of financial hoarding were high savings rate, savings leakage, higher marginal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hoarding compared to capital efficiency or higher internal creativity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there were positive cumulative effects between financial hoar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climate threshold; the climate threshold had discrepant influences on different industries. To achieve a balanced economy, more money should be invested in the real sector to appropriately reduce the rate of savings leakage; the financial sector should move from scale expansion to service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to increase its marginal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y and to enhance capital efficiency; the real sector should impro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peed up the adaptive adjustment in climate-sensitive industries to move from economic growth to advance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释了金融结构(包括银行业结构)影响收入分配的理论机制,并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金融结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金融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金融资源在数量规模和结构层次上的匹配程度,金融要素之间根据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形成相互分工协作,在促进金融结构转型过程中实现收入分配优化;(2)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背景下,银行业结构对收入分配存在逐级递减的正向影响效应,大型商业银行市场融资份额占比过高将不利于优化收入分配;(3)在经济增长进程中,金融结构对收入分配存在倒“U”型影响效应,金融结构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将有利于优化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6.
英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是金融产业集群现象的一个缩影,不仅提升了东道国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也推动了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金融产业集群的视角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利用相关金融统计数据探讨了伦敦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产业结构分布、金融业就业状况以及劳动生产率结构。借鉴英国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在人力资本、金融法律监管改革和金融市场制度创新等方面对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马勇 《财经研究》2012,(1):61-71
文章基于1990-2009年间7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影响一国金融体系结构选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国金融体系结构的选择不仅受宏观经济状况和金融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社会制度文化的显著影响。从宏观经济看,金融体系结构的动态变化主要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关,而经济发展的程度则主要影响金融体系的总规模;从金融发展看,效率和开放是金融体系结构"市场化"的两大动力;从文化制度看,崇尚规则和权威的制度文化更容易孕育出"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而崇尚自由和民主的制度文化则更容易孕育出"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收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我国高度垄断的金融结构、政府对金融系统的不当管制与干预,以及"一元货币政策"和"二元金融制度"并存所引起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失衡等因素对地区间资本配置效率和资本形成能力的负面作用是引起我国地区差距的重要原因.并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收敛假说的基础上,对1988~2002年我国地区间金融发展水平同经济增长率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很好的支持了本文的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19.
李英 《经济研究导刊》2008,(19):110-11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现代金融体系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前,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资本市场是金融体系的重要一环,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正是改变现有资本市场格局、有利于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