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T第13研究组的定义,接入网是指业务节点接口到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实施系统,包括复用。交叉连接和传输功能。接入网所采用的技术可以是不同接入系统、不同传输系统和不同网络介质的排列与组合,因而技术构成十分复杂。对于运营企业而言,在搞清楚接入网所起的作用之前,一要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 接入网(Access Network)是指业务节点接口(SNI)与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为供给电信业务而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经由管理接口(Q3)配置和管理。接入网可以利用多种传输媒介(如金属对绞线、光纤、同轴线对、无线系统等)来支持灵活混合的不同接入类型与业务。以无线方式为传输媒介的接入网系统称为无线接入系统,也称作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无线接入系统的优点是建设周期短、应用灵活、维护简单。对于一些用户密度高、敷设管线难的城市和  相似文献   

3.
接入网是从交换机或其他业务节点,如数据网络服务器、视像节目服务器的业务节点接口(SNI)至用户驻地网(CPN)的用户网络接口(UNI)间能通过管理接口接受网管系统指配和管理的传输手段的总称。最简单的接入网是为POTS用户使用的金属对绞线,采用媒介复用技术的接入网还可能包含复用器、调制解调器、交叉连接设备和集中器等。 接入网与核心网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接入网不含交换机设备;其次,接入网可以是在媒介复用的情况下不对称的;再有,接入网所覆盖的从SNI到UNI的距离相对核心网短得  相似文献   

4.
90年代以来,随着公共电信通信网的不断完善,交换、传输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业务需求的多样化的矛盾越来越集中在通信网中业务节点与用户之间的部分。 一、接入网的定义 1995年通过的ITUG.902技术标准中,提出接入网的定义。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本期专题为接入网 用户接入网是现代通信网发展引出的新概念。根据ITU-T第13研究组G.963建议,用户接入网(Access Network)是指本地交换局(LE)与用户终端(TE)设备之间的实施系统,它包括复用器、数字交叉连接设备、传输系统以及用户接口设备。其目的是综合考虑LE、用户环路与TE,用标准化的有限的接口及多种传输媒介灵活地支持混合的接入类型与业务。近几年,电信业务尤其是语音、数据、视像综合业务市场的兴起,传统的双绞铜线的用户接入方式遇到了挑战,电信运营部门强烈认识到接入网的宽带化刻不容缓,各种接入网技术得  相似文献   

6.
概述 众所周知,接入网是相当复杂的网络,却又是非常重要的网络。不仅运营者重视,学者们也非常关注。眼下,论述接入网的文章和书刊已经很多了,对接入网的定义、结构、功能、业务、接口、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详尽的论述。例如,在“接入网技术体制”中定义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  相似文献   

7.
我国接入网建设,按照光纤尽量靠近用户,以发展光纤接入网为主的原则,5年来已建成1千多万线的光纤接入网,实现了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办公楼、光纤到居民小区或居民楼。但是已建成的光纤接入网,基本上是基于电路模式的窄带接入网。窄带接入网的缺点除带宽窄以外,还有SNI仅仅接入到单一的业务网络节点,或通过该业务节点转接到其他业务节点,这种转接不可避免的占用业务节点的大量资源。  相似文献   

8.
无线接入是指从公用电信网的交换节点到用户驻地网(CPN)或用户终端之间的全部或部分传输设备采用无线手段的接入技术,即用无线传输代替接入网的全部或部分,向用户终端提供电话和数据服务。将用户终端与核心网路进行连接的无线传输设备称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由无线接入系统所构成的用户接入网就称为无线接入网。  相似文献   

9.
1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备)所组成的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经由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传送实体提供必要的传送承载能力,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不作处理;即接入网是由网络侧V或Z参考点与用户侧T或Z参考点之间的所有机线设备所构成。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 按照国际电联的定义,接入网(AN)是指本地交换机业务节点接口与用户端设备之间的实施系统。也就是从本地交换局的交换端口至用户端的所有传输媒介和设备。 近期通信建设的快速发展,处于公用通信网最基层的用户接入网,已成为人们关注和投资的热点。电话的普及和新业务的发展,目前用户除对窄带业务需求外,对宽带业务的需求,也正处于观望等待之中。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宽带设备价格逐年下降,用户对宽带业务的需求,必将进一步发展。随着干线上SDH(同步数字传输体系)  相似文献   

11.
接入网(AN:Access Network)是国际电联(ITU)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概念,它除了包含用户线传输系统、复用设备外,还可以包括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和用户/网络接口设备。在ITU-T第13研究组的最新建议G.963中,把接入网(AN)定义为本地交换机(LE)与用户端设备(TE)之间的实施系统,其目的是综合考虑本地交换局(LE),用户环路和终端设备(TE),通过有限的标准化接口,将各种用户的功能需求接入业务节点。接入网新概念的引入,给电信网的发展将带来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定义与分类 如众所知,通信网络通常可分为两大部分,即核心网(CN)和接入网(AN)。核心网作为平台,为各类接入网络与成千上万用户所公用。接入网,常规按ITU—T G.902定义,是指由业务节点接口(SNI)至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设施的组合,包括线路设施和传输设备在内,但通常不包含交换功能,然与交换机接口为开放的V5接口,  相似文献   

13.
接入网的概念及其在通信网中的位置 整个公用电信网络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交换网、传输网与接入网,其关系如图1所示。 接入网即为本地交换机与用户之间的连接部分,通常包括用户传输系统、复用设备、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和用户/网络接口设备。我国电信网目前仍以话音业务为主,数据用户已达2000万用户。但随着话音、多  相似文献   

14.
本讨论了宽带接入网的进展,论述了宽带接入网及其用户-网络接口(UNI)、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电信网管理(Q3)接口,并总结了宽带接入网的主要功能以及宽带业务节点接口(VB5)标准的主要原则。本还例举了多媒体接入体系的实例及其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宽带网络是将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也是通信网的发展方向。整个宽带通信网络可分成宽带传输网、宽带交换网和宽带接入网三大部分,其中宽带传输网是以SDH(同步数字体系)技术为基础的大容量光纤网,宽带交换网是主要采用ATM(异步传输模式)技术的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接入网是宽带通信网络中与用户相连的最后一段网络,用户通过它接  相似文献   

16.
谈谈几种接入网新技术顾群接入网直接与用户相联,应用广泛,投资巨大;接入网又是电信网向用户提供业务的窗口,用户对业务的需求影响着网络的结构的接入方式。因此,接入网是一个对业务、法规、技术、成本都十分敏感的领域。市场的广阔、环境的复杂、业务的多样、竞争的...  相似文献   

17.
初具规慎的中国电信网,实现了骨干网的传输和变换、本地网的中断和交换数字化,迫用户接入网(简称接入网)仍以模拟铜线为主要传送媒体,成为现代电信网的瓶颈。这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各种通信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不相适当,因此接入网的数字化、竟带化和智能化,成为当前电信网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要“积极、稳妥、务实、创新”做好接入网工作。  相似文献   

18.
技术的现状 驻地网的管理界定是指用户小区业务集中点到用户终端之间的传输及线路。用户驻地网可以是一个居民小区,也可以是一栋或相邻的多栋写字楼,一般以一个独立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的区域来划定。接入网则是指从驻地网业务集中点到骨干网业务提供点的通信实体。 目前在驻地网层面中主要以FTTX+LAN为主,但即使采用相同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人们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初具规模的我国电信网,实现了骨干网的传输和交换,本地网的中继传输和交换数字化,但用户接入网(以下简称接入网)仍以采用模拟传输方式的铜线为主要传送媒体,成为现代电信网的“瓶颈”。这同国民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各种通信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不相适应,因此接入网的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就成为当前我国电信网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接入网发展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国电信接入网发展建设是从试验开始的,共有17个中外厂商参加试验,免费提供近25种产品,开出35个试验点。经过两年的试验。中国电信制订了一系列的技术体制、标准、规范,制订了我国发展接入网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从接入网的定义出发,无线接入技术应包括移动无线接入和固定无线接入两大部分,它们都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组成,为供给电信业务而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在这里是指从交换节点到用户终端,部分或全部采用无线手段来实现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